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八两

鲁八两

网易号

关注
2411粉丝
3关注
5406被推荐
IP属地:江苏

网易号优质内容创作者

15枚勋章

一路同行,喜欢关注。

  • 伊朗总统座机“硬着陆”,伊朗人民这一晚上可能睡不踏实了。
    伊朗官员告诉路透社说,总统和外交部长的生命正处于危险之中,我们仍然充满希望,但来自坠机现场的信息非常令人担忧。 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5月19日(周日)称,载有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西的直升机,在伊朗东阿塞拜疆省发生了“硬着陆”事故。 事故发生时,莱西总统正与伊朗外长等官员一同乘坐该直升机。 有消息称,5月19日早些时候,伊朗总统在阿塞拜疆参加了两国边境的一座大坝落成典礼,而后返回伊朗途中遭遇“硬着陆”事故。 目前的情况是,所有机上人员的安全状况尚无最终确认。由于事发地区地形复杂、又是大雾天气,搜救工作有难度。 “硬着陆”应该不同于坠毁吧。 通常硬着陆指的是飞机降落时更重地撞击到地面,因而可能对机上人员和设备造成损害。 不过,很显然,截止目前,伊朗总统一行人已经失去了联系,这“硬着陆”的结果也是难料。 伊朗副总统曼苏里曾表示,曾与事故直升机上的人员建立过短暂联系,但信号中断了。 只是,这种联系是在着陆前还是着陆后,他们并没有交代清楚。 伊朗方面在搜救。 以色列也在非正式渠道第一时间否认事件有关。 伊朗总统是吉是凶? 一会天亮了会不会有消息呢? 对于伊朗人民来说,可能这一晚上也睡不踏实了。
  • 《我的阿勒泰》很火,但是为什么能火呢? 李娟,阿勒泰。读书的人现在大概都知道了这两个名字,很多人或许也想探究一下,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勾连和故事。
    《我的阿勒泰》很火,但是为什么能火呢? 或许你读一读就能知道。 看《我的阿勒泰》,就像循着鸟叫声走进了一片原野,给你宁静而惬意,但这还不算,循着原野继续悠然地漫步,又进入了一片葱茏有致的山涧幽谷,那里的空气清新到极致,你徜徉其中,甚至有一种醉氧的感觉。 李娟和《我的阿勒泰》展现的不仅如此。它的诱惑之深,使你不得不再去寻找山涧清泉,恰好,那股潺潺的清流又出现了。 绿野,山涧,清泉,这些极致的美构成了《我的阿勒泰》。 这些极致美,电视剧或无法呈现,但能读懂在你的心里。 翻着书让你感觉轻松而忘我,你会开心的笑,是那种抿嘴轻松的会心一笑。 李娟灵动的文字,值得每个凡世俗尘里的人一读,它甚至能勾起你童年那种无忧的感觉,找回你本是天性但却久违的笑意。 额尔齐斯河和喀纳斯湖的静美具有原始的诱惑,无论是天上的一片云还是地上的一根草,都显示出灵性并展现着蓬勃的生命力。 李娟笔触的细腻感透着唯美的人生哲学,一切是那么地恰到好处。 生活永远都在一边抛弃, 一边继续。 《我的阿勒泰》让你感受味的并不止如此,他把人——心——自然——灵魂——宇宙串联起来,每读一遍都是一次灵魂旅行,都会发现不一样的美与深邃。 花能散发香气,多么像一个人能够自信地说出爱情呀!《我的阿勒泰》释放出来的爱,适合少年到老年各个年龄层的人去品读。 在这本书里,每个年龄段都能读到属于自己的爱,属于自己的轻松与深邃,这是她的神奇。
    社会话题讨论圈
