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灼 大象出版社

一本中国好书的诞生

商务君按:在前不久举办的《全民阅读大会·2023年度中国好书》盛典上,大象出版社(简称“大象社”)《诗书里的成长》载誉而归()。而这本书的编辑虽然已从业5年多,却是第一次接触主题出版,从拿到书稿时的“忐忑和紧张”,到图书获得殊荣,期间遇到了哪些困难,编辑及其团队是如何一路成长的?

2023年11月,大象社出版了青少年读物《诗书里的成长》。今年4月,该书入选2023年度“中国好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象出版社总编辑张桂枝(右1)在2023年度“中国好书”盛典现场

《诗书里的成长》一书的成功,依靠的是我们整个团队的努力和付出,装帧设计老师、校对老师、质检老师、印制老师,汪林中社长、张桂枝总编辑、孟建华副总编辑……而我作为团队的一分子,通过参与做书的过程,也想从个人视角进行记录,讲一讲我们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为这本书做了些什么。

《诗书里的成长》

作者:龙剑宇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挑战一:如何才能读到原汁原味的少年毛泽东成长故事?

2021年夏,大象社还未成立主题出版编辑部,那时的我对主题出版的概念也比较模糊,通过阅读社内出版的一系列给青少年讲红色故事的读物,知道了少儿主题出版的大致概念。

大象社为地方教育社,主要服务的目标受众为青少年,张桂枝总编辑多年从事少儿出版,经验丰富,更是时刻关注着青少年的成长;孟建华副总编辑在教育出版领域深耕,总在思考什么样的图书可以帮助青少年砥砺品格,直到后来才了解到,他们早已开始为青少年读者谋划少儿主题出版项目。

策划过程中,经过多次碰撞选题,最终锁定到“少年读毛泽东”这个主题上——如果能为青少年读者出版一本讲述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读物,不仅能够纪念伟人,更是借由伟人事迹深化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现在看来,《诗书里的成长》的策划初心正是如此:想为青少年提供一本了解、认识伟人成长之路的好书。

如何去了解伟人?

怎样打破青少年与伟人的距离感?

从什么样的角度切入最为合适?

怎样才能让读者从书中读到原汁原味的毛泽东成长故事?

如何才能找到能为青少年写好毛泽东青少年故事的作者呢?

——想法有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号。

从开始编校书稿一直到图书出版,我都对如何寻找到这样一位合适的作者充满好奇,后来听领导闲聊时才讲到了与本书作者龙剑宇的一些渊源:2002年,大象社出版了一本由龙剑宇编著的《毛泽东遗物故事》,那时龙剑宇39岁,研究毛泽东多年,已经出版了几部关于毛泽东同志的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大象社在2002年出版的由龙剑宇编写的《毛泽东遗物故事》

现为大象社副总编辑的孟建华2002年时已经在大象社工作,如今快20年过去,他想到了这位大象社的老朋友,也关注到作者龙剑宇对毛泽东诗词颇有研究,在与作者取得联系后,反复碰撞思想,沟通策划内容,推进选题进度。

他们结合青少年的语文和历史教育层面考虑到:毛泽东诗词脍炙人口,影响深远,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融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并体现出毛泽东的人格魅力和博大情怀,彰显出不畏险难、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毛泽东同志的成长历程和思想发展对于青少年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具有重要教育价值。

又结合砥砺青少年品格的层面讨论到:如果能借由诗文和诗文背后的历史与文化,结合时代背景去讲述少年毛泽东的故事,还将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少年时期的智慧、善良、抗争以及远大的志向等品质,能够为当代青少年提供宝贵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资源。策划出版相关图书可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敢于挑战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

已是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副馆长、国内公认的研究毛泽东的权威专家龙剑宇得知策划核心和图书定位后欣然答应。总编辑张桂枝回忆当时看到试稿的感受时,提到了龙剑宇将多年的研究积累与权威史料融合得恰到好处,而且文笔优美、文风生动传神、富有诗意和文学性,读来让人沉醉,一定可以让青少年读者在享受阅读中深受启发与鼓舞,当即便决定约稿!而作者龙剑宇已经58岁,做了几十年的毛泽东研究,相较于39岁时创作的《毛泽东遗物故事》,新的篇章将更加体现出他的厚积薄发,很快,就把这本厚重的书稿交到了出版社。

