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卖青储一亩地可以卖1600,我卖粮食一亩地可以卖1000!那600的差价谁给我呢?这个问题我觉得算得上是一句灵魂拷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个问题谁给他们答案呢?

但在评论区有人这样劝导,说农民不能光想钱,要为粮食安全着想。

还有人说,农民的格局要大一点。

都要求你谈格局了,这像不像骗子?

其实只要直面问题并给出一个答案就行:一亩地600元,这10亩地6000元的差价,谁给农民。

如果你不愿意给,那最好闭嘴,这是起码的常识。

所以这个看似并不复杂的问题难倒了太多的人,包括所有的专家。

从市场化和自身利益而言,两者二选一,他们选的没错。

从自身利益而言,你不愿意掏这600块反补农民,也没有错。

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价值观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所处的环境和立场不同而已。

有没有让这个问题消失的情况?有,斩断青储的源头,发现收购青储者罚款10万,抓进去蹲10年。

这样基本就绝迹了。

但是这可行吗,可能吗?

当然不行,所以这只是农民的烦恼。

而原本他们并不应该烦恼,他们为什么不能价高者得呢?

谁来解决他们的烦恼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往深里想一下,这其实是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经济效益及农民收入结构等诸多问题产生的烦恼。

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小麦和青储不同的价值,这种价值的体现,也正越来越暗示着农业生产正在向市场需求导向的转变。

虽然,这可能会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自给率构成潜在威胁,这个道理不只是你懂,农民也懂。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倾向于高效益领域,而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也正说明了农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并未得到最优化配置。

所以,问题的根源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要解决这个事情背后深层次的问题,比解决这个事本身其实更急迫。

扶持粮食生产,让农民收付比 看起来更合理些才是问题的根本。

在种子化肥农药都溢涨的当下,种地是赢是亏,这个账农民会算。

没有经济作物,单纯种玉米小麦很难赚钱,所以也就有了越种越穷的说法。

事实上,有很多地方在用全力强制退林还耕,这种方法是不是因而就能把粮食产量提升起来呢?

他们砍到了果木,毁坏了经济农作物,是否就能迫使农民在这块地上种粮食了呢?当然不能,只能任由其长期荒芜。

因为你光砍了树,毁了林,想再让这块地具有复耕条件,你首先得把深埋的树根处理掉吧,你得把土壤再保养吧,但并没有人管。你让农民自己再投入很大的成本完成这些,可能吗?

这事其实也表露了一部分地方思维的混淡,他们砍光了非粮作物就不管了,至于那块地是种是荒,他们根本不在意。

收粮食不如卖青储,省时省力也省钱,综合权衡之后必然导致了一个结果,所以,也导致了整体农业产业的链条失衡。

所以如何解决呢?

只能在粮食作物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在补贴等的调控力度和方向上做改变,而这些改变措施能直接影响农民的种粮决策和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实还是一个资源再分配的问题,你让一个60岁的一个月拿100块的养老钱的农民,去考虑一个月拿5000退休金的人所想的问题,显然是把问题倒置了,这并不现实。

农业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有其复杂性,但无论如何,应该从市场本质上,从资源分配上完善措施,平衡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也能切实让农民觉得种有所成,在收付比相当的条件下提高收益才行。

什么是现实?你感觉到的现实,其实农民们也同样会觉得,所以别喊大话,大家都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