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1岁的大学生,被殴打后惨遭活埋,最终丧命。

而杀人凶手,竟是8个远未成年的中学生......

2022年7月30日,甘肃省永昌县一位父亲报警称,自己21岁的儿子小毛失联了。

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并在8月1日凌晨得到线索,小毛疑似被侵害。

顺着这些线索,警方很快破获案件,并将郭某某等8名嫌疑人抓获。

8月9日,官方发布警情通报,披露案件细节,瞬间引爆全网:

21的小毛经同学介绍,认识了14岁男孩郭某某的女友,并疑似跟踪她。

郭某某心生不满,起了报复念头,伙同7个未成年人一起殴打小毛,期间还录像发上网炫耀。

小毛虽然年长对方不少,但终究寡不敌众,被折磨到昏迷。

至此,行凶的男孩们还不解气,竟挖坑把小毛活埋了。

等警方找到小毛时,他已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所谓的感情纠纷,一群未成年的孩子活埋了一个21岁的成年男子。

在本该天真无邪的年纪,却视别人的生命如草芥,动机幼稚,手法残忍。

如此反差和冲击,不禁让人毛骨悚然!

未成年人犯罪该不该严惩,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欧洲,不少专家持反对态度:

英国犯罪学家莫里森在《少年犯罪人》中谈到,监狱会将一个天真的少年犯,变成一个顽固的、习惯性作恶的罪犯。

剑桥大学的法灵顿不主张把少年犯送到监狱或收容所,在他看来,这么做会有“交叉感染”的负面影响。

美国犯罪学家弗兰克也指出,严惩意味着给青少年贴上“坏”的标签,不被允许正常社交,被经常谈论,最终在周围人的消极反应中越变越坏。

国内也存在类似的声音,来自朝阳区检察院的武彬曾说:

“有的少年犯原本仅仅因交友不慎或一时冲动而犯事,抓起来反而会受到其他犯人的‘污染’,不但没被教化,还可能变得‘五毒俱全’。”
不仅如此,坐牢的经历还会成为一些未成年人炫耀的‘资本’,哪怕出狱,他们也很容易再次交友不良。”

他们的观点不无道理,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完全放弃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罚。

少年成为少年犯,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教育的失败。

既然失败了,就别妄想单纯用爱感化他们,用教育来让他们改恶从善。

惩罚不是目的,但惩罚可以达到震慑作用,能让未成年人深刻认识到犯罪的严重性。

情节有轻重,惩罚也有轻重,如果觉得监禁不合适,多的是劳动改造、社区服务等方法。

总之,只有遏制了恶,让恶付出代价,才不会演变成助纣为虐、姑息养奸!

过去,小孩犯事被逮到,长辈总会拿“年纪小不懂事”来求情。

可在一恶性事件面前,我不禁要问:

他们是真的不懂事吗?不懂事到可以随意剥夺他人的生命?

2023年官方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14至16周岁未成年犯罪占比上升。

来源:《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屡见不鲜,其手段之残忍、后果之严重,让人触目惊心。

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未成年人犯罪,比想象中更频发、更恐怖。

这些孩子力气不小、想法很多,而心智却远未成熟。

他们冲动暴力,报复心强,不知轻重,只图自己痛快,不顾对方死活。

本该是护身符的未成年身份,被他们当成了脱身的免死金牌!

要我说,年龄从来不是判断善恶的分界线。

那些“他还只是个孩子”的言论,也是时候该停停了。

如果因为未成年就放过他们,那要拿什么来保护其他无辜的孩子?

不能因为他们是孩子,就只说教不惩罚。

不能因为他们还是孩子,就纵容他们犯下滔天罪行。

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绝不能简单地以不懂事、不成熟为理由一笔勾销。

对于犯罪的未成年人,我们要有足够的严厉,让他们明白犯罪就要付出代价。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保护每一个孩子的权益,让他们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