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干脆藏到灶膛里吧?”

1944年,一地下党为了躲避伪军的追踪,翻墙跑到了一个地主家,正在思考对策的时候,地主开口说,让他藏到灶膛里。

此刻,灶膛里正在烧着过,锅里的水滚开着,人要钻到这里面,还能活吗?

没想到,地主一同操作,竟然保住了地下党员的性命。

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1944年9月的一个夜晚,江苏泰县农抗会会长陆兆林,去朱王村的一个堡垒户家,秘密联络抗战工作。

刚走到村口,不远处突然闪出一个人影,还没等他看清对方的面貌,那个人就掉头向村外跑去。

陆兆林心里一惊,他预感到此人不善,但是今晚的对接工作很重要,他又不想就此罢手,只好冒险继续往前走。

很快,他来到了堡垒户的家,男主人周大膀让自己的女人带外面放哨,自己则将近期伪军的动向,跟陆兆林细细地交代了一下。

忽然,门口看门的女人小声说:“陆会长,快跑,黄皮狗带来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刚才陆兆林看到的那个人,就是伪军的特务,他看到陆会长进了村,立刻返回据点去报告。

伪军据点的小队长听说有大鱼,一下子带了20多人,直奔朱王村而来。

因为不久前,新四军的游击队端了日军一个炮楼,就是农抗会搞来的情报,日军指挥官火冒三丈,命令伪军头子限期把农抗会铲了。

如今听说农抗会长出现了,他们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人给拿住。

02

女人的话刚说完,陆兆林就听到门口的脚步声,随后就是大声地叫喊:“开门!开门!”

周大膀一把拉过陆兆林聪从后门进了院子,然后让他翻越围墙,调到了隔壁院子。

陆兆林没有细想,刚跳进院子,就听见一个声音低低地问道:“什么人?”

陆兆林定睛一看,是村里的地主徐九堂。

之前,陆兆林也有所耳闻,这个人除了是村里的地主,还开了一家酿酒作坊,雇着好几个活计。

此人虽然家底不薄,但是他却不同于别的土豪劣绅,只想欺压百姓,而是有点爱国思想,对日本人也很痛恨。

但是眼前这个难题不小,陆兆林也不太敢断定,徐九堂会帮不会帮他。

于是,他低声说了一句:“老徐,我是陆兆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眼前翻墙而来的竟是农抗会会长,徐九堂立刻明白了大半:“有黄皮狗追你是吧?”

“是啊,你这里有能藏身的地方吗?”陆兆林急急地问道。

徐九堂四下查看了一番,虽然酒坊有的是地方,但是伪军要想搜人,基本是任何地方都不会放过,藏在哪里都很危险。

此刻,他隐隐听到周大膀家正有伪军高声呼叫,还伴着打砸的声音,还有周大膀应和的声音。

情急之下,他看到锅里正在煮着大麦,他一不作二不休:“你钻进灶膛吧。”

可是,这里正着着火,人咋进去呢?

03

只见徐九堂叫来伙计,把锅里滚开的水倒掉,直接加入了凉水。

在热锅的加热下,凉水马上变成了温水。

随后,徐九堂让人把火熄灭,把一床棉被在水缸里浸湿,披在陆兆林身上,对他说:“灶膛够大,钻进去!”

陆兆林二话不说,披着湿棉被就钻进了灶膛。

而徐九堂,找了一些还在冒烟的炭火,堆在了灶口,看上去,他们正在烧水,而锅里的水,也在冒着袅袅的热气。

这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徐九堂对伙计们说:“谁也不许说看见过陆会长。”

就在这时,伪军们在周大膀家扑了个空,转身就来到了徐九堂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一进门就到处翻找,柴垛掀了,水缸敲漏了,就连炕上松软的被垛,也都拿着刺刀挑开了。

随后,他们又窜进酒坊,几个小伙计面色立刻变了,徐九堂看见后,快速使了个眼色,伙计们才怯生生地低下了头。

翻遍酒坊,还是没有找到人,有个伪军来到灶膛边,上下打量着灶膛。

此刻,徐九堂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儿,如果事情败露,别说自己家,就连这门活计,都一样得被抓。

此刻,一块炭火竟然自顾自燃烧了起来,锅里的水,也热气腾腾的。

这冒火的灶膛,哪里能藏人呢?除非是不怕火炼的孙悟空。

伪军们看了看,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看到伪军小队走远了,徐九堂赶紧熄灭灶火,把里面披着棉被的陆兆林拉了出来。

此刻,陆兆林倒是没有被火烧掉,但是再晚一点,只怕也会憋够呛。

不过跟被伪军抓住相比,能死里逃生,也多亏徐九堂的果断和临危不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旧社会,很多人都对地主心怀憎恨,觉得他们除了欺压老百姓,就是投靠达官显贵,都是一群为富不仁的家伙。

其实在那个年代,并不是所有富人的资产,都靠欺压得来。

比如一些红色资本家,虽然家产雄厚,但也都是正常经营得来的,而且他们还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帮助共产党为人民打天下。

而乡村里的地主亦是如此,他们的资产都是祖上留下来的,很多人的祖上甚至是书香门第,是科举考出来的官职,家业也是从朝廷那里获赠的。

这些人,往往还心存一些家国情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也为国家贡献了不少力量。

谨以此向所有为国为民效力的先辈们致敬!

---end---

作者:笑看风云

编辑:池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