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读】

《中华读书报》由光明日报社和中国出版协会主办,是资深的、高规格的书评报纸,被称之为读书人的精神家园。2024年4月10日,《中华读书报》在第1485期刊载了园区荟总编辑谢良兵的书评文章《中国制造业发展迎来关键时刻》,推荐新望博士所著的《关键时刻: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一书。书评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制造业发展迎来关键时刻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首要任务。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迎来了关键时刻。近日,由中制智库理事长、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得主、经济学家新望博士撰写的专著《关键时刻: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发行。这是一本围绕中国制造业当下挑战与未来发展的重磅力作,观点新锐,资料丰富,恰逢其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因高效率、低成本和规模效应,中国制造业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成就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然而,随着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全球阵营化等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推动,中国制造业正在面临诸多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尤其在过去几年里,转型的焦虑情绪也在整个制造业领域不断蔓延。

中国的“去工业化”趋向却在过去十几年里异常明显。数据显示,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升转变为下降。东部地区2006年开始下降,东北地区从2008年开始下降,中西部地区从2011年开始下降。2011年全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2.06%,而到了2020年,该数据已降至26.18%。到了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4%,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时隔十年重新实现正增长。从疫情结束以后的数据看,这一数字仍然不稳定,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甚至略有下降。

尽管制造业比重下降是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比重存在下降过早、过快的问题。制造业对国家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制造业的投资回报率达289%,其他行业难以比肩;在拉动就业上,制造业有强大的岗位倍增系数。更为重要的,制造业能孵化创新,创新会推动未来的GDP。正如年勇在本书推荐语中所说:“制造业是科技创新和国家间竞争的主战场,没有制造业的强大就没有国家的强大。制造业对当下中国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新望书中讲了杭州的故事。“2010—2020年的十年间,杭州市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已从47.8%一路下降至29.9%。在数字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的荣光下,杭州工业的失落却少有人问津,杭州的经济、产业已严重空心化。”“如果整个浙江省的中小制造业企业日子都不好过,杭州的电子商务终究会成为沙中之塔;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单一虚拟经济占比过高,必然出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健性问题。”

事实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美各发达国家都开始反思“经济虚拟化”和“产业空心化”带来的问题,纷纷启动了“再工业化”的进程。德国最早提出了“工业4.0”计划,法国则提出了“新工业34项计划”,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之后,美国也号召制造业回流,鼓励美国企业回国发展,并计划拿出巨资补贴制造业回归。

中国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十四五”规划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这对以往一些地方“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退二进三”“腾笼换鸟”以及一刀切“去产能”的做法无疑是一种拨乱反正。2020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城市纷纷重启工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南京、济南等再度提出“工业强市”的目标,广东省提出“制造业当家”,北京提出将制造业比重从“十三五”末的11.5%提高到“十四五”末15%。工业化的回潮,也是前述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比重重新实现正增长的主要原因。

这就是本书提出“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命题的时代背景。书的开篇对中国近年产业体系调整的观察是独特的、敏感的。作者站在制造业的角度对国内房地产、金融、互联网等政策变迁进行了解读,有令人豁然开朗之感;作者以经济学家的语言结合国际大背景对新时期制造业立国的论述,视野宏阔,逻辑强大,在同类著作中也具独创性,为把制造业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着力点给出了完美的理论诠释。

此书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制造业发展正迎来关键时刻。一是,全球化恰在此时出现根本性变化,全球产业链开始剧烈重构,而美欧日不仅要阻止中国制造向中高端升级,中高端脱钩,甚至想把中低端也转移出去,中低端断链。能不能突破围堵与全球科技创新同步?能不能保住世界工厂的地位?这是迫切面对的问题;二是,中国制造业正处在从质量、结构、创新、可持续能力等方面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重树“Made in china”国际形象,实现由外生发展到内生发展、实现由大到强的跃升的关键时刻。

