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上千名开国少将中,有这么一位名声不显的同志,他虽然只是少将军衔,但是纵观他的传奇履历,却让人敬佩不止,18岁时,他就是红军主力团政委,当时与他同级别的,有杨勇,苏振华,杨得志等人。

而抗战初期,他又成为了全军15个团政委之一,更让人惊叹的是,他33岁,就当上了解放军的军长,比王近山还要年轻一岁。

可就是这么一位优秀的同志,他在授衔时,仅为少将,当然了,这是有特殊原因的,而最令人不可思议的这位同志,在33年后他本可以成为上将,却又主动放弃上将军衔。

这位同志是谁?他为什么要主动错失上将军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8年初,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剩余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在这里发动了“湘南暴动”,此次暴动虽然不如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那样声势浩大,但是对当地和邻县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江西崇义县,就是邻县中的“代表”,湘南暴动,使得我党在崇义的党组织深受鼓舞,遂也燃起了起义的决心,而随着湘南暴动失败,其领导人之一的谢焕文来到崇义,同志们的信心更加充满信心。

只是可惜的是,最终,崇义地区的暴动,还是惨遭失败,上堡地区的领导者谢世骙等同志纷纷被杀害。

那个时候敌人没有想到,谢世骙牺牲了,但是他13岁的儿子,却是接过了他手中的接力棒,成为了一个更加伟大的人。

谢世骙的儿子叫谢振华,出生于1916年,父亲谢世骙牺牲时,他才13岁,尽管年龄并不大,但是他已经是一位参加过一年革命工作的“老同志”了。

当时父亲走后,谢振华想要参加红军,但是由于他年龄较小,部队没有收他,随后他就开始了做少先队工作。

直到两年后,谢振华由于领导少先队比较有能力,所以他被调到了主力红军队伍,这才有机会正式的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红军队伍中,谢振华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黄克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克诚对年龄小小的谢振华没有轻视,觉得他能带100多名少先队员参军,可谓是一个人才,所以,他没有让谢振华直接上前线,而是准备将他培养成干部,因此,他将谢振华送往政工干部训练队学习。

这个机构在当时可了不得,其起点高至一毕业,就是干部,当时与谢振华一同在训练队的还有苏振华,甘渭汉等同志。

几个月的学习结束后,谢振华前往青年部当干事,后来红三军团组建了新兵营,谢振华又被调到新兵营当教导员,这一年,他才16岁。

16岁的谢振华,有如此大的能力,他进一步受到了上级的器重,红军干部政治班成立后,他又被上级送往政治班深造。

此时在政治班讲课的老师,都是我军的大人物,譬如毛主席,朱德,周恩来以及其他中央军委领导,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谢振华更是受益匪浅,他觉得经过学习,无论是他的眼界,还是能力,都提高了一大截。

一年多后,谢振华学成归来,当即被任命为了红三军团红五师十四团政委,红五师,是红三军团的主力,谢振华能够担任主力团政委,可见他的能力以及上级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而在主力团政委的职务上,谢振华也没有辜负上级的期望。

第五次“反围剿”战斗时,由于博古,李德的瞎指挥,红军在中央苏区损失惨重,红五师奉命驻扎高脑虎阻击敌人。

十四团在前沿作战,战前,彭德怀专门前来探望,谢振华向彭德怀保证一定能够完成任务,后来战斗开始后,敌人用了6个师的兵力强攻。

谢振华不顾危险,在前线指挥,并在战斗空隙反动群众,组织同志们反击,就这样,经过半个月的生死激战,红五师完成了阻击任务,十四团的战果尤其喜人,谢振华功劳卓著。

长征中,谢振华又相继指挥部队参加了娄山关,遵义等战役,战果辉煌,后来,谢振华调任保卫局工作,担任科长,开启了自己革命生涯的新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抵达陕北后,谢振华进入红军大学,担任二队政委,毛主席来红大视察,见到谢振华,高兴地说:“你这个科长又变成了政委,可见我们的红军都是文武全能啊。”

毛主席的表扬和鼓励,让谢振华非常激动,而上级,也因此继续对他委以重任。

抗战初期,我军有十五名团长,谢振华由于能力出众,担任了其中一位,是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政委。

只是可惜的是,此后抗战八年,谢振华的职务虽然调来调去,但是始终没有提升,一直是团级干部,

谢振华当了八年的团干部,但是上级知道,这不是他的极限,因此,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年,谢振华得到了超乎于想象的提拔,到了1949年,他已经是三野第30军的军长,

1955年授衔时,谢振华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从谢振华的履历来看,与他曾同一级别的,杨得志,苏振华等人都是上将,唯独他少将,总体而言,肯定算是评低了,之所以评低,也是因为抗战八年未升职的原因。

不过,谢振华并不是很在意军衔高低,他知道,相对于那些牺牲的战友们,他能当将军,已经是相当幸运的了。

虽然谢振华是这样想的,但是上级并没有真的将他当作“少将”看待,而是屡屡对他委以重任。

特殊时期,谢振华到山西主持工作,文革结束后,他又返回军队当大军区军政主官(先是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后任昆明军区政委),在当时我军的将领中,得到如此照料的,只有两人,一个是谢振华,另一个叫尤太忠。

1982年,谢振华调任昆明军区任政委,此时昆明军区作为全国十一个军区中唯一还有作战任务的军区,谢振华担此重任,可见上级对他的器重。

在昆明军区,谢振华兢兢业业,指挥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严守了祖国边界,维护了祖国尊严。

1985年,党中央进行“百万大裁军”,同时也将11大军区缩减为7个,谢振华最初并没有想到昆明军区会是裁并中的一个。

此时昆明军区有作战任务,而且中央军委领导多次来昆明军区视察,并留字,而且昆明军区还是二野四兵团陈赓部队的底子,于情于理,都不该是裁并的一个。

可是事实上,党组织保留了成都军区,裁并了昆明军区。

这个结果虽然让谢振华很意外,但是他很快表示了接受,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随即找到了谢振华,准备安排他前往军事科学院工作。

军事科学院是正大军区单位,按照当时的裁军情况看,裁军后,中央肯定恢复军衔,大军区正职的同志,肯定会是上将,谢振华知道这一点,但是他还是表示了婉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振华没有去军事科学院,而原成都军区司令员王诚汉,则是前往军事科学院,担任了政委,三年后,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谢振华之所以主动错失上将军衔,源于他对昆明军区同志们的爱护,他觉得自己作为昆明军区的最后一任政委,有责任,也有能力将同志们安顿好,所以,他便拒绝了杨尚昆。

谢振华后来虽然没有成为上将,但是老战友们一提到他的名字,总是夸赞不已,说他品格高尚,值得人敬佩,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革命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