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6岁的王庆莲接到了一通电话,对面的人称呼她为“同志”,并且提出了想要见面的请求,挂断电话之后的王庆莲心里隐约有了一个猜测。

几天之后,王庆莲在约定的地方见到了两个人,一个自称为戴以谦,一个自称叫祝仁波。短暂的寒暄之后,他们很快的就熟络了起来,临走之时,他们几人还合了一张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到底是什么身份?以前丝毫不认识的人又为什么能坐下共忆往昔峥嵘岁月呢?

机缘巧合进了军统

1928年,王庆莲出生于浙江江山,那个年代,战火纷飞,朝不保夕,她出生没多长时间,他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留下年幼的她和母亲一起生活。

母亲一个人养不活王庆莲,无奈之下,只好将她托付给外婆照料,自己一个人在外奔忙。

可即使家里再苦,王庆莲的母亲也没有放弃对于王庆莲的教育,咬着牙,母亲将她送到了学校,供她读完了小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王庆莲的家里穷的实在是揭不开锅了,没办法,只好先暂时中断了王庆莲的学业。

这时候,王庆莲的母亲无意之中看到了军统招募的消息,她便给王庆莲报了名。

那个时候的军统也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报完名之后,还需要对每个人进行考核,进行摸底测试。而王庆莲因为之前上过学,虽说学历不高,但是在那个年代已经比大多数人要强了。

所以在测试中,她顺利的通过了文化课的考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的被军统给招进去了,王庆莲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地方。原先她以为招她进来是要她去做机要秘书的工作,谁想到成天的开始训练、培养她各种技能来了。

其实王庆莲能够顺利的进入军统,除了她文化课比较优秀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是浙江江山人。

浙江江山是时任国民政府军统局副局长戴笠的老家,戴笠认为选拔新人才进军统要信得过,从老家江山那边选,他能够更清楚的摸清大家的底细,所以王庆莲就这样被选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选上之后的王庆莲不久之后就被带着去到重庆了,刚开始,军统里的人安排她去造纸厂工作,王庆莲没有怨言的去了,她在那干了一年。

一年之后,军统又调派她到机密科去译电了。译电的工作繁琐且累,王庆莲每天工作大约十几个小时,

刚开始破译密码的时候,王庆莲什么也不会,但是她本人比较勤奋好学,再加上领悟很快,所以没多久,她就掌握了破译电台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说她已经对这个工作比较熟悉了,可是干起活来,可没有比以前轻松半点,因为他们那的工作氛围很严肃,大家既不互动,也不咋说话,要是说话,也是用江山本地的方言来沟通。

用方言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优点,那就是只有本地人才会听得懂,所以电报的保密程度大幅度的加强了。

在这样严肃拘谨的氛围里工作,王庆莲有时会感觉很压抑,很难受,每当这个时候她就想去外面的舞厅去放松一下。

其实,不仅仅是王庆莲,军统的其他人也会来到这个“风月场所”喝杯酒、跳跳舞,缓解一下军统内部不准谈恋爱的对于情感的压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王庆莲所做的这些事都不被她的上司所待见,每回姜毅英看见出去玩回来的王庆莲都会数落她一顿,说总有一天会让王庆莲好看,可这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姜毅英后来也没有找过王庆莲的麻烦。

离开军统之后的日子

就这样,王庆莲一直在军统当个无足轻重的译电工作者,后来1946年,戴笠乘坐专机在南京西郊出事,军统在之后也被毛人凤接管,并将其改名为保密局了。

树倒猢狲散,一时不少原先跟随戴笠的人也慢慢的脱离军统,去到全国各地隐姓埋名,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庆莲就是其中的一个人,她在那时候选择了离开军统,并且没有跟随国民党大部队逃往台湾,而是选择留在了大陆。

不仅仅是她,在内战爆发之际,还有很多想要活命的特务也纷纷脱离军统,逃跑了,跟王庆莲见面的戴以谦和祝仁波也是同样的情况。

脱离军统之后,王庆莲在江山找了个人嫁了,努力的融入到当地普通群众的生活之中,她生活的全部重心也转向家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之后,王庆莲先是在杭州的白肉市场工作,后来还去了粮食局,她的生活一度很平静。

