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作曲、万人传唱、开国典礼成背景音乐、新中国成立15周年的大型舞蹈以它命名、1970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

它有数不清的背景,也有数不清的传承人,它成为了脍炙人口的歌曲,甚至成为了一部用镰刀镌刻在黄土高原上的史诗著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而它之所以会这么出名,还是因为它歌颂的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

农民蜕变为歌手

在我国陕西省东北部,有个叫做佳县的地方,这里整个县城都建在一个高耸的石山之上,像隐居云端的仙寨,又像被一把斧头劈出来的天然断层。

这里有唱民歌的牧羊人,也有哼小调的揽工汉,有扭秧歌的婆姨,还有唱情歌的妹子。他们都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土地填饱了人民的肚子,而民歌则带给他们生的希望。

这时候,有个叫李有源的人,他在黄土之上尽情享受着尘沙的飞扬,歌声扇动着想象的翅膀,一句句美妙的旋律从他的心里、喉中自由地飞出。

图2

李有源生长于这片辽阔的长天厚土,他家境清贫,三辈佃农,13岁就开始给地主放羊,似乎永远看不到未来的边际。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李有源摸到了一本《百家姓》,他看着上面奇形怪状的文字,心底里迸发出了求学的渴望。

李有源靠着给学校干活,每天求问老师:“老师,俺想问问,这个是什么字?”老师微笑着告诉他:“这是國。”

之后,李有源越发地爱上了读书。那个冬天,孩子们都放寒假了,但李有源还“赖”在学校,他给学校扫院,锄草;给老师们烧水,送茶。到了开学的时候,李有源不但能识《百家姓》,还已能阅读《三字经》和《千字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但李有源家实在贫穷,根本付不起学费,但他那好学的精神竟感动了学校,学校特准他每日旁听。可惜好景不长,李有源匆匆将所学知识下肚后,还是不得不离开了校园。

李有源开始继续在家务农,他也逐渐长大。很快,战火洗礼了他的家园,日寇抢光了他家的粮食,国军收缴了他家唯一的银元,从前他不懂“國”的含义,这时他不知“國”在哪里。

像他那样的穷苦人,遇到战争,只能任凭他人屠戮。等到红军来到的时候,李有源又警惕了起来。

这支队伍又是想要抢什么?他们又会对我们怎么样?

图4

在李有源的担忧中,红军给佳县带去了和平,不但不抢群众一针一线,甚至还为群众干农活、送粮食。

这时候,李有源知道了,原来这支队伍果然不一样,他们才是真正带老百姓翻身的人民军队。

之后,毛主席和几位延安文艺工作者在这里发表了讲话,将秧歌文化带到了陕北。陕北人民天生的热情,瞬间被秧歌吸引,秧歌很快流行起来,那时几乎每12个人中就有一人会扭秧歌。

李有源也凭着天生的才能很快成了秧歌的领头人,后来他还学会了弹三弦,编歌词。一到过年的时候,李有源还兴致勃勃地带着秧歌队庆祝了起来。

在红军来的这段时间,李有源总是很开心,他的嘴里时常蹦出几句歌词赞扬军队,但真到了想要歌颂毛主席时,他却总觉得什么词都无法形容毛主席的伟大。

图5

一天晚上,李有源的另一个好友屈士才来到他家,这个人也是当地的秧歌演员,两人都十分热衷于秧歌和编曲。看到屈士才的到来,李有源高兴地从炕上跳了下来:“俺咋没想到你这人呢!”

原来,李有源还在苦思冥想如何才能写出一首贴合毛主席的曲子,而屈士才的到来,正好为他添砖加瓦。

屈士才一听,又看了看李有源桌上的蜡烛,他激动地说,要不就将毛主席比作这蜡烛?是他照亮了千家万户。

李有源却不这样认为,蜡烛虽然光亮却微弱,不足以形容毛主席的气势磅礴。于是,这个夜晚两人就在苦想中度过,但灵感却在第二天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