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

公牛集团的阮立平、阮学平兄弟俩以375亿的身家成为中国家居行业新首富。

说起阮氏兄弟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说起公牛插座可谓是家喻户晓。

在中国,10户家庭有7户用的是公牛插座,市场占有率方面,公牛在插线板领域占比高达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近些年公牛集团的日子也不太好过了。

从公牛的财报数据看,其营收增长速度这些年来一直在下降,2017-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34.91%、25.21%、10.76%、0.11%。

业绩增速放缓,公司市值也较2021年的1535.94亿蒸发约557亿元,市值已不足千亿,股价则跌去了约6成。

如今又入局新能源,但似乎并未取得多么好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杭州湾南岸的浙江慈溪,这里拥有非常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资源,商业气息很浓厚。

上个世纪80年代末,随着家电市场的发展,这里涌现出了上百家小型插座工厂,形成了全国插座的集散地,90年代初,这里就已经是中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

而阮氏兄弟的“插座帝国”也从这里起步。

成立公牛之前,阮立平一直在杭州工作,作为一名工程师,待遇也不错。

或许是浙江人骨子里的商业基因,没事的时候,阮立平就做起了一些小生意,草莓、树苗、核桃,阮立平都卖过,甚至还卖过猪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时,家乡的人们已经开始做起了插座生意,弟弟阮学平看着眼下的情景,也当起了推销员,他们拿着当地工厂出产的插座去全国各地进行售卖。

亲友们跑生意往往要经过杭州,在杭州工作的阮立平的住所便成了大家的中转之地。

一来二去,阮立平也熟悉了插座的推销工作。不过,虽然当时的插座一时兴起,但是却很混乱,插座的质量普遍都不好,很多小工厂都希望用最低的成本去获取更多的利润。

阮立平接触到的插座中,30个里面有10个都是坏的,阮立平是工程专业出身,修一修自然不在话下,于是,阮立平便帮忙进行维修。

渐渐地,阮立平的心中升起了一个念头:“如果没有人能做一个不坏的插座,我为什么不去做呢?”

再加上当时下海经商成了潮流,国家也大力鼓励经商办企业,于是,阮立平也决定走上这一条路。

1995年,阮立平把工作辞掉,拿着借来的2万块,回到慈溪,和弟弟阮学平一起开始创业,兄弟俩股权平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迈克尔·乔丹率领的芝加哥公牛队连续3次夺得NBA总冠军,十分喜欢篮球的阮立平便将公司和品牌的名字命名为“公牛”,希望能如冠军公牛队一般,永不言弃,勇夺第一。

“只做第一”的公牛商业帝国开始徐徐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业之初,阮立平就高度重视插座的安全和质量,立志要做出一款“用不坏”的插座。

同行们都嘲笑他傻,他们认为产品如果用不坏,那么以后还卖给谁呢?

阮立平却觉得如果只贪图眼前的利益,企业是走不远的,“只做第一”并不是要急着成为第一。

为了保证质量,阮立平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搞研发,电线和插座的接口处容易损坏,他就在连接处加一层塑胶保护,为了刚安全,还采用了一体注塑。

1996年,阮立平还研究生产了带安全按钮的插座,这在行业里是头一份,至今很多安全按钮都用的他的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质量好,公牛的价格要高于行业其他品牌,但价格高,消费者购买的时候自然有顾虑,毕竟消费者一时也看不出插座的质量好坏。

很长一段时间,阮立平守着一屋子的插座板却卖不出去。

转机很快来临,1998年,一家外国公司找到阮立平,要定制一批价值40万元的插座,因为要求标准高,质量把关严,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作商。

这样好的机会,阮立平当然不能错过,他立马答应下来,不眠不休地赶稿设计,和工人们一起生产样品。样品交付后,顾客非常满意,又追加了20万的订单。

公牛绝处逢生,为自己的名气打响开了一个好头。

解决了生存问题,阮立平兄弟开始考虑如何将公牛做大做强,提高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

阮学平开始研究怎么推广,在央视打广告太贵,在街边墙上贴宣传报,没过多久就被覆盖了,最后,他想到,不如就从五金店入手。

公牛可以为五金店免费制作招牌,唯一的一点要求,就是要在每个招牌上打上“公牛插座”几个字。这一下子,公牛就在全国搞了40万个招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公牛又在央视投放了关于插座安全的10秒广告, “保护电器保护人”的广告语十分深入人心。

