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代初期,被称为“第一个战国大名”的北条早云正式确立“四公六民”的税收比例。始终坚持“四公六民”的后北条家以此在日本关东平原深得人心。有意思的是,后北条家的“四公六民”后来间接导致德川家康入主关东平原。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正十八年(1590年),日本战国时代规模最大的战争——小田原之战正式开始,三十万丰臣军大举征讨后北条家。除了消灭后北条家之外,丰臣秀吉如此兴师动众还有两个目的:第一是迫使东北的战国大名臣服,统一日本;第二是趁机收拾自己最大的潜在政敌德川家康。

但鉴于德川家康的威望以及与丰臣家的关系,丰臣秀吉在面子上不能亏待德川家康。于是丰臣秀吉想出来的收拾办法是让德川家康入主关东,即放弃自己经营多年的骏远三甲信而接手后北条家的旧领,而丰臣秀吉让德川家康入主关东的原因之一就是后北条家的“四公六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川家康入主关东后必然面临一个问题:是否沿用后北条家的“四公六民”。如果沿用“四公六民”,那就意味着德川家康的税率在入主关东后要降低一半。表面上的领地规模增加了一倍,维持统治的成本随之增加,但财政收入却没有增加。如此一来,德川家康就被变相削弱了。

如果德川家康放弃后北条家的“四公六民”,即继续按照自己之前的税率征收年贡,这就意味着关东地区的税率要增加一倍。后北条家在关东实行“四公六民”已近百年,税率突然增加一倍必然引起大规模的“一揆”。那么丰臣秀吉就可以利用“一揆”名正言顺地收拾德川家康一族。

综上所述,对于接手后北条家旧领的大名来说,“四公六民”是个必须要踩的“雷”。沿用“四公六民”就财政收入锐减,不沿用“四公六民”则会激起关东大规模的“一揆”。而丰臣秀吉让德川家康踩这个“雷”,后北条家的“四公六民”也就间接导致德川家康入主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