作者:武陟东旭

声明:兵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洗稿搬运必究

1936年2月下旬,抗联第5军指挥部,第1师师长李荆璞怀着沉痛的心情向周保中请罪,他坦诚说:“军长,枪毙我吧,我该杀!”

周保中:“杀你?那是便宜了你。”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刚刚结束的一场战斗中,抗联战士牺牲了42名,还有16人负伤(《周保中传》载)。

战斗必然有伤亡,一场战斗伤亡58人,在残酷的东北抗战中并不少见。李荆璞为何专门负荆请罪,周保中将军为何为此动怒?背后有何隐情?

1936年2月12日,按照抗联第5军军长周保中的命令,1师师长李荆璞率部到200多里外的苇河开展游击战。

到苇河去的话,必须要经过积雪非常深的张广才岭,没有足够厚的棉衣、棉鞋是不行的。

因此李荆璞决定先把部队带到镜泊湖北部的吊水楼西北地区,宁安东京城西南大约30华里的莲花泡休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莲花泡的甲长赵灵武,表面上是给日本人干事的,其实向着抗联,属于人们常说的“白皮红心”人物。

李荆璞决定给赵村长一笔钱,让到城里采购一批棉鞋回来。

赵村长一听没有推辞,爽快地答应了,次日早上就出发了。

临走的时候,他还告诉村里的乡亲,这支队伍是抗日的,要好好招待他们。

乡亲们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对于这支子弟兵非常慷慨,大家把子弟兵迎到家里,拿出他们储存的猪肉和大米,以及高粱酒盛情款待。

2月16日,赵甲长回来了,带来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日军对属于“战略物资”的棉鞋控制很严,不过通过各种关系总算是买到了300双棉鞋。

坏消息是,因为哨兵检查很严格,这批棉鞋藏在朋友那里,暂时带不出来。

李荆璞急了,问:“那该如何是好?”

“现在只能再带一笔钱过去,对伪军小队长进行行贿,让他网开一面,把鞋子偷运出来。”赵甲长说。

“需要多少钱?”

【周保中】

“伪军小队长说,哨兵3名,加上他自己,一共需要50大洋。”

李荆璞说:“只要能带出去,再多一点也无所谓。”

“不能再多了,这帮家伙贪得无厌。”赵甲长说。

2月17日早上,李荆璞把钱交给对方,交代说:“你去吧,路上小心。”

次日早上,赵甲长就回来了,顺利完成任务,将200双厚棉靴带了回来。

剩下的100双在后面,估计下午能到。

这时候,传来一个消息:

伪军小队长说好的每个哨兵10块大洋,结果他自己独得35块,3个哨兵一人只分到5块,比承诺的少分了5块。

哨兵心中不平,到日军那里告密。

日军得知这件事,很可能到这里来,应该赶快转移。

然而,李荆璞没有立即离开,他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打算次日早上再走。

一是棉靴没有弄够,路上有战士脚会冻伤冻掉,这是很严重的损失。

再者,他们因为买棉靴受到关注,并不直接说明是抗联队伍在附近,伪军只是告密棉鞋的事,日军未必能判断是抗联队伍。

还有,当时天气十分寒冷,有零下几十度。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日军不大可能会大规模出动,应该会先派人调查之后再行动。

另外,乡亲们也不让大家走,非要让战士们好好吃一顿送行饭,喝了热身酒再说。他们说,日军封锁很严,今后你们恐怕连一顿饱饭都很难吃上,这顿饭一定要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1师在莲花泡又待了几天。

到了2月21日凌晨,部队打算开拔的时候,敌人来了。

他们是:

日军第4守备队一部,约1个中队120人左右。

伪军警备旅第27团3营。

伪军骑兵33团一个营。

这些汉奸十分可恨,他们认贼作父、助纣为虐,拿着武器向同胞开枪。

如果没有这些伪军,日军也不至于信息灵敏、猖狂横行。

书归正传,还没有等敌人靠近,抗联的暗哨发现了敌情,随即鸣枪报警。伪军骑兵营从东边首先杀了过来,他们挥舞马刀喊着口号,嚣张冲来。

1师反应迅速,指战员很快进入战斗岗位,对敌人进行阻击。

敌人凭借人数和装备的优势,从四面八方向1师发起猛攻。

1师的很多老战士从1932年就参加了抗战,久经考验,一点也不慌乱,借助树木和石头的掩护,从容向敌人射击。

还有,东北不少战士猎户出身,枪法好,可以做到弹无虚发。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敌人没能攻入村子,只前进了100多米,被我军打得血肉横飞,在各个阵地上丢下了几十具尸体。