新望在书中提出,实现由大到强,有两个关键步骤:一是培育壮大产业链集群,二是培育更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为此,必须实现三个转变:由大企业崇拜转向专业化引领,由集成制造转向基础再造,由模仿追赶转向自主创新。

说到现代化,我们以往经常讲工业现代化或者某个产业的现代化。本书第四章的一个小节,专门讲工业基础的现代化。正是由于基础的薄弱才导致遭遇各种“卡脖子”。“工业基础的现代化”是一个十分新鲜的观点,对推进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此书认可内循环的重要性,但认为内循环解决不了中国制造业的世界工厂地位问题,必须要继续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继续对外开放,而且不仅是开放,还要高水平开放,要制度性开放、规则性开放。就在3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书中指出,对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中美都有相应的产业政策支持,美国并非奉行市场经济而放弃政府干预。但新望提醒,要警惕科技创新过程中对举国体制形成新的依赖,要正确处理举国体制与企业主体的关系。书中对科技部实施重大项目公开揭榜挂帅的举措予以高度评价。

书中重点阐述了“专精特新”战略将如何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对于打造和培育中国版隐形冠军企业,书中提供了鲜活的极具参考价值的企业案例。根据作者对东南沿海大量中小制造业企业的观察,新望总结出中国版隐形冠军“四个专”的特质:产品专用、市场专业、企业专注、企业家是专家。可以说,既朗朗上口,又抓住了要害。

书中关于传统制造与现代制造关系论述,对我们理解新质生产力也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不能孤立的就新质生产力论新质生产力,而是要将培育新质生产力放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框架当中。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包括以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为主的新型工业化,以低空经济、商业航空、生物制造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和基于量子科学和生命科学而兴起来的未来产业。同时现代化产业体系还包括对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改造。在这个现代化产业体系当中,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就是新质生产力。

传统制造是现代制造的基础。要处理好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没有绝对的新,只有相对的新,不同的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相应的新质生产力的出现。一般而言,我们把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赋能或洗礼的产业和生产力,叫做传统生产力,即经过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改造的这些生产力叫传统生产力,而经过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的生产力,相对前面提到的生产力而言,它是新质生产力。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大致是从人力到马力,再到电力,再到网力,再到算力这样一个过程。现在以网力和算力作为支撑的生产力,相比起前面的阶段的生产力已经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我们把这两类生产力可以叫做新质生产力。

新望博士长期从事中国制造业的研究工作,其主理的中制智库力求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思想库,虽为民间智库,但已是工信部智库联盟成员之一,也是工信部认定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得益于民间智库身份,新望博士和团队在过去几年走访调研了大量一线企业,对中国制造当下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有着深刻的理解。阅读此书后,发现此书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观点明确。和市面上那种快速应景政策解读或领导讲话引经据典的诠释性作品不同,此书作者观点非常明确,不拖泥带水,不掉书袋,而且这些观点是经过锤炼、经过观察思考而得出的,结论相对超脱、有高度。这正是民间智库的特点和优势所在。当然,这也来自于观察接触企业的底气和扎实的理论基础。鲜明的观点再加上优美愉悦的写作文风,整本书阅读起来比较过瘾。

第二个特点是资料丰富新鲜且实用。比如讲制造业的短板,短板有哪些?如何解决?长板在哪里?进展如何?作者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做了整理归纳。尤其是对于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关键“卡脖子”技术及攻关进展、“十大重点领域发展情况及未来目标”、各地专精特新政策等内容的梳理,资料详实且独家,对于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时刻: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一书要回答的都是当前和未来中国走向制造强国所要面对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虽然书中没有标准答案,但作者提出的问题和阐述的观点发人深思、给人启迪。这本著作为解决中国制造向新阶段转型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方案,是一本讲述中国制造故事和光明未来的高水平著作。

书评作者 |谢良兵

(园区荟总编辑、中国开发区协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业委员会产业研究部主任)

《关键时刻: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

新望 |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年3月

关注 | 园区荟(ID:biaozhunpark

来源 | 中制智库

内容合作 | bjzhouyanjun(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