  • 泰国榴莲预计今年将减产40% 至 60%,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我觉得这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我爱吃榴莲啊,如果泰国榴莲减产40%至60%成为事实,那么中国的榴莲价格可能再翻倍,这实在是太恐怖了,还让人吃不吃了? 为什么泰国榴莲减产会对中国市场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 资料显示,中国是泰国榴莲最大的进口国,而且占据了泰国榴莲出口的九成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呢? 我们以榴莲主产地海南为例为算个账: 2023年6月的信息显示,当年海南的国产榴莲产量,估算只有50吨左右。 这个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所以,国内消费只能依赖进口,而进口几乎都是从泰国进来。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从泰国进口榴莲约为82.5万吨,进口金额为40.3亿美元。 这是数量是不是很惊人? 而2024年,仅上半年进口的鲜榴莲,进口量已达高达78.7万吨了,进口金额为38.3亿美元。 这个消费能力是步步高啊。 所以,国内榴莲的消费品主要是泰国榴莲,也就是说,你在市场上所能买到的榴莲,基本是泰国进口的。 泰国的进口榴莲强力支撑起了中国的榴莲市场,而每年百万吨的销量,又占到泰国榴莲出口的90%以上。 所以你想想,如果泰国榴莲产量真的减少一半,那中国的榴莲价格岂止会翻倍,价格简直会一飞冲天啊,到时,你说这榴莲还怎么吃? 只能成为奢侈消费了。 有人说,不吃不就得了。 说实话,只能少吃,忍着。 对于吃货来说,不吃基本是不可能。 当然,市场也可能并不会这么悲催。 市场还是有办法调节的。譬如,可能会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大量进口榴莲,来缓和国内榴莲市场供应不足的问题。 对于国内榴莲的主产地海南来说,能不能能抓住市场机遇,加大本土榴莲的种植,并使得产量大幅度提升呢? 这其实也是现实需要。 因为只有本土的榴莲产量上来了,才能减轻进口依赖,榴莲的价格也会变得更亲民。 榴莲市场供应量减少必定会引起价格上涨。 到时,可能很多人只能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或者换成其他水果了。
    社会话题讨论圈
  • 我们无知,又不承认自己无知,一开始是因为无知犯了错误,最后又故意掩盖错误,就是无耻了。
    张维迎说的这段话,我觉得适用任何人。 当然张维迎说这话的背景,是针对某些地方进行产业发展时,跟捉迷藏似的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地没有一贯性,看不清未来,所以很折腾。 他这样总结你觉得有没有道理? 人的确有认知局限性,所以他问:怎么知道未来哪个产业有竞争力呢? 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回答。 他说,通常这只有企业通过不断试错的方法才能测试出来,所以不要迷信专家。 作为专家,他这样说专家圈,的确属于不给这个圈子或群体面子,甚至是砸人饭碗。 想想现在的专家,也基本是靠这个吃饭的,但是靠不靠谱却很难说。 一句话,别听他们的瞎折腾。张维迎说这话其实很得罪人。
  • 刷爆信用卡套现100万元的留学生,回国后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

