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中国工程院已故院士简介(50)》(以姓氏拼音为序)。

陶宝祺院士(1999年当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陶宝祺(1935年1月10日—2001年3月31日),智能材料结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陶宝祺于1957年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工艺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第三机械工业部南京511厂实习;1958年至1983年进入南京航空学院压力加工教研室、材料力学教研室,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1983年至1989年担任南京航空学院仪表测试教研室、材料力学教研室教授、教研室主任;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89年至1991年担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应用超导中心高级访问学者;1991年至1997年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工程系系主任,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所长;1997年至2001年担任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1年3月31日逝世,享年66岁 。

陶宝祺长期从事智能材料结构、测试技术和力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陶亨咸院士(1955年当选)

陶亨咸(1914年8月31日—2003年6月27日),出生于天津,原籍浙江绍兴,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国家机械工业局高级工程师。

陶亨咸193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41年后历任兰州甘肃机器厂助理工程师、副工程师;1945年在英国学习机床制造及热处理、铸造、机械加工等技术;1947年后历任中央机器公司工程师、上海机船厂和昆明机器厂副厂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7月—1982年4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82年4月—1985年8月任机械工业部总工程师 ;2003年6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陶亨咸长期从事中国机械工程技术领导工作。

陶诗言院士(1980年当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陶诗言(1919年8月1日-2012年12月17日),浙江嘉兴人,天气学家、动力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1942年陶诗言从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4年底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工作;194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继续从事气象学的研究工作;1956年被提升为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5年1月起兼任南京大学气象系教授;1986年当选第21届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199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2年12月17日14时1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

陶诗言主要从事大气环流和天气动力学研究工作。

田波院士(1991年当选)

田波(1931年12月25日—2019年12月15日),男,汉族,山东桓台县人,病毒学与生物技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病毒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病毒学创始人,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0年,田波考入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的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攻读植物病理学;1954年,田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毒学研究室工作;1980年,开展亚病毒研究;1989年,涉足医学病毒;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12月15日,田波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田波毕生致力于研究植物、动物和人源病毒。

田奇隽院士(1955年当选)

田奇隽(1899年2月13日—1975年9月15日),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地质学家,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地质部地质矿产司总工程师、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副主任兼总工程师。

田奇隽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4年—1927年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调查员;1927年3月—1950年先后任湖南省地质调查所调查主任、技正、主任技正、代所长、 所长;1952年任地质部中南地质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1955年任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副主任、总工程师,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5年9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田奇隽长期从事底层古生物、矿产、地质构造、地史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田在艺院士(1997年当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在艺(1919年12月5日—2015年3月3日),男,生于陕西渭南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石油地质学家,石油勘探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汉石油学校原副校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地质师、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 。

田在艺于1939年8月考入国立西北大学地质地理学系学习;1940年9月,转入四川重庆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学习;1972年,任江汉石油学校副校长;1980年1月,任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地质师、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 ;1993年,从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退休;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3月3日15时17分在北京病逝,享年96岁 。

田在艺长期从事石油勘探和开发研究工作。

童秉纲院士(1997年当选)

童秉纲(1927年9月28日-2020年7月9日),男,出生于江苏省张家港市。流体力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

1950年童秉纲从南京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毕业;1953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及理论力学教研室主任;1961年调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先后担任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近代力学系主任;1981年晋升为教授并受聘为首批博士生导师;198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任教;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0年7月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童秉纲主要从事非定常流与涡运动、运动生物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与气动热力学的研究。在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领域,结合国家航天工程的需要率先开拓和发展了一套从低速直到高超声速的动导数计算方法,并发展了以有限元方法为主体的计算气动热力学建立了模拟鱼类运动的三维波动板理论,对鱼类形态适应的内在机制做出了流体力学解释在钝体尾迹的涡运动机理、可压缩性旋涡流动结构、二维涡方法等研究领域均取得重要进展。出版了《气体动力学》《涡运动理论》《非定常流与涡运动》等著作 [6]。先后获得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奖四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童第周院士(1955年当选)

童第周(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30日),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1927年,童第周毕业于复旦大学,后在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任教;1934年起,在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任教;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79年3月30日,童第周于北京病逝。

童第周通过对两栖类和鱼类的研究,揭示了胚胎发育的极性现象;通过研究文昌鱼的个体发育和分类地位,在对核质关系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1963年首次完成鱼类的核移植研究,为20世纪70、80年代国内完成鱼类异种间克隆和成年鲫鱼体细胞克隆打下基础。

童第周、叶毓芬二人被誉为中国生物学界的“居里夫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