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财安

笔者绝对相信,香港的长者福利,环顾世界也是极为丰厚,包括2元乘车、医疗券与俗称生果金的高龄津贴等等。很多人可能不同意这个说法,说很多西方特别是北欧的芬兰、丹麦、瑞典等国的福利远比香港优厚,但笔者要指出的是,香港的福利政策,相对西方实在是宽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少西方国家对长者发放的福利,在领取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最普遍的条件是,长者在年轻时对国家的财政做出过贡献,换句话说是缴纳过薪俸税、入息税、利润税等直接税项,或者拿著一个国家保险户口号码,才会被纳入享受福利的一群。最起码在某些补助上,会被要求出示“国家保险户口号码”,查看过往有没有缴纳国家保险的记录,没有的话,门都没有。

至于香港的情况,只要是拿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的长者,无论是有否缴纳过税项,只要年满70岁,在紧接申请日期前连续居港最少一年(离港不超过90天),在不需通过入息审查下便可领取高龄津贴,即是俗称的“生果金”。

就算你早已移民外国,年轻力壮时一直在建设别国,收入所缴交的税项一丝一毫都全部贡献给了他国,没关系,只要你在垂垂老矣时回到香港转一转,永久身份证一扬,只要住满一年,福利二话不说,便可享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一步而言,“生果金”只有年龄及居港规定;至于综援则是多了一项经济状况调查。港府在这方面的支出,绝对不可以看轻。

至于医疗券方面,年满65岁并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证或入境事务处发出的《豁免登记证明书》的长者,便合资格领取,其目的本来是减轻长者的医疗负担,不过却在可以累积至8,000元的情况下,因而产生一些“独特”现象。尽管当局列明不可用医疗券直接购物,但就是有人“走精面”,用“特别方法”把医疗券“转化”为鲍参翅肚。这是医疗券的设计原意吗?这尚未计及在海外的港人。

2024-25年度,医疗券计划的财政拨款为39.6亿元。在经济蓬勃,财政盈馀逐年递增的年代,增拨资源,问题或不大。但当下特区政府面对千亿财政,更要发行债券,面对有资源被滥用的情况,理应正视。另外又是否可以考虑规定长者在香港或内地居留如9个月或以上,才获发放医疗券,否则当年的医疗券便会被冻结,直到符合此居留规定为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2元乘车计划也是热议话题,自合资格年龄由65岁下调至60岁,“财政黑洞”的隐忧便有所浮现,长车短搭的问题,更是引发争论。社会上亦有不少人,就计划提出修改建议,希望港府可以及早规划及控制开支。

当然,此文目的并不是要批斗长者,曾贡献社会的长者,理应关顾。惟特区政府在使钱上,必须用得其所,要紧记不论是大钱还是小钱,应使则使,应悭则悭,毋忘每分每毫均是出自纳税人身上。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