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开始的大面积航班延误的“惨状”,相信很多人都已经见识过了,任谁也想不到这才四月,今年的雷雨会来得如此之早——但很遗憾的是,这还没有完。

据民航局气象中心发布的消息:

4月22-23日,华南沿海有中到大雨伴雷暴。受影响的主要机场有:广州、深圳、珠海、南宁、福州、厦门。主要影响广州终端区南部和珠海终端区,受影响的主要航路:A470福建-广东段。

22-23日,华北中北部、东北、山东半岛有小到中雨,局地雷雨。受影响的主要机场有:首都、大兴、天津、青岛。

24-26日,中南南部、华东西南部有中到大雨伴雷暴。中南中部、华东中部有小到中雨,局地雷雨。受影响的主要机场有:广州、深圳、珠海、长沙、杭州、南昌、福州、厦门。受影响的主要航路有:京广大通道湖南南部-广东段,沪广方向航路江西段、福建段。

27-28日,中南南部、华东南部有中到大雨,局地雷雨。受影响的主要机场有:广州、深圳、珠海、厦门。受影响的主要航路有:京广大通道广西-广东段。

22-28日,西南地区多降水,局地雷雨,贵州地区对流明显。受雷雨影响的主要机场:贵阳

所以,请列位旅客朋友们一定及时关注天气信息,在这种天气下,能坐高铁尽量坐高铁。如果只能选择乘坐飞机,请准备好各种个人所需的应急物品,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好长时间航班延误乃至取消的心理准备。

面对长时间的延误,请不要苛责地面工作人员与空乘人员,请牢记:他们和她们绝对比你们更希望航班正点,甚至更希望航班能够提前取消。

有旅客朋友问我:为什么这种天气下,有的航空公司还不取消?为什么一定要等我们到了机场之后,才慢悠悠地取消,这不是耽误我们时间吗!

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其实如果一家航空公司,在面对可能延误的情况下,就把航班全部取消——这事存在正反两个面。

天气恶劣航班都提前取消,一线员工确实省了心,减少了航班延误之下面对旅客带来的压力,也减少了旅客无穷无尽的漫长等待。

但另一方面,毕竟大多数旅客有乘机出行需求,不论是商务洽谈还是旅游探亲休假等,一旦航班取消了肯定会影响自己的出行计划,甚至耽误自己的大事。航司在没有接到高级别的恶劣天气预警时,只要存在起飞的条件,还是要尽量履行机票合同约定,尽全力保障旅客出行。

雷雨季天气状况时好时坏,有时候运气好,总会有一个符合起降天气标准的时间窗口,空管和航司也会抓住机会能走一架是一架。

有人可能又要理所当然的觉得:“既然不能飞,你们就得赔偿!我可是买了票的!买了机票就说明我们有了协议!你们不能让我按时起飞,你们必须得赔偿!”

很遗憾,如果事实真的如此,那基本上全世界所有航空公司都要闭门谢客了,根据民航局发布的《航班正常管理规定》和《航班延误取消原因确认工作程序》规定,如果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航空公司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航空公司不但不会赔偿,食宿费也要自理。

“你们航空公司就是%^&@(&ND&!#!!!我*(@$!%^#!!”

唉。很多旅客认为:“我们不是说一定要飞,但我们希望打破信息垄断!我们需要知道确切时间!”

同样很遗憾,作为旅客的你,和作为机组人员的我,获得信息的渠道都是通过网络。

所谓内部消息?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有时候有一些内部消息,比如某个航班要取消,我们也需要把后续计划做好后才能跟旅客宣布,不然候机楼里,一会儿这边炸一锅,一会儿那边炸一锅,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你也可能说了,天气原因导致的延误我们理解,但不管在候机楼或者在航班上,你们航空公司应该有一个处理问题的态度,不能拿瓶矿泉水就敷衍了事。

事实上,我也觉得,航空公司确实还有极大的服务提升空间,太多的问题有必要尽快去解决,但想到低廉的票价、高昂的运营成本以及不同的航空公司在不同的机场能调用的有限资源,特别是在全国机场占有很大比重的地面服务外包代理方有没有足够的权限和能不能保持航司原汁原味的服务品质都有待商榷,我也不确定航空公司到最后的不正常航班服务能做到哪一步。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那句老话:没有任何人想延误,但如果真的不幸遇到,也且请您放宽心,以平常心对待。

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有重大商业活动或其他对您来说很重要的计划,我强烈建议您提前看好天气预报,尽量买提前一天的机票,或选择受天气影响较小的高铁,给自己留下充足的时间缓冲,再或者提前买上延误险,不然到头来,受损失的真的只能是您自己。

最后再多说一句:大家都是成年人,不管遇到了什么,都请做一个成年人该做的事,拥有成年人的体面。

现在全国民航正严打“机闹”,遇到航班延误请合法理性维权,一定不要一时冲动做出一些不理智行为,酿成千古恨。

祝大家本周交好运,航班不延误!

可如果延误了,得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