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祝全天下的劳动者节日快乐!

就在“五一”前夕,看到网上热传一条“新加坡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推行4天工作制”的传闻。经过我的查证,严格地说,这条新闻是被误读了。这条新闻的准确内容是:新加坡将实行一套全面的灵活工作安排指导方针。从今年12月1日起,员工可以用书面方式向雇主提出安排灵活性工作时间,而雇主必须在两个月内以书面方式回复是否接受该申请。

什么叫“灵活工作安排”呢?灵活工作安排包括三个主要方面:远程办公地点、弹性工作时间和弹性工作量。具体来说,就是——

1、允许员工居家办公和远程工作,但工作量和上班时间保持不变。

2、员工可以尝试通过弹性工作时间,把工作天数从5天缩短到4天,但是工作量和原先的保持不变,简单来说就是把原本5天完成的事用4天的时间来完成。

3、雇主通过员工兼职或共享工作的方式来分担职责,以促进更多人参与就业。这项选择会减少员工的工时和工作量,因此薪资相对也会减少。

也就是说,并不是强制性规定必须推行4天工作制,而是可以尝试和鼓励每周工作4天。

虽然新加坡的这项新政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4天工作制”,但我仍然要为新加坡的这项勇敢的尝试点赞!在崇尚吃苦耐劳、劳动光荣,将劳动视为美德、将休息视为罪孽的东亚儒家文明圈,新加坡迈出了尊重劳动者休息权的重要一步,非常了不起!

在这条新闻后面,有网友评论道:“所谓人类进步,唯一的直观标准就是:工作时间越来越短,生活时间越来越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加坡市容。图据央视新闻

这就回到了我们今天话题的本身,“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要义是什么?真谛是什么?其实并不是劳动,而是休息。确切地说,是保障劳动者休息的权利。

这就要追溯到“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个节日的起源。这个节日到底是为什么而设立的?这个节日创立的初衷是什么?

19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美国和欧洲的工人面临着极其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工资。他们每天需要工作长达12至16小时,甚至更长,但工资却很低。这种残酷的剥削引起了工人阶级的极大不满和愤怒。

为了改善自己的工作条件和待遇,美国工人开始组织起来,通过罢工和其他抗议活动与资本家进行斗争。他们提出了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要求。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城市的35万工人举行了大罢工和游行示威,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为了纪念芝加哥大罢工这一伟大的工人运动,并推进全球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斗争,会议决定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所以,劳动节本身恰恰是因反对“劳动”,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增加劳动者权利和自由而设立的。所以,享受生活,才符合劳动节的本意;拒绝加班,才是对劳动节最大的尊重。

“五一”国际劳动节本来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节日,但在今天世界上的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也把“五一”劳动节作为法定节日来放假庆祝。这是一种包容的心态。而且,在今天世界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等劳动者享受的福利和社会保障令人羡慕,劳动者们都享受着非常富裕幸福的生活,劳动者的休息权得到了充分保障,甚至欧洲很多国家的福利保障制度被人们讥讽为“养懒汉”。不仅8小时工作制早已实现,有些西方国家甚至实行了6小时乃至4小时工作制。而且像西班牙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2021年就实现了“4天工作制”,也没有“加班文化”。2020年1月6日,时任芬兰左翼“85”后美女总理马林建议施行更加灵活的工作制度,新制度将鼓励芬兰国民每周工作4天,每天工作6小时。马林认为,人们应该花更多时间在陪伴家人、爱人,培养爱好以及生活的其他方面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副总理王震将军访问英国回来后就感慨道:“我看英国搞得不错,物质极大丰富,三大差别基本消灭,社会公正、社会福利也受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西班牙坎塔布里亚,悠闲的人们在街边休憩交谈。
2022年5月15日,在赫尔辛基,芬兰总理马林参加记者会。图据美联社

其实,爱劳动并不是人类的天性,吃苦耐劳也不是人类的天性,无私奉献更不是人类的天性;好逸恶劳、好吃懒做、趋利避害才是人类的天性。人类的绝大多数劳动,都是被生活所迫。如果吃穿不愁,什么都是现成的,极少有人愿意吃苦受累地劳动。对于整个人类是这样,对于每个个人也是如此。人类历史上近代以来的五次工业/科技革命,无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机械代替人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代替人力、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代替人力、第四次科技革命以互联网代替人力,还是当前正在进行的方兴未艾的第五次科技革命以人工智能代替人力,每一次技术进步,无一不是为了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得到充分的休息,更好地享受生活。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不是得益于劳动强度越来越大,恰恰相反,是得益于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正是因为好“逸”的天性,人类才发明出替代四肢的动力机械,发明出替代步行的火车飞机,发明出替代跑路传话的电话手机,发明出替代大脑的智能机器人。“好逸恶劳”并不可耻,反而是推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

1925年福特汽车厂生产T型车,采用了装配流水线,每10秒生产一辆车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有更多时间来充分享受人生。作家余华说:“奋斗的目标是为了躺平。”生活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是为了生活。在有些社会里,人们是在生活;在有些社会里,人们是在生存。在有些地方,人们过的是生活;在有些地方,人们过的是生计。如果人们整天都“996”“007”地工作,而牺牲了健康和休息权,幸福感又何在呢?牺牲健康、休息与幸福感换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和个人的高薪收入,又有何意义呢?人们劳动一生、奋斗一生,如果只为房贷和GDP数据而活,那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人,才是国家、社会、经济存在的最终目的。不要总是要求一个人对社会献了什么,而是应该反过来多问问一个社会对每一个个人造福了什么。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就算从功利的发展经济的角度出发,也总得让老百姓多留出点时间来消费、花钱啊!否则,“996”弄出来的东西卖给谁呢?

劳动光荣,休息同样光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社会一度流行“996是福报”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