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汤河源自太行山系的牟山脚下,出山东流不久便在汤阴与鹤壁的交界处汇集成塘,大名称汤河水库,小名叫小河水库,因为水库的下边就是小河村——我出生的地方。至于是先有村庄还是先有河塘,争议、考证都没有多大意义,反正小河村就这样远近闻名了。

印象中,小河村的周围永远都是水,生活在这里的人似乎也不怎么大增大减,大致一直维持在三百多一点。记得小时候,夜里躺在炕上,不听着哗哗啦啦的流水声就难以入睡,一大早便硬生生被叽叽喳喳的鸟儿们闹醒,大白天则到处是杨柳绿荫庇护下的蝉鸣蛙叫……总之是整天这声那声,声声入耳。然而,最让我不能忘怀的还是村里的竹子……

老家的房后,小河在这里打了个弯,日夜流淌,几十米的对岸,便是大片的竹林。竹林里住着很多很多麻雀之类的小鸟,它们每天清晨就早早地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吵闹不休,然后扑打着竹叶向着高处、远处飞去。这里是儿时小伙伴们玩水嬉戏的老地方。在竹林里随便捡一根竹条便是各自的“坐骑”,也可以当作“武器”,相互追逐、打闹,有点儿像演戏,但从来不觉得累。疯跑一阵儿之后,便用小刀把竹管劈开,夹上一片竹叶,就做成了竹笛,然后就是比赛谁吹得声音最响、最好听。春末时节,一场雨过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奔向竹林,抢着掰竹笋,忘了带篮子筐子的,就直接用衣服兜着回家,一脸自豪地交给大人。做菜时不需要放啥调料,清炒就行,那鲜味儿,那香味儿,真好!吃到嘴里那是满满的肉的感觉,着实是一种享受。

小河竹林

据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号召南竹北移,很多地方种植竹子。在豫北,大概只有小河村移种竹子获得成功。村里的老人说,这里的竹子是从焦作一带的山里迁移过来的,或许是把云台山的青秀也带过来了吧。也不知道这些竹子是什么品种,有的又粗又高,有的枝杈茂密。经过几十年的风霜雪雨,原来大腿一样粗壮的渐渐地细了下来,变得像小臂一样。起初,竹子只在河湾处立足,随着岁月的洗礼,逐步向北拓展,从几亩,到几十亩,直至上百亩。七十年代这里曾经有一片桃树林,桃子很甜,尤其这里的蟠桃很受喜欢,传说是王母娘娘下凡栽下的。后来,随着竹林的不断蔓延,桃树林便慢慢被竹林取代了。

八十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实施,农村也逐步活了起来。村里大搞竹子经济,引进了竹编手艺,竹筐子、竹篓子、竹垫子、竹篮子等工艺品,也渐渐成了村里一张张招牌、名片。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到处绿化让竹子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小河竹子也走进了周边城市,比如濮阳市的政府大院、公园、河边,就能随时见到小河竹子的优美身姿,切切实实给整个城市增添了不少雅致。

进入二十一世纪,竹林深处开起了农家院,人们可以一边欣赏竹景,一边享受农家美食,把酒赏竹。随着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竹林面积又进一步扩大,而且还修建了沿河栈道、曲径小路、亭台楼榭。小桥、流水、竹林,嫣然是一副迷人的画卷,估计郑板桥如果到了这里,也会留下几行小诗吧?!。

小河村的变化一年一个样,儿时的土坯房和断垣残壁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规划整齐的街道和房屋,墙体由村里统一粉刷,大街小巷都得到了硬化美化。其间,点睛之笔仍然还要数竹子。房前屋后、街边路旁,到处都是竹子修长、婀娜的倩影,或聚集成片,或连接成线,或高昂挺拔,或含胸弯腰,令人目不暇接、感叹不已。

小河村,以水扬名,不过桥,不趟水是进不了村里的。而翠绿的竹子,更是给小河村增添了浓浓的灵气。竹与水的掺揉,让小河竹林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不断吸引着远近的人们前来观光游览,有拍照的,有写生的,有探幽的,还有休闲的,一下子给几百年来幽深清净的小村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于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