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茶馆里,一袭长衫,一把折扇,说书人讲起武二郎醉打猛虎,或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堂下座无虚席,观者如云。

如今,面对爆肝数夜、万字解读一本名著的短视频,围观者仍旧纷涌而至,在品咂喂到嘴边的是“糟糠”还是“细糠”的同时,不经意间就狠狠共情了,甚至治愈了自己的精神内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站名著治疗精神内耗一观

这些活跃在短视频平台的知识、读书博主们,不正是新时代的说书人吗?在他们的拆解下,那些尘封已久的高冷名著,正以市井的、鲜活的说书面貌,重新拥抱大众。

如何理解孙悟空?一代有一代的回答。

过去,他是反抗强权、嫉恶如仇的英雄;现在,话题“孙悟空对女孩子有多温柔”的微博阅读量,高达1.8亿次,“孙悟空才是理想型男友”的讨论量也有1.5亿次。

“这样的猴到底是谁在谈啊?”类似B站博主这样的疾呼,几乎遍布所有短视频平台。

他们总结了孙悟空的几个特征:有车还不用加油(筋斗云),有海景大别墅(水帘洞),有颜值(美猴王的“美”),有能力(七十二变),关键对女孩子很温柔,一句“娘娘,你千万别怕”俘获了多少女孩的心。他的分寸、学问、涵养与品性,更是无可挑剔。

从盖世英雄到梦中情猴,这就是当代年轻人交出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图自B站“香菜好吃么xx”等博主

猪八戒则以“互联网嘴替”的名义出道。他替打工人代言,不内耗,不攀比,不吃领导画的大饼,保持正当的世俗欲望,尤其怼天怼地怼唐僧的脾气,从不惯着谁,被各大博主冠名为“活得通透”“人间清醒”“反PUA达人”。

甚至有很多博主炒两人的CP,“他在闹,他在笑!”看得网友笑脸盈盈。

在一众短视频中,偏向寓教于乐、内容颇有深度的博主,要数B站“啊粥粥啊粥”,他的“西游·黑神话”系列视频,总播放量达1.7亿次。

他“说书”,总是从一个问题或阴谋出发,如观音禅院的谋杀案真相,沙僧被贬幕后的天庭内斗、镇元大仙的逆天破局等,而后以剧版西游为经,原著为纬,引用历史及其他相关著作,20分钟左右的视频,严肃与娱乐兼备,丝毫不觉冗长。

“啊粥粥啊粥”解读西游主页

他如何回答孙悟空的定位?且以“车迟国悲喜剧!三个临时工的绝地反抗”为例,标题先声夺人,解读更是详实。孙悟空和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斗法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可是背后蕴藏的玉帝皇权及佛道之争,“下雨”作为权力场的重要战役,以及对明嘉靖帝的暗讽与批判,恐怕就不知其意了吧。

而博主旁征博引,抽丝剥茧,借由原著的细微之处,将天庭内部的矛盾与原著隐喻的现实,全部凸显出来。至于孙悟空,他是最强打工人,是天庭权力游戏的棋子。他爱惜名声,有巧智,可以在不落得一个残杀无辜的前提下,设计逼死三个道教临时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啊粥粥啊粥”这里,孙悟空是一个能够在大局与小我、总裁玉帝和复杂关系中左右逢源、巧妙应对的职场强人。

博主的每一集视频几乎都是这样,足够丰富且有说服力,配上生动的画面和俏皮又不失精准的解说词,呈现出一个趣味与知识兼而有之的西游世界。

而后,听众会得出一个结论:《西游记》原著博大精深,远超剧版的呈现。当听众对58万字的原著,生出兴趣和期待,说书人的价值便在此刻彰显。

《西游记》如此,其他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乃至外国那些总是被束之高阁的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大块头经典,都可以并且一直都有新时代的说书人进行类似解读。

说书人让名著不再高冷。

“马孔多在下雨。”

短短几个字,仿佛有一种魔力。它召唤了一种模糊却悲伤的情绪。每当年轻人emo(丧、忧郁)或遇上阴雨天,这个句子就“阴魂不散”。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唯有孤独永恒。”

短视频上涌现的《百年孤独》里的金句,一再地验证和抚慰年轻人的孤独情绪。

哪怕较为严肃的拉美历史,年轻人也渴望从《百年孤独》的说书讲解中,获得一种“今天我又博学了一点”的体验。

因人名迷宫劝退读者的名著,经由视频博主的删繁就简、通俗讲解和情绪共鸣,变得平易近人。

说书人是一块磁铁,让貌似互斥的读者和名著,重新建立关系。

余华是马尔克斯的学徒。他的气质上更接近马尔克斯的长篇如《在细雨中呼喊》,远没有获得《活着》那般的销量和声望。但在董宇辉这位当代“超级”说书人的介绍中,这本非线性、非成长类、充满意象的长篇佳作,“里头覆盖了很多的点,其实反而跟我们现在年轻人有共鸣”。

