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有部电视剧《大秧歌》在许多省级卫星频道热播。笔者觉得这个片子太拖沓、剧情很啰嗦,而且演员演技也不怎么样,不过还是比较好地展现了胶东人民的革命历史。

电视剧前面一段,讲主角误打误撞加入了胶东本地红军游击队,机缘巧合之下挽救了队伍,立了大功,最终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成长为我军优秀指挥员。

这支红军游击队原型就是今天本文的主角——山东昆菕山红军游击队,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山东唯一、北方唯二(另一支是陕北红军)撑到抗战的本地红军队伍。

胶东是我党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支王牌——第27军、第 31军、第41军创建与发展的沃土。

胶东党组织的活动,首先从商埠烟台开始,尔后在莱阳发展。1921年一大之后,党中央派邓中夏、王荷波来烟台发展党团组织,介绍烟台海军学校进步学生郭寿生入党。

1928 年3月,李伯颜在莱阳建立了胶东第一个共产党的县级组织——中共莱阳县委,并与中共山东省委接上了组织关系,不久即遭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0年秋,王鼎臣从济南带回党的关系,在掖县平里店郑家村建立了中共掖县县委,郑耀南为书记,并组建了一支秘密的特务队,郑耀南兼任队长,这是胶东地区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

1933年8月15日,胶东特委以特务队为基础,分别在莱阳、海阳组建了两支武装游击队,积极进行大规模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

1935年11月18日,胶东特委在文登县于家沟天寿宫秘密召开扩大会议,决定组织文登、荣成、牟平、海阳等县的农民于农历十一月初四日举行武装暴动,并确定暴动总指挥部设在昆菕山无染寺。

暴动队伍的名称定为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张连珠任总指挥,程伦任副总指挥。暴动分东、西两路进行:文登、荣成为东路,牟平、海阳为西路。

东路暴动队伍编为三个大队,按预定计划、东、西两路分别夺取右岛、夏村反动武装的枪械后,会攻文登城,尔后转兵昆嵛山区建立昆嵛山苏区。

11月28日晨,东路第3大队长于作海率队奔袭石岛,政委刘振民提前到石岛联络,准备内应。黄昏、于作海等在石岛以东俘敌两名流动响哨,并与刘振民接上了头。

但因我内线被破坏,且敌对我行动已有警觉,石岛岗哨林立,戒备森严,于、刘当即改变计划,决定先袭人和镇公所和盐务局,再收缴黄山、高村区公所和宋村盐务局的枪支。尔后返回孔格庄与第1、第2大队会合。

11月29日拂晓,武装暴动全面展开。于作海等9人假装来人和镇公所打官司,趁敌人不注意一举缴获其全部枪支,撑起大旗在大街上进行宣传。

盐务局和黄山、高村区公所人员闻讯逃窜,我军缴获长枪56支、子弹2600余发,大刀50把。

当晚9时许,于作海率队返回孔格庄,但就在前两个小时,东路第1、第2 大队等到傍晚仍不见第3大队归来,总指挥张连珠遂决定改变计划,率队转进离文登县城敌人较远、且便于开展游击活动的昆菕山区。

于得水大校

12月5日晨,张连珠、张修已等率第2大队到达汪瞳镇底湾头村,召开群众大会,把地主家的粮食分给贫苦农民。11时许,国民党军第81师展书堂部和文登县地主武装共 5000余人包围了底湾头村、第2大队与敌展开激战。

丁树杰、王亮闻枪声率第1大队前往增援,冲入包围圈与1大队会合。第1、第2大队共200余人,与敌人战至下午1时许,第1大队长丁树杰等多人牺牲。

敌人包围圈越来越小,总指挥张连珠下令突围,除王亮然悉地形,率2大队部分队员突出重围外,其余人不是牺牲就是被俘。总指挥张连珠三天后遇害。

于作海闻知第2大队被包围的消息,也率第3大队直奔低湾头村。当行至潘格庄一带时,突遭国民党文登县保安队及盐警300余人的伏击,伤亡过半,遂转入昆菕山区。

西路暴动分别在海阳、牟平举行。海阳起义队伍内程伦率领、于11月2日晚集结于夏村附近,准备与民团中拟定哗变的队伍里应外合,攻打村、区公所。但因情况突变,民团哗变未成。程伦当即辗转至海阳、牟平交界的南西屋村。

