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撮一顿东北菜

傲客自费试吃第2716家 尝鲜评级通过第921家

关于 “寻找厦门最好吃的锅包肉” ,我们一直在努力。

好消息是,最近在厦门一个城中村里发现了 天花板级别 的锅包肉,编辑部的同事们已经分别带各自的朋友去了N次。

坏消息是,店里只有三张桌子,环境真的很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我们来说,评判一家东北菜水平如何,还得先看锅包肉。

最早让我们盯上这家小破店的,就是这盘被夸 “好吃到爆” 、 “凉了也好吃” 的锅包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上桌就让人忍不住“哇”出声的锅包肉,堆得像做小山。

稍微靠近,就能闻到 呛人的醋味儿 ——这就对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番茄酱的甜腻,只有姜丝和醋的香与酸,外壳酥脆且薄,里脊肉也足够厚实、细嫩,确实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一盘锅包肉!

“这道菜我做了28年了,闭着眼睛也能做出来。”

以至于有人一顿能炫小半盘……所以,拜托别再说厦门没有好吃的锅包肉了,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东北菜,地三鲜向来是 下饭王者 。

茄子、土豆、青椒无一例外地在油里爆过, 微微焦脆的外壳 是它们好吃的第一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咬开后是会爆汁的柔软内里,茄子 嫩 、土豆 糯 、青椒 脆 ,目前还没找到更下饭的。

直到我们遇见了它和它的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人做乱炖,从来不是真的“乱”——油豆角、土豆和猪肉,简直就是天生的绝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有东北产的油豆角,一直都是东北人做炖菜的心头爱。

在咸香的汤汁里炖煮足够的时间后,吸饱了肉汤全部精华的油豆角,软烂入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豆虽然个头不小,却也炖得足够粉糯,大概是没有牙也能吃的程度。

汤汁咸香适中,菜、肉、汤和饭混合在一起,便足以成为一顿饭的高光时刻。

*一些吃货小贴士:打包回去炖排骨,也很妙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是炖菜,猪肉炖粉条会比油豆角略逊一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想象中的酸菜炖粉条不一样,他家大概是八角一类调料放得较多, 卤香味较重 ,尤其是猪肉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粉条是东北经典的 土豆粉 ,软滑Q弹,口感很好,只是整体会偏咸一些,比较适合配饭吃。 (反正粉条在东北菜系里,属于配菜而不是主食,配饭合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姨说,这个是他家的招牌菜,吃过的人没有不夸的。

茄子切成粗粗的长条,外壳脆硬,表面撒了芝麻,口感确实很不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唯一的“问题”是老板娘那不公开的调味秘方——

“有类似花椒的香气。”

“有点像麻油味?”

“不,我觉得应该是小茴香!”

那股神秘的香味究竟源自哪里,一时众说纷纭……但管它呢,好吃就完事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国际(烤肉)美食之都齐齐哈尔的老板夫妻二人,从前是在东北做烧烤生意的,回头客一大把,阿姨也坦言自己只吃自家做的烧烤。

8年前南下,在厦门定居后,虽然烧烤做不了,但师承兄长的炒菜手艺还在,回头客也一直络绎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齐哈尔不仅出喜剧明星,更出烧烤人才。

但能在厦门的东北菜馆里吃到正宗的齐齐哈尔烤肉的机会,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猪肉片薄而嫩, 孜然颗粒 就像一个个香味炸弹,在齿尖爆裂,和辣椒面、芝麻一起激发出浓郁的香味。

没有炭火,却得干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行的朋友是个土豆脑袋,对酸辣土豆丝要求颇高。

堆成山的土豆丝汤汁收得恰到好处,切得均匀的土豆丝纤细好似绿豆芽,能看出老板刀工颇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炒得爽脆、酸香可口,除了不辣以外,竟凭实力成了编辑部的必点单品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炒菜,这道凉菜也让人忍不住光盘。

黄瓜份量最足,其次是千张丝和肉丝,微酸微甜的调味实在优秀,可谓是开胃、下饭两手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店里的饮品有玻璃瓶装的大白梨,据说是东北小孩儿的童年汽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滋啦”一开盖,入口像极了液体版老冰棍。

但要说最推荐的,是老板的隐藏菜单—— 东北冻梨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旦去长白山玩时,就听当地人说过:“东北冻梨得用花盖梨做,那才甜。”

这家的冻梨,就是从东北老家千里迢迢飞来的、用 花盖梨 做的冻梨,入乡随俗地摆了盘,吃起来清甜多汁,饭后来一份特别解腻。

饭后闲谈,老板坐在桌前掐着小韭菜,很开心地“炫耀”着:“这是从我们那运来的韭菜,可好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板喜欢自己家乡的美味,也喜欢同为老乡的吴莫愁。

我们一行人,喜欢齐齐哈尔的沈腾、梁龙、毛不易……但无一例外,都非常喜欢老板的手艺。

所以,别犹豫,想吃就来撮一顿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