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事业单位成了人们眼中的铁饭碗。只要进入后没有大错误,就能一辈子吃上皇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很多铁饭碗将会取消。近期,河南在改革就呈现了这样的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河南的改革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简单。

此轮改革提到的更多是“重塑”两个字。

河南这次事业单位改革除学校、医院外,按照“531”比例进行精简,即事业机构按不低于50%精简,事业编制按不低于30%精简,其中财政拨款事业编制精简比例不低于10%。市县也以类似的比例进行改革。

改革后省直层面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的事业单位,其中“空壳单位”“僵尸单位”以及特定历史任务已经完成的事业单位一律撤销。

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单位撤销后人员怎么安排?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减编不减人。很多单位在改革之初就实行了诸如“退3进1”等政策。逐步缩减单位人数和规模,采取自然减员的原则,在改革时间到后,差不多已经没几个人了。到时候再进行分流。这个原则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大规模裁员的影响较大。

第二个问题是裁撤后多出的编制怎么办?

这次改革,涉及的编制数量较多。裁撤后的大量编制去哪了呢?改革后收回的事业编制和机构限额,由市、县本级统筹使用,鼓励“减上补下、减县补乡”。也就是说补充给了基层。

这一点很多人有不同的意见。毕竟我国目前财政供养的人数很多。目前已经成为很多地方沉重的财政负担。很多都在建议将很多群众组织脱离财政供养的范畴。其实这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很多组织属于群众性质。

当然,这样的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但是随着土地财政的消失以及人口规模的减少。如何减少财政供养人员的数量是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随着人口规模的减少,服务对象也在减少,相应的人员也应该随着减少。不然双方的比例将更加失衡,对各地财政造成的压力也将更大。尤其是目前很多地方的本级财政不高,只能依赖于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才能确保工资的发放。

不过更多财政压力来自盲目的举债。就如前段时间央视播出的一部纪录片中,一个三百万人口的城市在短短几年间便举债1500亿,而且建设的项目很多都是低效的。全市的财政供养人员的支出相比债务规模,就是小巫见大巫。所以规范各地的债务规模,至关重要。当然,逐步缩减财政供养规模也很重要,这对减轻财政压力也有巨大的推动。双管齐下,各地的发展才能更有质量。

对于各地的改革,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