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思想,起源于上古时代。《论语·尧曰》记载,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唯一告诫的话是,一定要做到“允执其中”,允是信的意思。传位者说:如不真诚地实践中道,四海的百姓穷困,你的禄位就会永绝。使用、奉行“中”道,是圣王相授受的经国大道。《尚书》中的《周书》,有《洪范》与《吕刑》两篇,都提倡中道。《洪范》高扬“三德”,以正直为主,有刚有柔,求得刚柔相济的中正平和。《洪范》的“皇极”,即是“无偏无陂(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的政治哲学智慧。所谓“极”,原指房屋的大梁,乃房屋中最高、最正、最中的重要部件,引申为公平正直、大中至正的标准。

我们俯瞰北京城,从天坛到紫禁城到明十三陵,都分布在南北向的一条中轴线上,均是以这条中轴线为基准,对称平衡地建筑而成的。中国的古城大体遵循这样的理念,具有稳定的结构,有对称平衡之美。北京城是这样,西安也是这样。中正、平衡、对称,这是中国的建筑美学、城市规划的美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 朱邦绘《明代宫城图》

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北京皇宫紫禁城,呈现出一种对称的美。

再往前追溯,辽阳的辽河流域一带,有一个距今四五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在那里,也有一条中轴线,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有祭祀上天的祭祀坛的遗存,相当于后世北京的天坛。办公的地方,房屋建筑当然非常简陋,但相当于故宫、紫禁城。也有埋葬先人的地方,叫“积石冢”,相当于明代皇室陵寝。红山文化遗址上的祭祀坛、宫室、积石冢三者也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对称平衡地展开的。在浙江余杭,距今五千年的良渚古城,也是这样的布局。

02

中与庸

我们中华民族,她的审美,她对世界、宇宙的看法,现在称为宇宙观,认为世界上好的东西一定是对称的、中正的。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平衡性的这样一个结构,它既是稳定的,也是美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我们的先祖对宇宙的看法,慢慢传到今天。

过去我们一谈到中庸之道,就认为它相当保守、相当市侩,说它是折中主义、不讲原则,给它贴上负面的标签。其实在世界文化史上,中道的思想、中庸的思想是各民族共同的诉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有中道的思想;印度的佛教,大乘佛学也有中道的思想。在中国学术传统中,“中庸”是至高的品德。那究竟什么是“中”?什么是“庸”?什么是“中庸”呢?我们可以作如下的归纳:

“中”字的本义,有几种说法:象射箭中靶的形状;立木表测日影的正昃;象旗子,氏族首领立旗于中,以聚四方之人等。《说文》:“中,内也。从口∣,上下通。”这个“中”字,相对于“外”来说是“内”,里面;在方位上,相对于四周来说是等距离的“中心”;在程度上,是相对于上等与下等的中等;在过程中,是相对于全程来说的“一半”;而相对于“偏”来说,那就是“正”,不偏不倚。段玉裁指出,“中”是相对于“外”、相对于“偏”来说的,同时又是指“合宜”的意思。我们今天讲的“中庸”之“中”,即是指适中、正当、恰如其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

“庸”字的本义,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大钟,通“镛”;有人说是城,通“墉”;有人说是劳义,通“佣”;有人说是功义,以钟记功等。“中庸”之“庸”有三个意思:第一,何晏讲是“常”,程子讲“不易之谓庸”,即恒常而不易之理、变中不改变的道理;第二,朱子讲是“平常”,即平凡、平常之德,徐复观讲是每个人所应实践、所能实现的行为;第三,《说文》:“庸,用也。”就是运用。郑玄讲,《中庸》这篇文章,是记中和之用的。

03

孔子的中庸思想

在孔子那里,中庸既是道德修养的境界,又是一般的思维方法论。

首先,我们看修养的境界。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

孔子的弟子子贡问他说:“师与商也孰贤?”孔子回答说:“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贡又问:“然则师愈与?”孔子说:“过犹不及。”这是《论语·先进》中的一段对话。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时卫国人,亦称作卫赐,是“孔门十哲”之一,擅长“语言”。子贡善货殖,在理财经商上很有成就。货殖是指聚积财物,使之生殖蕃息以图利的意思,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经商。

师是指颛孙师,颛孙是复姓,师是名,字子张,是春秋时陈国人。孔子说“师也辟”,师就是指的他,辟通“僻”,是偏激的意思。子张性格勇武,清流不媚俗。孔子认为他的性格过于张扬,因而说他性情偏激。

《孔子弟子像》(局部)