董宇辉以童年和青年的“孤独”为题引入,又谈及消解孤独的方法。而那种“不被理解共情和不被理解接受”的绝大多数人的孤独,引发了听众的共鸣和下单热情。一本艰涩又深刻的书,就这样重回读者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华、董宇辉对谈

比起余华,迟子建发表于2005年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更能凸显出说书人的魔力。董宇辉多次讲解,谈及自己“三读”该书的经历:一读,体会到自然的美好和沧海桑田的变迁;二读,感受命运的无法捉摸又无法逃脱;三读,深感社会发展太快,而人走得太慢。他的阅读体会,经由各种视频剪辑及网络发酵,直接助力本书冲上2023年的年度图书销售榜冠军。

董宇辉讲解视频充斥全网

同样,史铁生发表于2002年的《我与地坛》,也在近几年大放异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B站上关于它的解读视频,播放量惊人。其中董宇辉和余华(没错,余华更是超级说书人)功不可没。

余华用动人的回忆和轻盈的幽默,为史铁生招魂;而董宇辉,直接与当下年轻人建立对话,他希望年轻人找到自己的“地坛”,学会独处,将孤独掩埋人群,与生活选择和解。

除了这些再度“翻红”的名著,还有一些传世百年乃至千年的名著,正在凭借一些新颖的表达,进入读者的视线。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讲三种意义上的弑父,其中一个儿子在长大后,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告诉我们人生的痛苦和生命的意义;歌德的《浮士德》可以归结到肯定个人努力的价值;《荷马史诗·奥德赛》的解读视频围绕男人的欲望与妻子是否忠贞而展开;而卡夫卡,则被解读为恐婚、社畜及摆烂界鼻祖……

截取自B站“东兴苟十三”

让人望而生畏的名著,经过说书人“四两拨千斤”的解读,卸去了那些高冷的、晦涩的面孔,变得平易近人,甚至可能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此,它们得以重回电商图书销售榜单和大量读者的书桌,又一次以自身的厚重、博大与足以穿透岁月迷障的书写,令新一代的读者接受久违的灵魂震颤。

其实当下的说书人,酷似过去的评书艺人;短视频平台,则可视为新时代的勾栏瓦舍。

从媒介发展史来看,评书这项艺术走出瓦舍,便来到戏院、电视、电台,乃至微信、微博、直播、短视频,再往后,AI说评书的时代,恐怕已经不远了。

评书的形式、载体和创作者身份一直在变,但评书的原则和要求,却始终如一:通俗易懂,喜闻乐见。

对于短视频说书人来说:

“通俗易懂”,可以理解为网络化和生活化的解说词,来自影视剧、动画、图片甚至AI绘图的贴切画面,辅之以背景音乐和流畅的剪辑,使得高冷的名著和艰涩的知识,不再是学术概念的堆积和所谓专家的教训,而变成一场新颖的娱乐游戏。

抖音“1379号观察员”解读《百年孤独》画面

“喜闻乐见”则指向评书的内容。过去,评书分三大类:袍带书(名将贤相)、短打书(侠客义士)、神怪书(神异鬼怪)——它们直接催生了四大名著之三西游、水浒和三国的诞生。如今,谈资变了,话题中心从王侯将相、侠客风流与鬼神精怪,转向职场、生活、情感,婚姻与女性等,新时代说书方法也随之变化,直指短视频创作者、浏览者和互动者中最集中的人群:年轻人。

截取自B站“读客熊猫君”

他们愿意挤进这样的短视频“茶馆”,听这样的说书:

孙悟空和林冲是两种打工人,马尔克斯和余华的孤独令人凄然,《荒原狼》《地下室手记》抚慰社恐患者,托尔斯泰和卡夫卡对生活作出不同的注解……凡此种种,你会发现年轻人在职场和情感生活中遭遇的一切,正成为说书人的布景舞台和新鲜语法。

最终,这场让高冷名著与读者相遇的新“评书”运动;更像是顺势而为的时代共振。说书人要年轻人的流量,年轻人要缓解名著恐惧症,而最好的媒介就是年轻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打工、社畜、内卷、摆烂、焦虑、爱情、孤独等——这些词语成了理想的惊堂木。

文/李瑞峰 编辑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