11月29日,西路暴动正式开始,起义队伍召开大会宣布成立海阳、牟平两个支队、并决定到青山区开展游击战争。

大会尚未结束,起义部队突遭国民党第81师展书堂部千余人包围,暴动队伍仓促应战,队伍被敌打散,领导人相继被俘遇害。西路暴动只维持了不到一天就失败了。

东西两路红军,只有于作海(于得水)率领的东路军三大队余部20余人和王亮率领的第一大队余部10余人退入昆菕山,分成黑、白、明、亮四个战斗组,暗喻革命一定会冲破黑暗,奔向光明。

昆菕山是胶东东部的著名大山、峰峦连绵百余里,丁字形山脉纵卧于文登、牟平两县交界,主峰高900余米,大小山头百余座,山口72处,是控制山东半岛的战略要地之一。

1935年12月底,在特委委员刘振民、邹恒禄主持下,两支队伍合并成立了以于作海为大队长的昆菕山红军游击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敌人残酷“清剿”的日子里,昆菕山游击队把过去夺来的敌人各种颜色的服装都穿上,天黑时去敌人的驻地进行袭击和扰乱。天亮了,各组就公开往昆嵛山里拉,队伍走过一趟,折回来,再走,叫人看了不知道有多少人马。

同时,派一部分队员到昆崙山各个山头用大石块往下滚,像放炮一样,部分队员到老庙到黑风岭一带放几把火,这一带是官衙的野山,每年的草都烂在那里,等着变成黑土,一点就着,不易熄灭。

昆嵛山上连续多日炮声震地,火光冲天,几十里外就能听到、看到。队员们又汇集到无染寺,故意让和尚走漏风声。

这样一来,山外的老百姓就到处宣扬:“暴动的大部分人马在山里练兵,少说也有五六千人,近日将杀下山来。”“游击队的大炮有碗口那么粗,一炮能炸死一百多号人。”……

气急败坏的敌人,终于上了圈套,从四面八方调集兵力,围剿聚拢在昆嵛山的游击队。敌人不敢往山上直冲,而是把山包围起来,机枪大炮乱轰乱扫,采取拉网战术,封锁山区,

当敌人围剿山区的时候,游击队员们则转移到山外虎口山、高岛等沿海一带,这些地方有船,他们用装作捞鱼虾的办法进行活动。

有了伤病员,于作海就送到海阳的南黄岛和石岛,那儿有很多山洞,如云光洞能住 100多人,中等的也能住六七十人。

当疲惫的敌人走出深山峡谷,游击队又辗转山间,四处袭扰敌人,敌人不得不在昆嵛山一带反复搜剿,但还是没抓住一个游击队。国军只得早早结束对我军的清剿。

1936年6月2日夜。于作海、王亮等率部分游击队员,袭击了界石文登联庄会(国民党乡村间联防联保组织),俘敌50余名,缴枪 50余支、子弹2000会发。

于得水打游击时住过的小屋

汪壁敌区队队长杨玉洲的密探江全德,作恶多端,罪不容诛,王亮率9名游击队员伪装成干活的长工,出其不意将其处死,为群众除掉了祸害,同时也给敌以很大震慑。

胶东特委由于屡遭破坏,不得不转入更加隐蔽的地下斗争,到1937春,经费严重不足。于得水看在眼里,率20余名游击队员智取垒子盐务局,缴获长短枪20余支,子弹1100余发、法币三万多元。