后来,看到作者在《诗书里的成长》创作谈中提到“我总是在想,他为什么能成为伟人?当我写成这本书的时候,我似乎明白了:他是伟人,但他和我们一样,来自中国的底层,甚至是偏僻的乡村,或者说,他曾经是一个‘草根’,但他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为什么?因为他得到了两份乳汁,一份来自母亲,一份来自诗书。母亲哺养了他的肉体,诗书哺养了他的灵魂。当他挣脱母亲的怀抱,他就走向诗书的氛围,诗书向他描绘和展示了远方。”时才意识到,策划本书的初心其实和作者创作的初心几乎是一致的。

当时的书名为《少年读毛泽东:诗书里的成长》。

2021年夏,刚接到《诗书里的成长》稿件

回想起来,接到《诗书里的成长》初稿时我从业五年多,陆续在社内做过社科图书、大众图书、教辅图书等不同种类图书的编辑工作。拿到厚厚一沓纸稿的第一感受可以总结为“忐忑和紧张”——除了资历较浅,对人物传记类图书并没有编校经验,“我能不能编好?怎么才能编好?”等一系列问题似乎一瞬间占满了大脑。更重要的是我并非党史相关专业出身,担心把握不好重大选题的导向。好在有副总编辑孟建华的信任和支持,一方面建议我将市面上的同类书和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史料都采购回来进行研究、边学边审,另一方面也提前与作者沟通调整了书稿结构,对不合理之处进行了删减,这都对我后续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帮助。那段时间,《毛泽东早期文稿》《早年毛泽东》《少年毛泽东》《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故事》等都成了我手边常翻的书。

边学边审,可以说我是带着一个个问题去审读这本书稿的——为什么毛泽东在那个时代下会做出不同于常人的选择?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对现在的青少年可以产生哪些借鉴?反复的审读和核对资料也让我找到了答案:作者以扎实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以毛泽东早期的学习经历、人生经历为主线,佐以毛泽东近身观察者的分析(日记或者回忆实录等)为补充,同时密切关注着毛泽东成长的环境,透彻解读了他在此期间创作的文章、诗歌,充分表现了毛泽东早年的才思、胆略、豪情与抱负,有关其困学勉思,参与、领导学生运动的历程更是历历可见,较为完整、准确、生动地再现了毛泽东这位历史伟人求学历程的本来面貌,包括剖析其早期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他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坚定的马列主义者并为此奋斗终身的。

当然作者在后记中也写道:“毛泽东并非天生伟人,他出生的时候甚至比一般人都更加‘草根’,他成长的每一步都带着艰辛,家乡、家庭、家风,无疑对他产生了最早的熏陶,父母、乡邻、先生,尤其是他本人的经历,都是他人生的导师。还有一样,始终伴随着他的人生,愁闷时,他借以解忧;迷茫时,他从中寻求答案;开心时,他凭此抒怀——这是他的最爱,那就是诗书。”书中所涉及的内容虽然只是作者毕生研究中的一小部分,但能看出,为了给青少年读者创作出一本适合他们阅读的小书,龙馆长颇费心思,除了精准提供史料来源,还将文言文进行翻译,最大限度降低了学生阅读的门槛。

毛泽东是湖南人,作者也是湖南人,要写的内容离不开湖南。在审稿过程中发现,作者的文字风格上有浓厚的湖湘味道,还包含了很多韶山当地的方言,因此,审稿时我们专门请社内来自湖南的老师进行了方言准确性的把关,也保留了较多的湘中方言的原汁原味,以带给读者独特的感受。

《诗书里的成长》部分三审记录

挑战二:如何把握好优质内容的精准视觉传达?

图书设计是阅读体验的灵魂,让读者从细节之处感受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需要图文并茂、匠心独运的巧思。

1.沟通版式

《诗书里的成长》定位的目标受众为青少年读者,总编辑张桂枝又是少儿图书出版的资深前辈,版式初稿几经讨论筛选,最终确定了开本、字体字号等细节,张总编辑还建议用象征青春活力的绿色系作为图书的主色调,图书中视觉传达的各个部件也建议我和美编寻找具有毛泽东元素的装饰。产品设计之前,我和美编反复沟通,以把握好设计的“度”,过程虽然费尽心思,好在结果达到了预期。

正如书中呈现出的——书眉上的梅花找到了毛主席喜爱的齐白石画的梅花、书名字体采用了从毛主席的手迹中进行选字组合、章节页中的每一张背景图片都暗示了本章节的内容发生地、章节页背后的物件图也都是毛主席用过的实物图……因为这样的细节并不能通过网络找到准确的素材,每每请作者帮忙,都得到耐心的解答和建议,这令我非常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版式设计过程中多次得到作者的帮助

