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里有很多带有数目字的成语或者俗语,比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不为常人所知的是,这些成语和俗语里的数字往往都是有特指的,比如:四体指的就是人的两手两足,五谷指的是稻、黍、稷、麦、菽。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俗语“一问三不知”。按照现在的理解,“一问三不知”的意思就是什么也不知道。人们做事情时最怕遇到“一问三不知”的人,因为他不能提供任何有用信息、给予任何帮助。

那么,为什么说“一问三不知”、而不说“一问四不知”呢?“三不知”具体说的是哪三样呢?我们就得从“一问三不知”的最早出处说起了。

这句话出自《左传》。据记载,晋国的荀瑶率领军队攻打郑国,郑国向齐国求救。当齐军干预战事并且迫使晋军撤退的时候,齐军阵营的荀寅(即历史上的“中行文子”)却在对战局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向齐军主帅陈成子进谏,于是遭到严厉批评。

挨批以后,荀寅总结道:“君子之谋也,始、衷(即‘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这就是在古书中最早出现“三不知”说法的记载。

荀寅这段话的意思:谋划一件事情,要对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即“始衷终”)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怎能不碰壁呢?……从此也可以看出来,“三不知”指的是对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三个方面都全然不知。

明朝人姚福在《清溪暇笔》一书中也说道:“俗谓忙遽曰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其言盖本《左传》。”这里也是说“一问三不知”指对事情的始、中、终三阶段全不知晓,并说出自《左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秋战国
“一问三不知”(场景模拟)

我们具体看一下“一问三不知”的故事吧。公元前468年,晋国大夫荀瑶率领大军讨伐郑国。

郑国在春秋初年本是个强国,后来日渐衰弱,成为一个弱国。郑国君王抵挡不住晋军进攻,于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齐国求救。齐国国君平公不能坐视晋国吞并郑国,就派大夫陈成子前去救援。当陈成子率军到达淄水河岸时,天下大雨,士卒们都不愿意冒雨过河。

郑国向导子思说:“晋国兵马就在敝国都城的屋子底下,所以前来告急。敝国君臣,正焦急地盼望齐军早日到达。如果再不行进,恐怕来不及了。”陈成子就披着雨篷,拄着兵戈,站在山坡上指挥齐军过河。但战马见了滔滔河水后吓得嘶叫,陈成子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们过河。

经过一番努力,齐军终于渡过淄水,准备与晋军交战。晋军统帅荀瑶见齐军军容严整,心里害伯,便对左右部将说:“我占卜过攻打郑国,却没有占卜过和齐国作战。他们军队的军容军纪看起来非常整齐,我们恐怕打不过他们。”

部将们赞成他的看法,主张撤兵。荀瑶下令撤军,并派一位使者去齐军营地拜见陈成子。使者说:“我们统帅让我向您解释:这次晋国出兵,其实是为替您报仇。您陈大夫这一族,是从陈国分出来的。陈国虽然是被楚国灭亡的,但却是郑国的罪过。所以,敝君派我们统帅来调查陈国被灭的原因,同时也想问问您是否还想为陈国灭亡复仇。”

陈成子听了使者的活,知道这是荀瑶故意编造出来的说辞,于是十分生气地说:“欺负别人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像荀瑶这样的人难道能够长久吗?”

使者走后,部将荀寅报告陈成子说:“有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

陈成子严肃地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方才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回国后、我要报告国君。”

荀寅自知失言,后悔地说:“今天我才知道,为什么自己总是得不到信任而一事无成了。君子谋划一件事情,要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三方面都考虑到,然后再向上报告。而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怎能不碰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行文子识人

单单看这个故事的话,荀寅的言行有些轻率。但实际上,荀寅绝非无名之辈。历史上有一个著名典故“中行文子识人”,说的就是他。荀寅原为晋国六卿之一,后来投奔了齐国。

《韩非子》中有记载:晋中行文子出亡,过於县邑。从者曰:“此啬夫,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且待后车?”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佩,此人遗我玉环;是振我过者也。以求容於我者,吾恐其以我求容於人也。”乃去之。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之其君矣。

意思是:春秋时,晋中行文子逃亡,经过一个县城。侍从说:“这里有大人的老朋友,为什么不休息一下、等待后面的车子呢?”文子说:“我爱好音乐,这个朋友就送我名琴;我喜爱美玉,这个朋友就送我玉环。这是个只知道迎合我来求取好处、而不会规劝我改过的人,我怕他也会用以前对我的方法去向别人求取好处。”

于是,文子选择了迅速离开。后来,这个朋友果然扣下文子后面的车子、献给新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