直到1958年,上面开始清理历史反革命,王庆莲的真实身份才被查出来。

暴露之后的王庆莲被下放到农场劳教去了,在那,她跟丈夫一起接受改造。

这样的生活直到1981年,王庆莲才被平反,平反之后的王庆莲恢复了自由,她之后又在浙江塘溪镇找了一份工作,到了退休的年龄了,王庆莲才又重新回到了老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为了照顾那些在农场工作过的退休人员,将他们接受审查劳改的时间也算到工龄里面了,所以,现在退休之后的王庆莲还是能够每月领到一笔退休金,基本的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本来,退休之后的王庆莲都已经渐渐淡忘了自己曾经在军统时候的事情了,可谁知,在2013年,她却突然接到了同为军统特务同志的电话,还要约她见一面。

王庆莲如期赴约,在那里,她见到了跟她遭遇极其相似的另两个人。

回首向来萧瑟处

一开始,见面之后的三人都还有一些拘谨,虽然他们在七十年前左右都曾在军统共事过,但是他们之前却从来没有见过面,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话说开之后,他们都感觉到放松了起来,通过谈话,王庆莲知道他们两人也过着跟自己差不多的生活,尤其是戴以谦。

戴以谦之前加入军统也十分偶然,他之前在一家招待所工作,正好蒋介石和戴笠去江西,戴笠无意中看见了戴以谦,聊完天之后才知道这个还跟自己是同乡,并且还算是同一宗族的,严格来说,戴以谦甚至应该叫戴笠堂叔。

所以,倍感亲切地戴笠就将戴以谦要到了自己的身边,担任秘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笠一死,作为戴笠亲信的戴以谦自然也就在军统没有了立足之地,与其被别人赶走或是有更不好的结局,戴以谦索性也就趁机离开了军统。

之后,戴以谦选择了回家务农,他对外都没有提过自己曾经在军统工作过的事,所以也算是过了几年平静的日子。

但是,最后还是被查了出来,他也就像王庆莲一起,被拉去农场改造了。

但是戴以谦的心情还比较平静淡然,他在农场好好的接受了改造,等到1980年,他也被放了出来,恢复了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好好在养老的他为什么会找上王庆莲呢?这要从之前刊登在期刊上的一则文章说起了。

当时一篇名字为《大陆最后一个军统女特务》的报道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巨大的热议,而文章中的女主人公正是王庆莲。

戴以谦在报纸上看到了这则消息,他正好也是江山人,跟王庆莲有着相似的遭遇,所以这引起了他的共鸣,于是他就开始尝试联系王庆莲了。

然后王庆莲没有先联系上,先联系上了祝仁波,祝仁波也是在浙江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祝仁波不仅是军统特务,他曾经还是一位抗战英雄,参加过中国远征军赴腾冲作战

他之前加入军统全靠自己的姐夫,他的姐夫是陈一白,是军统特工,对于电台操作极为熟悉,是当时的电讯专家。

所以,跟着陈一白,祝仁波也掌握到了一手的电讯技术,是出了名的业务骨干。

1944年,中国远东军去腾冲作战,上面还派祝仁波带着新的电台去到前方战场,帮助我方恢复被破坏的通讯,而祝仁波也不负众望,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帮助我方恢复了通讯,为赢得腾冲保卫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祝仁波也是不想陷入内斗的漩涡中,选择离开与妻儿一起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1950年,他被查出了“反革命”的身份,也被拉去农场做改造了,在那呆了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后来劳改单位的领导看祝仁波有非常好的无线通讯技术,于是就把他留在了那,给他安排了一个工作。

1980年之后,祝仁波离开了农场,来到了浙江宁海,靠着给别人维修电器来过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已经94岁的祝仁波没想到还能见到同是军统的人,三人见面之后,一开始是有一些拘谨,后来也就慢慢放开了。

而对于他们过往遭遇的种种,他们早已经看淡,也看开了,所以对于这次见面,他们更多的还是感觉到惊喜和欣慰,毕竟也有人和自己一样经历过那段峥嵘岁月。

结语:

这三位老人虽然当初机缘巧合之下进入到了军统,成为了特务,但是他们也并没有干过杀人放火十恶不赦的事情。要说一开始当特务就是一个错误,那他们也已经以接受改造而偿还了。

而今历经千帆,再回头望去,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