2.打磨封面

设计封面的时间大约开始于图书出版前的半年左右时间,当时图书的重大选题备案流程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为了有充足的时间打磨“这张皮”,领导决定双管齐下,既请社内美编头脑风暴提出方案,又筛选经验丰富的封面设计师出谋划策。说来也巧,封面设计师也来自湖南,这也是本书富含的湖南元素之一吧。封面的设计、打磨和修改的过程可以说经历多重挑战。

作为责编,经过多次审读稿件,我对这本书整体视觉上的传达有了隐约的感觉——想用当下适合年轻人的设计思路体现出毛泽东所处时代的感觉,需要既青春又雅致、大气又不落俗套,设计师面对的挑战就是如何把握好选用设计元素的“度”。

《诗书里的成长》各种封面提案

接下来的工作便是与设计师沟通设计思路,发来初稿、二稿、三稿,精细打磨终稿,确定封面纸张。在这期间,总编辑张桂枝眼光独到,选定了二稿中可以细化打磨的提案并提出精准的修改意见,并严格要求不能出现版权问题;作者高度参与其中,提供了宝贵的设计素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封面设计细节的多次沟通

《诗书里的成长》封面最终定稿

翻看着一年多前的聊天记录,真是体会到了“细节之处见真章”。

3.精调插图

“《诗书里的成长》先不要下厂,书里的照片怎么这么暗?!”张总编辑的一通电话让我赶紧逐一检查图书文件。检查下来,深感总编辑果然火眼金睛,图片色调的不正常一下就被揪出来了。

为了保证质量,图书下厂之前按照正式出版的要求做一本数码样进行细节的检查和审读已经成为大象社做书的惯例。《诗书里的成长》中除了丰富详尽的文字史料之外,还随文展示了大量毛泽东少年时期成长的图片资料,正是因此,本书也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虽然做过一些配有插图的书,书中的图片在三审过程中也进行了修改和调整,但图片色调这个细节还是第一次注意到。于是我立刻联系到装帧设计部主任杜老师,讲明了情况,请她协助专门对书中的插图进行调色,达到尽量还原文物老照片的感觉。经过前后三次反复精修、打样、标红、调整,书中的照片终于达到了黑白灰和谐的理想印刷效果。

下厂之前,装帧设计部主任反复耐心调整图片细节

挑战三:重大选题备案过程漫长,需学会自我调适

“什么时候才能申请书号呢?”——自打拿到稿件,这样的问题总会不知不觉出现在我的脑中。“重大选题备案”这六个字背后的工作让我深切体会到了编辑一定要有“慢慢来”“不急躁”的耐心和面对未知结果的平常心。

《诗书里的成长》进入校对环节之后,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就开始按照要求履行重大选题备案流程——联系制版中心制作数码样,通过总编室向上级多次提交三审意见和重大选题备案申报表,接到专家意见后与作者沟通修改,再次制作数码样送审……逐级提交材料成了2022~2023年期间我对本书做的主要工作。

履行重大选题备案手续的部分材料

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部分)

“高老师,《诗书里的成长》拿到文件了吗?可以申请书号啦!”记忆犹新,这是我2023年9月23日打给总编室的一通电话——《诗书里的成长》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批复,可以出版啦!而且距离毛泽东诞辰130周年的时间刚刚好!

2023年12月20日,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了2023年中国好书11月月榜,《诗书里的成长》幸运地进入榜单;2023年12月27日,新闻联播中出现了《诗书里的成长》的身影……

2023年12月27日,在手机上刷到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相继报道《诗书里的成长》的出版消息

能够担任这样一部作品的责任编辑,以出版人的方式向伟人致敬,我感到荣幸备至。《诗书里的成长》是我参与责编的第一本主题出版类图书,也是第一本重大选题备案的图书。这本书的编校、印制、宣传过程,不仅让我深度学习、深刻感受了一代伟人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精彩的成长历程,使我在图书出版的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主题出版的认识、提高了出版流程把控的能力,也越来越让我意识、领悟到勇于面对挑战、不断解决困难也是我在编辑道路上成长的必经之路。

2023年全国出版从业人员收入调查开启!

你对自己一年的收入还满意吗?

欢迎扫码参与不记名问卷调查!

分享、在看与点赞,商务君至少要拥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