很快,公牛的名气打响,销量猛增。到2001年,公牛插座已经成为了全国内的行业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业不难,难的是能够持续在一个行业深耕,长期发展,做强做透。

成了国内插座的领头羊后,有人劝阮立平可以往其它领域发展,阮立平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就算后来房地产大火,阮立平也未想到过跨界。

他时常强调:“我们要慢一点,再慢一点。”他的想法很简单,做一行就要把它做透彻,如果贸然踏入不熟悉的行业,肯定会失败。

阮立平明白公牛与国际上的差距,如果要走向全球,就必须精益求精。

于是,一方面阮立平斥巨资建立国际标准实验室,自主研发,向国际标准看齐;另一方面向国际巨头学习,与他们进行技术合作。

很快,公牛的产品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在欧美站稳了脚跟,还进军全球30多个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7年,公牛插座市占率已高达近66%,于是,阮立平决定进入墙壁开关领域。

不出意外,在这个领域公牛很快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进入赛道的第一年,公牛便创下3000万销售额,8年后,公牛更是占据了第一的宝座。

但2015年,插座市场出现了一位“搅局者”——雷军。

雷军说:“中国一年要卖出4亿个插座,但市场上的插座丑、乱、粗糙。”

2015年4月,小米推出了一款造型美观、通体纯白,且自带3个USB接口的插座,而定价只要49元。因为性价比十分高,一经发售,这款插座发售就一下子卖出去近25万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阮立平瞬间坐立不安,如梦初醒,他意识到行业在变化,便捷、美观、充满个性化,并兼顾安全的插座才能符合当下消费者的需求。

他立即着手迎战,投入研究,并注重电商渠道。

最终,凭着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渠道维护,公牛以比小米便宜1元的定价赢得了这次的胜利,保持住了行业老大的地位。

虽然相互竞争,阮立平却十分感谢小米和雷军,他说,正是因为对手强大,公牛才有不断向前的动力。

阮立平此后有了风险意识,随后,公牛又相继研发出了很多颜值功能兼备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公牛十分大胆地开拓业务,在电连接、数码配件、智能电工照明等方面找到了新的业绩增长点。

2019年,公牛的营收已经突破百亿,达到100.40亿元,同比增长10.76%。

2020年2月,公牛正式挂牌上市,11天后,公牛市值就从565亿元一举上涨到了千亿,最高时超过1500亿元。

一个小小的插座生意至此成为了千亿市值的“插座大王”,两位创始人的身价也高达800多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公牛财报显示全年营收156.95亿元,净利润将近40亿,再次实现双增长。

尽管在插座一哥的争夺战中,公牛始终没被超越,甚至击败了来势汹汹的小米,在多元化方面吃到了不少红利,但不可否认的是公牛已到了增长疲软的阶段。

随着行业的发展,竞争者越来越多,比如西门子、罗格朗、华为、小米等,LED 照明领域的欧普、松下、雷士等。

除了更“卷”的赛道,影响公牛营收的,还有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下行,导致整个行业的低迷,消费者的需求减少自然会给公牛的业务带来直接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摆脱营收增长的下滑,更是为了在如火如荼的新能源领域分得一杯羹,公牛集团开始进军新能源领域。

2021年,公牛低调上线多款不同型号的充电枪产品,还上架了不少电池产品以及户外储能电源。

随后2022年,公牛陆续推出高功率充电枪、A00级车型专供MINI交流桩、支持20kW—240kW全功率段灵活定制的直流充电桩等多款新品。

今年,公牛还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产品“公牛家用充电桩旗舰款—无极”,并斩获2023-2024年度国际创新企业品牌大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然公牛在新能源赛道起步很快,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吃到这块红利的。

一方面,充电桩行业前期投入高、资金回报周期长,盈利非常困难。

另一方面,充电桩市场早已是“群狼环伺”,C端市场,比亚迪、蔚来、理想等新能源车企都自建有充电设备;B端市场,国家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充电桩运营商也抢走了大部分市场。

看起来,公牛并没有占到多大的好处。

在新能源赛道上,还有更多的对手等着阮氏兄弟,未来公牛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资料:

世界:公牛背后浙江兄弟,卖插座赚了970亿

环球人物:“公牛”被罚3亿,阮氏兄弟服了!

华商韬略:中国企业家的“牛劲”:“只做第一”,27年他说到做到

砺石商业评论:阮立平:被雷军唤醒的公牛掌门人

作者:一月

编辑:柳叶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