打完仗,于作海化妆潜入烟台,给特委送来一万元经费,解了特委燃眉之急。

可惜的是,于作海前脚刚走,特委后脚就被特务破坏。新组建的胶东临时工委个别领导人听信谗言,误以为昆崙山红军游击队不服特委领导、“匪气重”,存在严重的“山头主义”。

没多久,昆崙山游击队和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被关押数年的原胶东特委书记理琪出狱。

1937年12月初,理琪奉山东省委的指示重返胶东、重建胶东特委,并纠正了之前对昆崙山游击队的错误举措,安排人联系上了游击队领导人于作海,传达了发动武装起义的指示,让其抓紧练兵,做好准备。

12月24日拂晓,理琪等十几位领导人踏雪登上天福山,参加起义的约80人相继赶到起义地点,武装起义仪式正式开始。

理琪同志代表中共胶东特委,宣告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并鸣枪、升军旗,起义领导人作抗战形势和任务的讲话。游击队领导人于作海也于此时改名于得水。

起义队伍以于得水领导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基础组成3军1大队,大队长于得水,政委宋澄。全大队约60人,分三个中队∶一中队长柏永升,指导员张玉华;二中队长王洪,指导员王政安;三中队长邢京昌,指导员刘中华。

天福山起义创建第3军,揭开了胶东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帷幕,标志着胶东第一支抗日武装诞生。

天福山起义领导人合影

三军成立时,日寇尚未进入胶东。中共胶东特委吸取之前暴动的教训,3军对外称武装宣传队,以宣传抗日、动员群众为当前任务,开赴文登、荣成、威海、牟平、海阳等县进行抗日宣传活动。

12月25日,3军1大队由沟于家村西进。31日,队伍行至文登县米山乡岭上村,突然遭到国民党文登县县长李毓英率地方反动武装400余人的包围。

为避免冲突,我1大队政委宋澄率部分人员出面与李毓英谈判。没想到,李毓英将宋澄等29人绑架,押往文登城,并对其进行百般刑讯,后迫于舆论压力才释放。史称岭上事件

1938年1月15日,胶东特委得知国民党威海专员孙玺凤要逃往香港,于是派人从专员公署搞到了一百条步枪,并发展了一批爱国军警加入队伍。

当月底,3军整编,威海起义人员与岭上事件释放人员合编为第三军第一大队。从岭上村突围的人员和荣成埠柳乡校起义人员合编为第二大队。

同时,还成立了3 军司令部,理琪任司令,林一山任政治部主任。

1938年2月初,日本侵略军第5师团一部自青岛沿烟青公路侵占烟台,继而分兵进犯附近各县。2 月5日,日军占领牟平城,扶植成立以宋健吾为县长的伪政权和汉奸商会武装。

为打击敌伪的气焰,鼓舞人民抗日信心和提高我党领导的抗日队伍的声望,胶东特委决定由理琪等同志率1大队和特务队(荣成俚岛乡校起义师生改编而成)攻袭牟平城。

2月12日,3军1大队和特务队披星戴月,连夜急行军百余里于13日拂晓抵达牟平城南,乘守敌不备,迅速缴下岗哨枪支,旋即占领城楼,直捣伪县政府,将伪军连人带枪全数俘获,活捉伪县长宋健吾以下170余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8年2月13日,我军主动撤出牟平县城,转移至雷神庙,随即遭到烟台日军海军陆战队袭击,战斗中,3军司令理琪同志牺牲。晚10时许,我被围人员在友军策应下突围。

雷神庙战斗,是胶东八路军首次以劣势装备迎战气焰嚣张的日寇,打响了胶东对日作战第一枪。此战过后,胶东各地乡校、乡镇农村掀起了抗日起义浪潮,第三军在半个月内新增第3—第9大队编制。

3月,胶东特委在牟平县马石店(今属乳山县)开会,决定林一山任胶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3军总指挥,宋澄任3军政委,吕志恒任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之后,在吕志恒等率领下,3 军主力由文登、牟平一带出发,向蓬莱、黄县、掖县战略要地开进,并将胶东各地起义队伍统一整编为1、2、3、4 路:

第1路由3军第2、5大队和特务队编成,高嵩任指挥,李耀文任政委。3至5月间,3军1路在兄弟部队和友军配合下,对烟台日伪军进行了大小40多次战斗。4月18日曾一度攻入烟台市区、毙日军 30余人、烧毁汽车两辆。

第2路由蓬菜起义的3军第3大队编成,周维鹤任指挥、于眉任政委。该路在攻打蓬莱城时,从旧车阀吴佩孚家中发现一挺马克沁水冷重机枪,因枪身粗、呈黄色,指战员称之为“老黄牛”。

老黄牛重机枪(藏于军博)

此枪后来装备我胶东13团,在历次战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后存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第3路由3军第1、8大队编成,丁光任指挥、孙德运任政委,刘国柱任参谋长,在威海带袭扰日伪军、并发展壮大了武装。

第4路出黄县起义之3军第3大队编成,李希孔任指挥,陈迈千任政委。5月,菜阳第9大队编入第4 路。

1938年5、6月间,3 军第1、2、3 路陆续抵达黄县,与第4路会合。部队已发展到 3500余人。胶东特委、胶东军政委员会和3军总部驻黄县石良集、文基姜家一带。

1938年4月中旬,3军与掖县起义组成的山东人民抗日第3支队会合。组成胶东抗日联军。

1938年8月,我党领导的胶东最大的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和胶东抗日游击第3支队统一进行整编,合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初编为四个团∶

第61团,由3军3路、4路和1路、2路各一部编成,团长赵一萍,政委刘中华。辖三个营∶1营由原3军1、5、8大队编成(235团1营前身)。2营、3营分由原3军2路之一部和4 路编成。全团 1500 人,1500 支枪。

第62团,由原掖县3支队大部编成,团长郑望南,政委李耀文。辖三个营。全团 1200 人,1000 支枪。

第63团,由原3军1路2大队和4路之莱阳9大队为主编成,团长于得水,政委李丙令。辖两个营、七个连。全团1000人,800支枪。

第55团,由原掖县3支队一部和3军2路各一部混编而成,团长李华(回东)、政委常青。辖两个营。全团500人,500 支枪。

1938年9月18 日,为“九一八”事变七周年纪念日,胶东我军在沙河镇东河滩举行大会,高锦纯代表上级宣布命令,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5支队正式成立(12月改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

陕北派来的老红军干部高锦纯任5支队司令员,吴克华任副司令员,宋澄任政委,赵锡纯任参谋长,宋竹庭任政治部主任。

高锦纯

第5支队辖第61、62、63、55 共四个团,1938年9月至1939年1月间又以蓬莱、掖县等地游击队为基础,增编第64、65团。

命令宣布后,部队举行盛大阅兵式,扩大了5支队在群众中的影响。

第5支队的成立,标志着胶东我军正式纳入八路军战斗序列,是27军创建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1938年12月底,吴克华率61团2、3营和第55团支援鲁中抗战,第55团番号撤销。

1939年9月起,我第5支队遵照山东纵队命令、进行了第二次整编:以第61团1营和第62团、第63团组编为第13团,该三部依次编为第13团1、2、3营。

第13团为5支队基干团。因暂无团部,三个营直属支队指挥。该团即27军79师235团前身。

以掖县独立营、海防大队,黄县县大队合编成第14团

以第65团部、胶东区党委军事部警卫1营和第64团等部组编为第15团。该团于1945年10月调赴东北战场。

1940年9月,胶东我军进行统一整编,又称三期整编。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改称山纵第5旅,吴克华任旅长、高锦纯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辖第 13、14、15 团。

综上所述,昆崙山红军游击队,抗战初期改编为3军1大队,之后又分两部分,一部分编入一大队,一部分编入二大队。

经过多次番号变更,原编入一大队的红军部分,军改前为27军79师235团一营一连。原编入二大队的红军部分,是27军79师235团3营。军改后为东部战区陆军第71集团军某合成旅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