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长,腺病毒是一个很新的病毒,但它早就存在。

早在1958年及1963年冬,华北、东北地区就曾有腺病毒肺炎大规模流行,病情非常严重,最初患儿病死率高达25% ,是一种很凶险的存在。

三十年前我刚工作时遇到腺病毒肺炎大家都会严阵以待,如临大敌。之后,腺病毒肺炎及腺病毒感染显著减少。近十年其发病又逐渐增多,去年冬天,随着核酸检测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知道腺病毒。

与之前感染后危重症患儿多、病死率高不同,近几年腺病毒虽时有规模流行,但病情轻重均有,重症腺病毒肺炎发生率低,病死率非常低。

腺病毒凶在哪?
在常见的引起呼吸道症状的病毒中,腺病毒感染是病情偏重的。

1.高热且热程长

腺病毒感染多以急性发热起病,高者可达41℃。不仅体温高,且热程长,持续5-6天的发热是较普遍的。这种持续高热与流感很相似,对患儿和家长都是一种考验。

2.有危重症肺炎可能性

虽然近几年腺病毒感染合并重症肺炎发生率低,但可能性存在,尤其婴幼儿要时刻警惕。

当患儿有持续高热超过3天、咳嗽频繁而剧烈、精神萎靡或异常烦躁、呼吸增快、频繁呕吐、拒食。要考虑合并肺炎,此时要积极就诊。

3.症状多样

腺病毒有非常多的血清型,每种血清型引起的症状不同,造成腺病毒感染后症状的多样性。

腺病毒感染不仅可以有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还可以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可以有眼睛红、干、疼等眼部症状,少数有泌尿系症状。

因其症状多样,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使临床判断显得更复杂。

近期腺病毒感染的特征
1. 发热

近期发热患儿腺病毒的检出率比较高。当然不是所有发热患儿都是腺病毒,也有腺病毒感染没有明显发热或低热。

2. 咽痛
有些患儿咽痛明显,发热不明显,检测显示腺病毒感染,属于感染后症状比较轻微的。

3. 呕吐腹泻
近期呕吐腹泻的患儿不少,实验室多显示无细菌感染,也不是诺如、轮状病毒感染的要考虑有腺病毒感染可能(大便标本中可检出腺病毒)。

腺病毒引起的胃肠炎可有呕吐、腹痛、腹泻,但症状都不严重。

腺病毒是怎么感染的?
腺病毒感染者和隐性感染者(感染而无症状)是主要传染源。潜伏期一般3~8天。

腺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密切接触腺病毒感染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均可导致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的诊断和治疗
腺病毒的血常规检测没有特征性。可通过鼻咽分泌物核酸检测而明确诊断。

腺病毒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临床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比如发热时退烧,咳嗽时止咳等。

如无合并细菌感染征象,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休息是最重要的治疗。腺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积极休息,身体自身产生抗体,杀灭病毒,致病情痊愈。一定不要在生病期间费力学习、锻炼、熬夜,过于劳累会使免疫力降低,造成病程延长,易出现合并症。

腺病毒感染后会复发或再感染吗?
腺病毒感染常见病程是一周左右,如病情严重,合并肺炎或有其他合并症,病程可达14天或更长。

腺病毒感染后体内会产生抗体,可获得对同血清型的较长时间的免疫力。但腺病毒的血清型众多,且容易变异,再次感染不同血清型的腺病毒仍可再次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