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环球人物》记者采访了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在这次采访中,戈尔巴乔夫对早年的改革表达了由衷懊恼,同时还给中国朋友们留下了一句话。

被称作“苏联送葬者”的戈尔巴乔夫,究竟说了些什么?那句话的背后又有何深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的告诫

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分裂成了15个国家。

作为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却没有退居幕后,反而依旧活跃于荧幕前。

拍广告、著书立传、接采访、评时政,无一不全。

2006年,当《环球日报》的记者找上他,希望能为他做一次专题报道时,他也欣冒然答应。

于是一次著名的采访,就在莫斯科市列宁格勒大街39号展开了。

甫一见面,戈尔巴乔夫就握住了记者的手,有些疑惑地说道,

“我们似乎曾经见过面,是吗?”

记者回应,自己在莫斯科工作了10年,曾经多次和戈尔巴乔夫打过照面,不过正式交谈这还是第1次。

由于是中国记者,所以在这次采访中,他还回忆起了自己当年访问新中国。

那是1989年的时候,由戈尔巴乔夫带领的主席团访华,由邓小平同志亲自接见。

也正是这次历史性的会晤,使得中苏关系重新实现了正常化。

戈尔巴乔夫将其视作自己政治生涯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对待邓小平同志和新中国人民,更是抱有真挚的情感。

所以在采访的最后,戈尔巴乔夫给中国留了一句话,

“不要搞什么民主化,那样不会有好结果,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一位以改革闻名世界的前苏联领导人,人到晚年居然告诫人们,“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属实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更不用说他还对“民主化”抱有那么大的敌意了。

戈尔巴乔夫为何要发出这样的感慨?

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弄明白这句告诫的真意,还得结合他的个人经历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志改革,爬上巅峰

1931年,戈尔巴乔夫出生于苏联南部的一个小村庄。

那里没有电,各项生活设施也很落后,秩序混乱,人们生活得非常艰辛。

更让戈尔巴乔夫难以忍受的是,他的祖父和外祖父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就被逮捕或流放,他父亲那一辈更是只有两个人活了下来。

在戈尔巴乔夫看来,这都是不公正的制度所造成的,因此幼年之时,他就在心中埋下了改革的种子。

大学毕业后,戈尔巴乔夫更是立志从政,要走到权力中枢,彻底改变苏联。

那时候的苏联也的确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民众酗酒。

据相关数据统计,当时有14.1%的人因为酗酒经过防治所,有19.8%的人因为酗酒叫过救护车。

至于因酗酒而进过醒酒所的人就更多了,将近占到了苏联民众的2/3。

每位苏联民众,平均一年要消耗10升的酒精。

除了民众酗酒,引发社会混乱之外,“老人政治”同样也是个无法避开的问题。

自斯大林时期就出现的特权阶级,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就已经膨胀到了影响秩序的地步,领导层的老龄化现象,更是使得苏联政治暮气沉沉。

至于经济问题就更突出了,根据苏共中央政治局提交的材料来看,苏联经济递减的趋势十分严重,且未得到遏制。

不仅劳动生产率比资本主义国家要低60%以上,农业产量开始连续多年下降,开始依赖进口。

综上所述,在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前,苏联就已经到了迫切需要一场改革,来挽救这个日渐颓靡的大国的地步。

而戈尔巴乔夫在从政之后,凭借自己的改革理念,也迅速实现了晋升。

1955年他正式回乡工作,1971年就从地方走到了中央,1980年成为了最年轻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5年3月,他正式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走上了权力巅峰。

直至此时,戈尔巴乔夫的梦想之路都走得很顺利,可他没想到的是,刚准备大展身手、进行改革,他就遇到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