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上海长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图/唐小珍(广西)

上海长滩滨江,位于上海宝山区的长江边,毗邻上海长滩振东苑、冠东苑、盛东苑、明东苑等。

从地铁3号线友谊路站1号口出站,走到上海长滩滨江大约需要半小时。

我没有直达长滩滨江,而是从富锦东路由西向东走,首先来到上海长滩坡地公园。

上 海长滩坡地公园,在上海长滩明东苑的西边。

坡地公园的山顶上有金属锈色的、城门洞型的门洞,门洞旁边写着“1950”。门洞一头通上海长滩滨江,一头连坡地公园。

坡地公园占地面积约3.7万平方米,公园外围绿树成荫,弯曲的小径在林间穿梭,小径旁开满了鲜艳的杜鹃花,犹如一个硕大的花环套在公园周边。

坡地公园在不打破原始地貌的基础上,设置了多条连贯的坡地空间。

公园中间的大草坪上,锈色的金属板上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写着“上海港第十四装卸区,历史将记载您”。

坡地公园的前身是上海港第十四装卸区。

坡地公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近乎原生态的草坪,草坪上不仅有草皮,有野菜和野花,还有许许多多蚯蚓钻出来的泥巴。

年少时期的我生活在农村,记得曾经跟随哥哥们去田间地头,将洗衣粉或肥皂泡过的水,往蚯蚓钻出的泥巴上倒一点,不一会蚯蚓就从地下钻出来了,我们用木棍夹着蚯蚓放进竹箩里拿回家喂鸡喂鸭。在那物质极度缺乏、人们经常挨饿的年代,这是鸡鸭最好的饲料。

走出坡地公园,来到上海长滩体检馆。

上海长滩体验馆,实际上是上海长滩的售楼部,我走进去看了看,对上海长滩整个开发区域有了大致的了解。

经过上海长滩明东苑,来到上海长滩瀑布公园。

2 019年5月竣工的上海长滩瀑布公园,占地面积3.37公顷,由一道约36米长、落差为5米的弧形瀑布缔造核心园林景观。公园内风景如画,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弧形瀑布下,有人工建造的河道,河道里有雕塑。

在 上海长滩瀑布公园走马观花后,我继续沿富锦东路由西向东走去。

经过宝山机关幼儿园,来到上海长滩盛东苑。

上 海长滩盛东苑的东边是上海长滩冠东苑。

上海长滩冠东苑,有“友谊路街道长滩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

走进长滩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大厅,“尊老为德,敬老为善,爱老为美,助老为乐”十六字诀映入眼帘。

“悦享夕阳”活动室里有两桌老人在搞活动,一桌打扑克,一桌打麻将。

活动室的墙上挂着《综合活动区管理制度》以及《收费价目表》,《收费价目表》上详细列出了什么项目免费,什么项目收费,如何收费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 里还有信息科技教学室、心理咨询室、阅览室、办公室等,办公室里有人上班。

联想到上海满大街的社区大食堂,我不由得赞叹上海对老年人的服务体贴而周到。

长滩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的旁边是友谊路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至 此,施工围栏挡住了去路,我只好调头,再往右转走采江路。

经过上海长滩冠东苑小区正大门,迈上前方的台阶,来到上海长滩滨江。

前方有一座船型观景平台,一条高高的桅杆耸立着。

我稍作停留后,往右边走去。

宽阔的人行道和骑行道两边种着花草树木,左边是宽阔的长江,右边是林立的高楼。

一栋外观独特别致、非常醒目、很有辨识度的圆筒体建筑,一座外观红白相间的灯塔,扑面而来。远处,一艘白色的多层大轮船停靠在码头,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的豪华游轮。

这里是长江边,离黄浦江与长江的汇合处不远。那栋圆筒状的建筑,是尚未正式开放的上海长滩观光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长滩观光塔,高180米,是上海宝山区最高的建筑,是宝山区地标建筑,被誉为“定海神针”。

外观红白相间的灯塔附近,有好几个人在垂钓。我沿着防浪墙上的小径走到不允许往前走的地方后折返。

往回走时,我不再走上面的人行道,而是走下面的亲水步道。

亲水步道上有“上海长滩滨江”字样,还有一段文字“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是上海长滩滨江的真实写照。

亲水步道上,保留着曾经用来栓船的船墩。

上海长滩滨江,自然和谐,景色优美,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地方,是爱犬人士的福音。完全开放的上海长滩滨江可以携带宠物随意进出。

上海黄浦滨江、徐汇滨江都竖着“不准携带宠物”的警示牌,每一个路口都有保安把守,不准携带宠物。

上海长滩,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项目。

从 2011 年开始,上港集团对本区域进行整体功能转型。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一个拥有大量公共活动空间、设计超前、散发大都市气息、备受追捧的,集绿色生态、和谐自然、休闲属性、商业商务和娱乐健体为一体的上海长滩在宝山拔地而起。

上海长滩占地面积约55公顷,包括一期盛东苑、二期冠东苑、三期明东苑、四期振东苑,以及上海长滩坡地公园、上海长滩瀑布公园、上海长滩滨江等众多项目。

今天用脚丈量、用心欣赏了上海长滩,感觉上海长滩风景优美,宜游宜居。

2024年4月29日

(供图:唐小珍)

作者简介:唐小珍,网名:甜心,1966年出生于广西全州县,在外地求学、工作数十年,2021年退休。喜欢文学,几十年笔耕不辍,但从不轻易示人。写日记、记心得、谈感悟,自娱自乐,乐此不疲。自2023年春节开始,投稿“乡村精短文学”公众号,希望拙作与大家分享。承蒙不弃,非常荣幸!非常感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投稿须知:

1.投稿需先关注《乡村精短文学》。

2.投稿微信号:13877397223

3.投稿被平台发表(字数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请原创的可以获得读者赞赏费),收到赞赏费7天后,赞赏费的80%作为作者的稿酬,其余20%用做平台运营管理。

本文由《乡村精短文学》原创,欢迎长按下面二维码图片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