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淄博烧烤、“尔滨”冻梨爆火出圈,现有麻辣烫将甘肃天水送上“新晋顶流”的宝座。有人跨越千里,只为“炫”这碗麻辣烫。

爆红的天水麻辣烫“独一份”的麻辣,有赖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天水地处干燥、少雨、高热量的渭河河谷盆地,生长的花椒色红、肉厚、粒大、味浓。

而在天水甘谷,辣椒种植史已超过400余年。特别的香料,调制出了天水麻辣烫特有的“红汤辣油”,辣椒香而不辣,麻味到位够劲。

正因为人们对美食充满了热情,现如今“四合院”里的各家麻辣烫店门前都排起了长队,在这几乎都能听到全国各地的口音,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一口热辣滚烫,带火一座城。舌尖的美味,令人回味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本秀色可餐的美食图鉴,

唤醒你的美食记忆

食物总是带给我们温暖和幸福感。美食既是生活的艺术,也是情感的纽带。美食在作家的笔下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概念,它更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代表。

提到中国现当代美食散文家,必有汪曾祺、梁实秋、蔡澜等,文学大师们爱吃、会吃,更会谈吃。大师们的吃,更多的是文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大师们谈吃,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字里行间皆是生活里的踏实享受,读来常有一种“酒足肉饱,酣畅淋漓”的感觉。

《人生大事 吃喝二字》是一本彩插配图版名家谈吃散文集,一篇文章一幅手绘彩插,特邀插画师根据书中出现的烹饪场景和菜品手绘全彩精美插图,呈现原汁原味的当年的吃食。

本书收录梁实秋、汪曾祺、蔡澜等12位名家谈吃的经典散文33篇。无论是家常饭菜,还是街头小吃、地方风味,在他们的笔下都添了一分文化蕴味,多了一笔闲情雅致,让人读起来总会口舌生津,同时也能感悟到美食背后所蕴藏的文化传承和挥不去的人间真情。让我们从这本《人生大事 吃喝二字》中品味大师笔下的食物的味道、历史的味道、文化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真情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舌尖上的中国文人,

哪个才是最大的吃货?

梁实秋写冰镇酸梅汤,让人喝了还想喝。

信远斋的冰镇就高明多了。因为桶大、罐小、冰多,喝起来凉沁脾胃。它的酸梅汤的成功秘诀,是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浓而酽。上口冰凉,甜酸适度,含在嘴里如品纯醪,舍不得下咽。很少人能站在那里喝那一小碗而不再喝一碗的。

汪曾祺写高邮咸鸭蛋,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张恨水写松柴烤肉,绘声绘色,让人悠然神往。

卖肉的人,将牛羊肉切成像牛皮纸那么薄,巴掌大一块(这就是艺术),用碟儿盛着,放在柜台或摊板上,当太阳黄黄儿的,斜临在街头,西北风在人头上瑟瑟吹过。松火柴在炉灶上吐着红焰,带了缭绕的青烟,横过马路。在下风头远远的嗅到一种烤肉香,于是有这嗜好的人,就情不自禁地会走了过去,叫一声:“掌柜的,来两碟!”

吃一种情怀,品一片乡愁,忆一种人生

在《人生大事 吃喝二字》这本书中,不仅可以读到梁实秋的烧鸭、汪曾祺的狮子头、蔡澜的虾饺、还可以读到丰子恺的胡桃云片、沈从文的腊八粥……这些吃界大咖畅谈吃喝,读之如在目前,字里行间活色生香。让我们在美食美味等日常细节中,体会生活的乐趣和美好,把每一天都过得热气腾腾。

一顿美食如同一段旅程,带我们穿越不同的风味和文化,带给我们无尽的惊喜和感动。不经意间,它会勾起你儿时的回忆,对过往的重温,对独特生活品味的感慨,会勾起你对“吃”背后文化的探究。食物寄托着人间美好,或是回不去的光,或是挥不尽的乡愁,或是找不回的人。

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食物是相逢最美好的理由,味道里都是满足,酒里都是故事。只要味道可以延续,记忆就会一直都在。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放慢脚步,细细品味那些与我们情感紧密相连的食物和回忆,让它们在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