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苏徐州一所幼儿园因为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火出了圈。孩子们在幼儿园熟练地杀鱼、烙饼、灌香肠,卤猪头肉,清明节的时候还做了榆钱窝窝。而且孩子们不仅烧火做饭,还养了鸡鸭兔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外地的家长也纷纷来报名,还有一些大朋友也表示“29岁的我,想去读大班”。

这种教育方式的意义,不仅在于寓教于乐,更是在教会孩子如何好好生活。

其实从2022年起,国家就制定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小学生和中学生要学会做家务,很多学校也已经把做家务这件事纳入到了家庭作业中。

而且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做家务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劳动培养的不仅是孩子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更是独立性、责任感,而且有研究发现,爱做家务的孩子,学习成绩也更好。

一、帮助孩子提升责任感

家务不仅是一种生活技能,更是培养孩子责任感和独立性的重要途径。

哈佛大学的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成年后的就业率为15:1,婚姻也更稳定。因为爱干家务的孩子责任心强,情商也更高。

当你安排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跟你讨价还价:“为什么要让我做这个?”“我做了你要让我多看会电视(给我一块钱)”之类的。

这时候你要告诉孩子,他也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对这个家庭有责任,就像爸爸妈妈要赚钱养家,还要照顾他一样,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要尽的责任,作为孩子,做家务就是承担一部分的家庭责任。

很多家庭为了鼓励孩子做家务,会采用物质奖励的形式,这个方法是不建议的,这样会让孩子把做家务当成交易。相比物质奖励,精神上的奖励更重要。

比如,可以实行家务承包制,每个人负责一部分家务,然后互相检查,尤其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一定要给积极及时给与表扬,会让孩子非常骄傲,也会更有责任心。

二、能促进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

当孩子和家人一起参与清洗餐具、收拾桌面、大扫除等一些家务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效率,更可以增进亲情,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家里不怎么干家务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被家长捧着,宠着,很难从其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很难跟其他人和谐地相处,也很少跟其他人一起协作做某件事情。

可能这些情况在孩子小时候还好一些,但等孩子慢慢长大,尤其是上大学要住宿,工作后要跟团队一起协作,没有人会喜欢跟一个在宿舍从来不打扫卫生的人相处,也没人会跟做事只考虑自己的人协作。

所以,让孩子跟大人一起做家务,是培养孩子协作能力的好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做家务的孩子成绩也更好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经过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孩子不做家务的家庭,让孩子做家务的家庭,孩子的成绩优秀比例为86.92%。

而孩子不做家务的家庭,比例仅为3.17%,差了将近27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孩子做家务不是更减少了学习的时间吗?

当然不是,因为做家务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比如浇花,什么花要多久浇一次水,要浇多少,每种花有哪些习性,这些孩子通过细心的观察和查找资料,都能了解。

收拾衣服或者玩具,哪些衣服放在什么地方合适,先放什么后放什么,能锻炼孩子的逻辑能力。

而且这些能力,都是孩子在课本上学不到的。

四.如何让孩子做家务

当然,让孩子做家务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态来决定。

一般孩子在三岁前是模仿阶段,家长在家做家务,孩子也会想来“帮忙”。这个时候不要阻止孩子,给他安排一些简单的事情做,比如擦桌子、倒垃圾、收拾玩具之类的事情,孩子就感觉是在过家家玩很有意思。

或者带着孩子一起做,孩子就感觉自己能够帮助大人,可以做父母的帮手,内心会充满成就感。这时再给予孩子一些正向反馈,孩子在成就感的基础上,能够激发孩子助人为乐的愉悦感。

当孩子到了三到六岁时,就会想要更多的胜任感和掌控感。这时候可以带着孩子做一些叠衣服、叠被子、扫地等一些家务。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安全性操作的家务。

到了小学低年龄段,家长可以教会孩子自己整理书本、收拾房间等有秩序并且考验逻辑性的家务活。待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段,就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饭,时机成熟的时候,就可以放手了,让孩子自己独立的完成一道菜。

培养孩子参与家务的习惯,会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