    2024-05-18
    33跟贴
    图片
  • 原来,像猎户执剑人这样的留学生并不少,有人在自媒体这样洋洋自得的说:在日本留学,很多人回国之前把10几张信用卡都刷爆了,不用还钱就回国了。
    后来,日本就不给留学生办信用卡了。 他为此很骄傲。 说:我那时也刷了10多万人民币回国了。 唉,中国人到底坑不坑中国人? 在澳洲也有留学生回国前刷爆信用卡的现象,对此,有律师说: 刷爆信用卡套现回国的行为,涉嫌严重欺诈银行,偷窃,诈骗等多项罪名,属于联邦重罪。 如果银行对这些违法者开始追究。虽然澳洲无法逮捕在中国的犯罪嫌疑人,但如果嫌疑人出国,去到和澳洲有引渡条约的国家,澳洲有权利合法的将犯罪嫌疑人引渡监审! 所以,看起来这钱拿得并不舒坦。 不知道哪天就暴雷。
  • 房产市场心理战:从规律探析楼市涨跌密码

    2024-05-18
    图片
    03:07
  • 我勒个去,还有这么恶劣的事啊。
    “猎户执剑人”是留学生,毕业前他把信用卡套‬现了14万美金,约合100万元人‬民币,准‬备带着这笔钱回国。 它挺自豪,也挺龌龊。 他想不到,可能这辈子也进不去美国了。 当然你说去不了也没什么,但是,当他入职以后,除非业务上与美没有牵涉,否则,很难办。 第二,他可能因为这个“优点”,国内求职也会被人敬而远之,可能没有一个公司敢招这么没有诚信的支棱人,除非不了解。 第三,他以为自己毕业了,证也拿到了,但是,因为品行恶劣,可能会让他的毕业证作废。 那么,这样他留学的这些年,基本算白费了。 第四,据说美国在考虑今后是否禁止向中国留‬学生发放信用‬卡问题。 这无疑会给所有留学生断了后路,同时他为自己恶劣的行为编造的理由也很恶心,会被放大,甚至会被国际放大,可能对在外的中国留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或者不只是留学生,是整个在外华人群体。 X上的中国留学生都在骂他。 这个事件牵扯的层面确实太多了,若被美方处理了,闹大了,相信,回国后有关部门也会找他。 区区14万美金,其实教训不了别人,能给自己一个教训倒是真的,可恨的是,他已经影响了整个在美的留学生,甚至华人群体。
  • 重磅消息,央行利率调整为1.75%,有何影响? 除了全面取消限购的步伐越来越快外,央行调整贷款利率为1.75%,无疑也是一重磅消息。
    这么低的利率是不是有吸引力呢? 在经济增长缓慢时,央行推行宽松的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其实很常见,目的其实无非为了刺激房产市场,以此带动经济活动的活跃性。 低利率有助于减少利息支出降低财务成本,对于部分人来说的确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如果1.75%的利率符合市场预期,那么对于满足低收入群体的购房需求的确能产生刺激作用的。 需要注意的是,人民银行仅按照贷款本金60%发放再贷款,这意味着银行需要承担剩余的40%贷款本金。 这次的贷款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可能会使得更多家庭受益。 此外,期限一年且可展期4次的政策,也毫无疑问是给了购房者以更大的灵活性。 这次发放对象包括了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银行,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购房者除了想享受低利率贷款的同时,还应该考虑一下未来是否有利率上升风险。同时,也要搞清楚贷款额度限制、提前还款罚款、信用要求高等。 所以个人要根据具体情境和需求来判断是否出手。 央行这次推出新的贷款政策,是否是在为后期全面降低利率做调整准备呢?目前看来,再调整利率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在各地实行全面取消限购的状况下,地方上的一篮子关于提振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也可能会很快出来,所以,对于有购房需求的市民而言,不妨在盯紧一些层面信息的同时,做好出手的准备。
    社会话题讨论圈
  • 敢说!卢麒元论1978,前30年比肩西方300年,不能再好了

    2024-05-17
    图片
    05:36
  • 敢说!卢麒元:1978年之前用30年走完了西方300年的路

    2024-05-17
    49跟贴
    图片
  • 解码贾跃亭:在梦想与骗局的边缘行走,法拉第是否又一场泡沫?

