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保研就不要放弃机会,能留学就不要选择考研。

如果你现在还在纠结,很简单,你先看看自己如果要出国能申请哪些海外院校,如果院校排名很靠前,同时家里有一定的经济支持,别犹豫,出国读书!能不卷就别卷!

如果你的院校是985/211的学校,不要轻易放弃保研资格!我的室友当时就有保研资格,但是她当时以为自己不够格,连申请都没有试,直接决定考研,最后学院把申请结果公布了出来,她肠子都悔青了。然后考研,两次,都失败了,现在只能去找工作。

所以能保研的,一定要去试一下,不要嫌交材料麻烦,一旦成功真的才会省好多事情,但前提是你必须要在大学前三年里好好学习,成绩还可以,其他论文、竞赛也能有点成绩,这样保研的资格才会比较大。

但保研名额毕竟稀缺,相对而言,更多的人还是选择留学或者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

我们从几个维度上对比下两个选择,有利有弊:

第一,申请难度:考研>留学

考研的竞争程度就不用再赘述了吧,而且因为疫情引发的各种影响,21考研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管今年扩招了18.9万人,但是报考人数还是远远大于录取人数,而且考研失败率高达70%,除了应届生,往届生的人数也是持续增加,话说“一战打基础,二战985”,应届本科生想要一次上岸恐怕有点难,毕竟二战、三战的老兵早已排兵列阵、虎视眈眈...

而海外院校采用的是申请制,只需要提供相关的材料,包括:本科学位证、成绩单、语言成绩等,只要选校定位上不出现大的问题,基本上都能拿到录取的。

这其中还有两个关键方面,一方面是你的学校背景、雅思/托福成绩、GPA等,部分商科专业还需要考GMAT/GRE,俗称硬实力,另一方面就是你的软实力,通过文书反映出来,比如实习、科研、交流经历等。

从申请的角度来看,申请留学的评判标准多样化,相比考研的“一考定所有”更加灵活,而且考研时只能选择一所学校&一个专业,而留学申请时,可以一次性报考多个院校、多个专业,选择更宽,大大提高了成功的概率。

除此之外,申请留学也是一个风险比较小的选择。

毕竟考研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太多了,比如国家线的变化,主要有招生计划、人数变化、试题难易程度等因素来决定,根据往年对比分析,国家线上涨是大趋势。

今年在微博上就看到400+的大神遍地都是,真的是神仙打架;而且考研期间也比较考验心理素质,稍微有个情绪波动就有可能影响复习。

第二,时间长度:考研>留学

考研通常是在大三开始准备的,正式考试的时间是大四的12月份,而且还需要经历初试+复试,最后才能确定结果,时间跨度基本是一年半左右。

而留学申请最好从大三就开始准备,大四刚开学也就是九月份就申请,这个时候英国院校也已经放开了申请了通道,早的话可以在十一月份左右拿到offer,一般英国院校采用“先到先得”,只要招生满了就随时关闭通道,所以最好提高准备。

拿到 offer之后在五六月份办理签证,整个流程走下来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

而成功上岸之后,在国内完成研究生学业需要2-3年,而在英国读研,大部分人会选择一年制的授课型硕士,不仅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节省留学的费用。

质疑英国一年制硕士水的声音一直都有,但是直接将学习时长和质量挂钩还是挺片面的,要知道美国硕士学制虽然以两年制为主,但是几乎所有提供硕士学位的学校也都有一年的硕士项目,其中也不乏哈佛、斯坦福这些学校。

其实去英国读研是一条捷径,尤其是对于那些本科成绩不是很突出,但是又有名校情结的人来说,申请到名校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现在国内研究生数量的上升,导致招聘者对于人才的筛选更加严格,很多单位招聘也开始参考世界大学的排名了,而英国院校在世界大学的排名中一直是比较靠前的。

第三,就业前景:看个人情况

关于就业前景的评判,没有绝对的答案。

两种选择都只是一个中间站,最终哪个会指向更好的发展关键还是看个人。

如果你在国内上个985/211的研究生,前景还是很广阔的,关于学校这件事,只有水学生,没有水学校。对于大部分工作来说,在学校里面学到的终究只是在打基础入门,真正能应用的经验是在岗位上才能习得的。

但《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企业招聘海归平均月薪酬为10996元,高于全国平均招聘薪酬2500元左右——海归在求职过程中的薪酬优势依然明显。

如果你以后希望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或者投行四大这个名企,那么海外院校的排名将会给你加分不少,如果家里有条件支持出国留学,建议看是出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