商是指卜(bǔ)商,卜是氏,名商,字子夏,是春秋时卫国人,他也名列“孔门十哲”。子夏擅长文学,是孔门诗学的传人,由子夏六传而至荀卿,荀卿授浮丘伯,为《鲁诗》之祖,复授毛亨,为《毛诗》之祖。此外,《春秋》公羊、穀梁二传,皆传自子夏。孔子殁后,子夏讲学于西河,魏文侯师事之。

从性格上说,子张处事有点过头,子夏处事“不及”。一个性情张狂一点、过一点、激烈一点;一个性情迟缓一点,不足,达不到。那是不是子张过了一点更好呢?孔子回答说,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都没有达到中正的标准。人要守中道,子夏的处事有一点赶不上,子张的处事有一点过头,这样都不好。

孔子称赞“中行”之士。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狂者一意向前,是豪迈慷慨之士,心地坦然;狷者毫不苟取,不要不义之财,个性独立又有修养。孔子说,实在是找不到言行合乎中道的人交朋友,那一定要交狂狷之士做朋友呀!进取的狂者与有操守的狷者都很不错,但还不是第一等人,第一等人是综合了两者之优长的中行之士。

孔门弟子说孔子的性格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孔子有威仪的一面,他又很慈祥,这叫“温而厉”;“威而不猛”是说他威严,但不至于过分;“恭而安”是说他恭敬又很安详,严肃、谨慎而又很泰然。孔子还提倡“泰而不骄”“欲而不贪”。舒泰而不骄纵,有欲望但不贪财。这是在人的性情、处世原则方面的中庸之道,也是修养的境界。

在文质关系上,就形式华美与内容质朴的关系来说,孔子主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是形式与内容之间关系的中道。在诗歌的表达上,孔子评论《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快乐而不过于流荡,悲哀而不过于痛苦,这是情感表达的中道。孔子赞美《韶》乐,提出了“尽善尽美”的美学原则,这是“中和”“中庸”之道在美学和艺术上的反映,当然也是一种境界。这种艺术的境界是美,它和善(道德)是连在一起的。

中庸之道不是不要原则,不是迎合所有的人,那是滑头主义的“乡愿”。孔子批评这种无原则的滑头主义,说:“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有人说儒家、孔子及其道德论是“乡愿”,说中庸之道是折中主义、苟且偷生,这当然是毫无根据的说法。

其次,我们再看一般方法论。孔子的“中庸”又是普遍的方法论。

《中庸》第二章引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这里提出了“时中”的问题。孔子是“圣之时者”,最有时间意识,不舍昼夜,自强不息。“时中”的意思是随时制宜,随时符合标准。例如,一个士人为诸侯所用,绝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可以当官就当,不可以当官就不当,可以做久就做久,不可以就赶快离开。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关键是要保持独立人格与节操。如果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礼”是标准与原则的话,“时中”的要求是指人的行为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立于礼”,指符合礼,不是机械地拘执僵死的教条、规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宋) 哥窑青瓷葵口碟

此碟底面镌刻乾隆题诗,句中提到“中庸章廿九”,该章主要阐述为君之道,论述统治者的言行理应力求成为百姓的典范。

孔子最早提出了“权”的概念。“权”是称物之锤,即民间说的“称锤”“称砣”。权然后知轻重。这里用作动词,指权衡,即在道的原则下通权达变,强调动态的平衡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中庸”不是线段的中点,不是僵死的,而是动态的、有弹性的标准。

孔门有一个大弟子叫有子,名若,字子有,春秋时鲁国人。有子记性佳,好古道,貌极似孔子,孔子卒后,弟子思慕孔子,乃共立有若为师,侍之如夫子生时。我们知道,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子就是先生,是尊称,大概传到今天的《论语》本子,是有子、曾子的弟子参与整理的,所以尊称他们的老师为子。

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这是指,以一定的规矩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调和各种冲突,协调人际关系,使人事处理恰到好处。这是礼乐制度的正面价值。礼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礼乐教化的人文精神是人与人、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相接相处的精神,或“以人文化成天下”的精神、“天下一家”的精神。“礼之用,和为贵”是协和万邦、民族共存、文化交流融合并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基础。

孔子还有“叩其两端而竭焉”的方法(《论语·子罕》),即不断地从两个不同的方面、端点(如阴阳、强弱、大小)去叩问,去启发,去思考并解决问题。他又提倡“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第六章),即“执两用中”,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动态统一平衡的契机,具体分析,灵活处理,辩证综合。

总而言之,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反对过头和不及,但不是“和稀泥”,不等于不讲原则的折中主义。孔子之后,他的孙子子思继承了中庸之道的精华并集其大成,写了《中庸》,后来成为四书之一。

◎本文转载自“中华书局1912”(文章摘自郭齐勇著《四书通识》),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