    2024-05-16
    18跟贴
    图片
  • 这次美国对咱的电动车开了100%的关税,是不是堵死了咱电车进美国的路呢?
    有人说,老美这是眼红咱电车的技术领先优势,想拿高关税为自己的电车产业转型和超越中国争取时间。 但实际上可能并不是这么回事。 先说技术优势,特斯拉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一直在追赶仍不能超越,所以,老美近水楼台又何必这么做呢。 发展电车的一些考量因素如石油短缺、减少依赖,技术壁垒、弯道超车等这些,可能在老美那里根本不存在。美国太大了,地广人又稀,不是很多人说过那里就是个大农村吗?农村用什么电车啊。 事实上老美确实对电车不敏感,他们整体对电车性能、维护成本等存在着误解或缺乏了解,认为既不省钱也不省事。 作为世界上第一的石油国,老美对石油价格并不敏感,这都影响到他们的购买意愿。 况且,在老美来说,有特斯拉和通用汽车就够了。 国产电车要想进美国,肯定要在价格上形成比较优势,其他的竞争力并不明显,所以它开100%的税让价格翻倍,也就基本算堵死了路。 所以它其实跟产业转型和弯道超车并不搭界。 事实上老美消费主要看喜好,消费者传统上更偏爱大型车辆,如SUV和皮卡车。还有美国充电可能并不方便,建充电站和充电桩的过程可能更繁琐,尤其在农村,充电站的获取性是个障碍,农民没有那么高的见识和高度,这可能让喜欢驾车长途旅行的人觉得不方便。 此外,美国汽车产业要求必须创造就业,想当初丰田差点为这事被折腾死,不过最后还是去了。所以老美国内丰田占比非常高。 另外,征100%的关税可不仅仅是电车,还有包括电车制造的电池等关键配套部件,提高这些特定商品的进口关税,可能也是意在缩小贸易逆差。 还有一方面老美认为我们的产业补贴导致了不公平竞争,他们把提高关税视为一种反制手段。 不过,比亚迪意图进入美国市场却是另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 比亚迪在墨西哥建厂生产皮卡,这被分析认为是要曲线入美。 在墨西哥设厂可以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也就是美墨加协定USMCA,这样出口到美国能够享受很低的关税,从而规避了更高的关税,降低了成本并扩大了比亚迪皮卡在国际的影响力。 当然,比亚迪能不能就此顺利地进入美国,还需要边走边看。
  • 车在路上出了事故,首先要做的是,用车衣罩住事故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两天有网友陆续发出车衣遮盖车辆的照片,它们要么是路上抛锚,要么是路上发生碰撞的事故车辆。 有人说的明白,指出这是某车企要求车主这么作的。 先不说车企是出于什么目的,以及不这么遮挡会产生什么后果这事,咱只从行为上看是否存在什么不妥。 首先,无论是抛锚车还是事故车,车衣罩住本身是违法行为。 看图片,车衣把车牌号都住了,而遮挡车牌的行为违反了交通法规。无论什么理由都必须要接受违法处罚。 所以,车企的建议是个坑啊。 对于车主来说,交规常识应该有啊,但为什么那么听话呢? 事实上,如果车辆事故或抛锚,首先要做的是设置警示标志、及时通知救援,而不应该遮挡车辆。 可能,车企建议遮挡故障车辆,是希望减少公众视觉接触,从而降低传播效果避免形成负面舆论,从而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可靠性的认知,维护品牌形象。 但这么考虑具有现实性吗? 车企在追求降低负面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品牌建设的一个规律,就是诚信和透明。 遮挡车辆其实更能引发人们的好奇心,所以通常会这么去问,这个品牌的车辆看起来故障率蛮高的,否则为什么这么在意曝光呢。 因而,可能就会怀疑车企在故意掩盖更多的质量问题。 这难道不是对品牌诚信和质量问题产生更多更深的质疑吗? 遮盖车辆怕影响品牌形象,但是却更影响口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所以,负责任的车企不会这么做,这么做的是怕负责任。 事实上,这么要求的车企饿危机管理策略很不理性,所以结果也会适得其反。 车企应该不刻意回避问题,抱着更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并因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高效的解决方案,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用力,这比遮掩故障车更能赢得信任。 所以遇到遮挡故障的车品牌,还是尽量绕着走吧,因为,在这件事上都想拿捏消费者,你说其品牌和售后服务能好吗?
  • 如果一个人每秒数一个数,一直不间断的数,那他数到5亿时得需要用多少时间呢?