日军中队长气急败坏,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挥舞着战刀,让日军组成督战队,逼着伪军向前冲锋。

伪军都怕死,不管日军如何吓唬,他们战战兢兢,就是不往前走。

日军总人数少,也不敢把伪军逼急了,战斗一时陷入胶着状态。

中午过后,战场陷入了沉寂,敌人不再射击,战场死一般寂静。

趁着这间隙,李荆璞赶紧让战士们吃饭、喝水,补充能量。

吃过饭之后,战士们匍匐前进,从敌人的尸体上搜寻武器,把步枪、子弹和掷弹筒拿回去,打算迎接即将到来的恶战。

可是一直到下午2点,阵地上还没有任何动静,战士们一头雾水,纷纷猜测,不知道敌人在搞什么鬼?

难道敌人撤退了吗?李荆璞派了5名战士,化装成百姓,到附近去侦察。

过了半个小时,战士们回来了,反馈的信息是:敌人并没有离开。

又过了一个小时,阵地上重新响起了枪声,不过敌人只是远远地用掷弹筒和机枪射击。

敌人的步兵远远地打冷枪,并没有向前冲。

战士们嘲笑起鬼子来:

“有种过来啊。“

“打冷枪算什么本事?”

“怕死别打仗,回家抱孩子去!”

话音未落,敌人开炮了。

奇怪的是,一发发炮弹打过来之后,响声很低,声音闷闷的。

不光如此,爆炸之后,并没有飞出弹片,也没有产生气浪和冲击波,而是飘散出一阵阵黄绿色的烟雾来。

“坏了,这是毒气弹!”李荆璞喊道。

【开国少将李荆濮】

李荆濮1908年出生,是黑龙江宁安人,他1931年就参加了抗战,当时已有5个年头,堪称是见多识广。

果然,战士们接触这种烟雾之后,眼睛感到一阵阵刺痛,眼泪止不住地流。

更让人难受的是,嗓子也火辣辣地疼,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别说举枪,就是扣动扳机都没有力气。

【日军进入深山“围剿”抗联部队】

而敌人在毒气弹爆炸之后,戴着防毒面具,大摇大摆地向抗联阵地冲来。

政治部主任关书范说道:“师长,我们撤吧?”

李荆濮思考了一会,艰难地做出决定:2团2连和4连在马连长的率领下留下掩护,其他部队向西突围。

1师大部队撤出战斗后,2连和4连战士咬紧牙关,英勇战斗,直到大部队撤离,他们才突围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军资料照】

2连冲在前面,4连负责断后,4连有很多战士没有冲出来。

关于伤亡情况,有多种记载。

当地人说,牺牲人员有80人。

《东北抗联史》记载,有42人牺牲。

其中一个记载的依据是:第5军老战士写诗哀悼,写道“慷慨愤捐生,同志四十有二名……”

1997年,当地修建莲花泡英烈纪念碑,上面也明确记为“莲花泡战斗42烈士碑”。

《光明日报》2013年7月报道,披露的人数则是“牺牲78人”。

关于此战的战绩,并没有争议,“击毙包括日军林田中佐在内的官兵72名,击伤日军20余名”。

为什么我军牺牲人数说法不一?主要是因为敌人伤亡大,他们恼羞成怒,对抗联战士的遗体进行了毁坏,很多烈士遗体很难找到。

日方关于此战的说法大相径庭,说日军“1人死亡,3人受伤”。

日军习惯于夸大对手伤亡,缩小自己伤亡数字,这并不稀奇。

但日军披露了一个秘密,那就是此战中“缴获小铳29,同弹833,拳铳5,同弹43,铳剑3等”。

什么是火铳?就是图中展示的里面装黑火药,上部是钢珠一样的铁砂,最原始的武器。

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的时候,就使用了这种武器,早就过时了。

即使你用火铳在距离人十米之内射击,也难以造成致命伤。

而我们的战士,在抗战中还使用这样的古董式武器,让人心酸,更让人尊敬。

对于此战的伤亡,李荆璞师长非常痛心,主动承担责任,坦诚地向上级检讨,展现了一位将领的胸怀和担当。

参考资料:

1.《东北抗日联军史料》

2.《周保中传》

3.《悼念烈士的镜泊湖战役歌》《光明日报》
4.日军战报《战地其他死亡者》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