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如何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推动国企深化改革,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国企政策有很深的研究,但操作层面往往又感觉到无从入手、难以落地。我们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大潮中传统车企如何通过改革实现逆袭,结合华为和赛力斯合作案例为大家进行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东风小康的前世今生

(一)东风小康不断转型升级,逐步形成商用车和乘用车并举的发展格局

东风小康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其前身是重庆巴县凤凰电器弹簧厂,该厂的产品以生产电器簧、微车座垫簧等为主。经过十年的发展及规模的不断壮大,到1996年,先前的弹簧厂发展成为“重庆长安减震器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摩托车、微面及助力车减震器。到了2002年3月,公司自主开发的第一代气囊后减震器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重庆长安减震器有限公司被誉为中国减震器的行业领跑者。

除了在减震器方面的突破外,2002年,公司稳步发展并开始迈向摩托车整车生产领域,成立了新感觉摩托车有限公司并开始产销新感觉牌摩托车。

新感觉摩托车有限公司与意大利世界顶级赛车设计专家合作,联合设计并生产的XGJ150—23赛车。该车也被中国摩托车运动协会指定为中国比赛专用摩托车。从减震器到摩托车,该公司的发展逐渐呈现出规模化的趋势,那么接下来,它将会有怎样的发展呢?

2003年重庆新感觉摩托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减震器有限公司合为重庆渝安,不仅仅满足在摩托车领域,重庆渝安已计划进入汽车领域。与此同时,作为中国三大汽车品牌的东风汽车,在微面市场的竞争中仍显得有些薄弱。东风汽车公司就有意进入微车领域,它们一直在寻觅合适的合作伙伴。重庆渝安得到消息后,开始与东风联系。2003年6月27日,渝安集团与东风汽车公司、东风实业有限公司终于一拍即合,合资成立了“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力求在控制好成本的前提下,在微面市场上分一杯羹。

油价飞涨及二、三线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人们对微面车型的极大需求,国内微面市场突飞猛进。2004年国内微型车总销量超过92万台,约占国内汽车总销量的15%,这一市场已不能再被忽视。2004年7月,东风小康第一辆试制样车在上海装调完毕;10月,东风小康汽车在襄樊汽车试验场通过安全碰撞测试;11月,首台“小康之星”微面车型的模具样车成功下线。经过两年的探索与改进,2005年5月22日,第一辆东风小康微面在武汉隆重上市。到2007年,东风小康已跻身中国微车四强。王宝强成为东风小康品牌代言人。

2007年,中国最火的一部电视连续剧就是大家熟悉的《士兵突击》了。剧里的主人公许三多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坚持不懈地从大量的小事做起,做有意义的事,最终在种种困境和磨难中百炼成钢。东风小康认为这样的的成长历程与其有很大关联,饰演这一角色的王宝强完全能代表东风小康的品牌精神,也完全能代表东风小康车的性能与特性。于是王宝强开始出任东风小康的品牌代言人。

2009年,国家开始推行“汽车下乡”政策。随着政策的支持和推广,包括东风小康在内的国内微面迎来了更好的发展环境,销量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从2005年的首台车诞生到2010年的第50万辆车下线,5年间,东风小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为了东风小康第二个5年计划目标的实现,深化合资双方在微车流域的战略合作,2010年东风公司和重庆小康公司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力争尽快将东风小康打造成为100万量级微型汽车品牌,东风小康销量已跃居国内微面车企的前三甲。2012年5月13日,东风小康第100万辆汽车下线。从2005年5月22日的首款东风小康车型亮相,到100万辆,东风小康仅用了7年的时间。2011年,东风汽车销量305.87万辆,当年东风小康以33万辆的销量,贡献度超过10%。此后,东风小康实现了产品转型升级,正从微面(商用车)产品向商用车和乘用车并举的发展格局迈进。

(二)东风小康冲击新能源市场,销量惨淡,面临生死一线

早在2015年,东风小康就产生了冲击新能源市场的念头。董事长张兴海想要的不只是电动化,而是自研三电系统—电驱、电池、电控。后来东风小康去美国收购了特斯拉创始人马丁·艾伯哈德的电池等工厂,而马斯克在早前已经收购了特斯拉整车厂。貌似可以说特斯拉和东风小康是一担挑的关系。

2016年,东风小康开始在内部推动电动化转型,启动了建设智慧工厂的项目。

2018年7月25日,东风小康举行了首次电动车品牌发布会,首发亮相了首款新车/电动SUV车型SF5,这款新车2019年在中国开启预售,此刻海归的SF MOTORS中文品牌名字改为赛力斯品牌。但是,SF5上市后销量惨淡,在2020年全年的销量仅732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如此巨额的投入,东风小康已经面临生死一线。

四、华为被美国制裁,将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力的新兴领域

当时,华为由于被美国制裁,手机销量直线下降,华为造手机的终端事业部,以余承东为代表的团队开始把汽车作为华为重点发力的新兴领域。

华为早在2012年就开始在汽车领域投入,华为实验室运用华为在ICT领域所积累的雄厚技术实力,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方面都取得了大量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不光有软件,华为的激光雷达、电机在业内也数一数二。

华为形成了丰富的零部件配套体系,但迟迟找不到可以全方位合作落地的车企,很多传统车企只是将华为作为一般的供应商,采购一些零部件,根本没有和华为全面合作的想法。

2019年,华为被美国第三轮制裁,在手机业务看不到希望的背景下,只能背水一战,全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出一片新的市场。过往的教训告诉华为无论提供零部件,还是提供解决方案,都没有在汽车领域获得相应的影响,这与华为在通信、手机领域的地位相差悬殊。所以,华为一直想找一家传统车企深度合作。

在这种背景下,华为和东风小康一拍即合,双方在2021年4月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华为首先为SF5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2021年12月,华为正式发布了自己的汽车品牌问界。

问界发布以后,东风小康在2022年将自身的名字更名为赛力斯集团,赛力斯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也就顺理成章称为赛力斯汽车。

接下来,华为连续设计包办了赛力斯两款热销大卖的车型M7和M9。从东风小康、赛利斯这个案例,可以看出选择大于努力,如果方向不对、方法不对、时机不对,越努力投入越大,损失越大,死的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