    我们算一下:5亿 = 500,000,000秒 我们做一下转化,分别以小时、分钟和秒来计算: 500,000,000秒 ÷ 60 = 8,333,333.33分钟8,333,333.33分钟 ÷ 60 = 138,888.89小时 138,888.89小时 ÷ 24 = 5,787.03天 5,787.03天 ÷ 365 ≈ 15.85年 结果是他需要不间断地数15.85年。 燃气公司给用户的燃气收费数据是5亿,也就是说,燃气表按照一秒鼓一下膜,需要连续鼓15.85年,显然,燃气表会报废老多膜了。 所以,说燃气表是计数错误显然事错误的,这事肯定赖不到燃气表计计数问题。 那么,燃气公司给用户开出高达5亿的燃气收费数据,唯一的解释只能是系统故障。如果一个人每秒数一个数,一点不间断的数,数到5亿需要用多少时间呢? 我们算一下:5亿 = 500,000,000秒 我们做一下转化,分别以小时、分钟和秒来计算: 500,000,000秒 ÷ 60 = 8,333,333.33分钟8,333,333.33分钟 ÷ 60 = 138,888.89小时 138,888.89小时 ÷ 24 = 5,787.03天 5,787.03天 ÷ 365 ≈ 15.85年 结果是,数到5以,他需要不间断地数15.85年。 燃气公司给用户的燃气收费数据是5亿,也就是说,燃气表按照一秒鼓一下膜,需要连续鼓15.85年,显然,燃气表会报废说不清个膜。 所以,说燃气表是计数错误,显然是错误的。 这事肯定赖不到燃气表计计数问题。 那么,燃气公司给用户开出高达5亿的燃气收费数据,唯一的解释只能是系统故障。 系统故障包括软件bug、系统升级错误或数据录入错误,从而导致计费异常。 但是既然属于系统故障,那就要问其他的燃气用户会不会也遇到了这次故障呢? 但是目前来看,好像并没有其他用户跟进反映因为系统故障导致账单离谱。 所以这是一个比较奇怪的事。 根据重庆经验,错误发生时往往会影响一片,因而有理由想,其他用户是不是没看账单呢?或者并不敏感于燃气账单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处在同一系统中的用户,有必要自查一下,看是否真有问题。 对自己负责,这是必要的人生态度。
  • 这法院是真不会还是习惯了荒唐?海西州中院的的这份情况通报确实让人看了着急。
    这份通告,原则上应该是具有公关性质的一纸文书,是对舆论关于疑似院长和庭长“垂帘听政”式干预当庭法官的一种正面回应,是对他们号令或指示庭审法官“不用跟他商量”、“打断”、“硬气点,不要随意发言”是否不妥的正面回应。 这样的正面回应是必须而妥帖的。这可倒好,这是一波不平,自己再弄起一波。 问题没解释清楚,反而又制造了新问题,所以被诟病是躲不过去了,甚至,这也算是自己把自己架起来烤了,怪不得别人。 这简直不可思议啊。 通篇看,通报第一句就是给自己架火,是怪火势不够猛吗,因而怨不得别人架秧子起哄了。 他们是真不会还是习惯了荒唐呢? 就庭审来说,庭审法官在审理过程中是不是应当具有独立性呢? 因为不是很懂,但是直观上会以为庭审是严肃的行为,庭审法官的独立性应该是司法制度的最重要的部分,这是确保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吧。 那么庭审过程中法官受场外遥控,是否是回受到外部压力和不当影响呢?这个时候算不算干扰法官独立审理呢?是不是有私利呢? 即便如中院说的是重点监管案件,可能也不应该成为这么干扰法官审理的独立性吧?这不太像指导,和你像是当庭干涉。 难道院长和庭长能这样被允许直接干涉审理法官的具体审理吗? 反正俺觉得欠妥,这行为与法律精神相悖,甚至是违法。 这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理解,不知道是否妥当? 请专业指点。 再说一下这份通告,它可能存在这么几点问题: 1. 想转移焦点。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法官是否公正,或是否存在外部干预庭审的情况。而通报主要强调的是辩护人的不当行为。 很明显,通报对于关键问题并不想做充分回应,有转移焦点或避重就轻之嫌。 但是这届网友不好弄。 2. 让机构的公正性和公信力受损。 对于辩护人关于“法官遥控庭审”的指控,中院没有做直接且明确的回应,这的确会直接影响到公众的看法。 这样的舆论敏感性,中院意识不到确属不应该啊。 3. 通报中欠缺针对舆情做出的调查措施阐述,对责任人的处理态度说明,以及对改进措施的表述等。 这些是消解舆情的重要点。 4.最关键的是,媒体已经报道了省高院和省高检对此事的态度了:高院称正在核实调查。省检察院也称已介入了。 在由上级明确表达介入的状况下,弄这么一份通告具有什么意义呢?不仅多此一举,而且可能添乱。 你怎么看这份通告呢?
  • 男人是不是都这样,天生的吗?

    2024-05-14
    图片
    02:51
  • 港媒热议国企改革用淡马锡模式,李显龙洞见其中阻力如何破?

    2024-05-13
    图片
    05:50
  • 楼市天天干仗,涨还是跌?已经在悄悄变局

    2024-05-12
    图片
    05:11
  • 南京抢人先行一步。南京近期调整了落户政策,几乎全面放开了落户限制。
    在最新的政策调整中,南京《关于合法稳定住所落户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非户籍人员凭借合法稳定住所直接办理落户手续。 南京的这一步棋能否旗开得胜还不好说,不过,随后必然会有城市陆续跟进,抢人大战一触即发。 南京相对于其他二线城市而言,本身的优势比较明显的,这次关于落户政策先行一步,大有一石二鸟之意。 从取消限购到放宽条件落户基本无门槛,这二者应该是相得益彰,凸显了南京的反应速度。 南京的新落户政策,能否产生虹吸效应还有待观察,不过这对其周边城市乃至周边省市如浙江山东等省市提供了借鉴。 大家都亚历山大啊。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