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个很意外的事,之前一个朋友借走我两万块一直没还。后来就接到了催贷电话,原来他因为赌博到处借钱撸小贷,欠了一屁股钱,跑路了。小贷公司开始炸通信录,炸到我这里来了。

然后这哥们就彻底消失了,我都不指望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过了好几年,前段时间又把钱还了。我非常纳闷他这种情况怎么赚到钱的。稍微了解了下,说是他当了老赖之后,主业送外卖。同时有丰富的债务管理经验,利用这部分经验赚了些钱。

比如你欠了银行一屁股钱,天天还在利滚利,你实在是还不上,他可以教你给银行打电话,协商“停息挂账”,也就是承诺还本金,利息银行不要了。这主要是个信息差,一旦银行相信你没还款能力,他们只想要回本金。信用卡,网贷什么的,都是这样。

他如今小有名气,竟然赚到了一些,赚到钱之后想好好做人,就把以前亲戚朋友的钱先还上了。

这样乍一看,好像确实是个双赢:

你能基本正常地过日子了,不至于像网上的一些老赖,被迫和以前的生活圈脱离,在社会边缘躺平。如果运气好,一不小心咸鱼翻身,到时候恢复征信重新做人。

对金融机构来说,也可以避免更多的损失。债务能全收回来当然最好,但如果真的收不回来,能收回多少算多少。金融机构最不想把你逼到破罐子破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有这方面情况的人增加很快,所以我今天聊聊这个。债务问题极为复杂,作为非专业人士,我只懂点皮毛,说得肯定有很多不全面的,大家见谅。欢迎业内或有经历的小伙伴补充。

1

对于债务,老话“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同时还有一句老话“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你看着办。”

两句话成了悖论。

债务处理过程中,经过各种软硬兼施的要账。对方实在没那么多钱的时候,很多人可能有个自然而然的想法,所谓“欠三千不如现八百”。能拿到一点是一点。

拿到之后,倒也不是说一笔勾销,还是欠着。只是不再紧逼着要罢了。

事情到了这里,其实难免有两个悖论:就是债务人到底是真没钱,还是有钱故意赖着不给。双方站在自己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认识。

咱们举俩例子。

近的就是计算单位“一爽”的原型郑爽。在一起合同纠纷中,她被判决支付9050万债务。但公告中也说了,法院穷尽调查措施,没有发现可以执行的资产,所以只能终止执行程序。

很多人问这笔账后续怎么办?按照法律拿她真没啥办法。

如果能找出她隐瞒的资产,不但可以执行,还可以增加罚款,甚至以“拒不执行判决罪”判刑。可找不到的话,那就没招了。反正比较魔幻的是,郑爽现在是老赖了。

法院要照章办事,又不是《狂飙》里的唐小龙,把人拉去连续献血,或者更极端的方式要债。

但是几乎每个人都认为,郑爽一天几百万的片酬肯定有水分。但要说她没有资产支付,绝对不可能,她必然是早把名下资产转移了。这种怀疑当然也没根据,主要是现实里这种情况很多。大家可能不懂郑爽,可是却懂社会。

与此对应的,就是曾经震惊全国的“辱母案”,这又是另外一个极端了。

案情其实很简单:企业经营困难,银行的贷款无法结清,正规渠道获得资金的路子堵死了。于是找私人借钱,利息高达每月10%。注意下是“月息”,每个月10%,一年也不是120%,而是300%,因为每个月的利息也要产生利息。

经常借高利贷的小伙伴都明白,这种利息最多拿来两三个月周转,一旦时间长了必然出大问题。

“辱母案”那次也是这样,利息很快榨干了企业资金,于是又抵押了房产。放债人当日带了十几个打手来,目的就是强迫过户。

爆发冲突后多次报警,警察说“债务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解决不了你们去法院”就离开了。放债人心里有了底。各种暴力侮辱手段逼迫,欠款人的儿子逼急眼了,抄起水果刀乱砍。结果杀了一个,重伤两个轻伤一个。

事情到这里还只是问题第一次扩大。后续法院判决伤人者无期,对暴力催收和高利贷却不做处理。这下把事情彻底捅大了,当时国内p2p和小贷正是高潮期,判决一出,“新金融”从业者喜大普奔,到处转发给借了他们钱的人看。

如此判决,引起全国关注,最高检直接介入。

山东高院的二审来了个大转弯:伤人者判定正当防卫过当,判刑五年。放债人以组织黑社会等多罪判刑25年,手下9人从两年半到20年不等。当时处理不积极的警察和领导,全部清理出队伍。

这事也可以看作一个转折点,相当于有了“司法判例”,今后再暴力催收,被人砍死可能也是这个判决,暴力催收那群人一下子歇菜了。毕竟大家上门去干那些缺德事,主要还是为了赚钱,搭上命可就亏了。

正是因为借款人情况的复杂。国内正规金融机构,对于债务的处理都非常谨慎,尽量在内部处理,不把债务转包。

一方面怕有人卖了这笔账,会以银行的名义,使用过激手段催收,以求获得超额利润。因为回收率太低,很多债务转包折扣非常大。

国内消费金融公司资产包拍卖,常年在一折以下。今年2月28日,中银消金转让27亿元个人不良贷款,起始价已经到了0.25折。也就是100块钱的贷款转让,只能卖2块5。

大家想想,你花了25万,从金融机构那里买了1000万的债务合约,只要从欠钱的那群人手里榨出30万你就赚了。所以现在有不少公司在做这个业务。

说到这里,大家就懂了为啥能商量了。你欠了某网贷平台一万块,网贷平台觉得要不回来了,就250卖给了催贷公司。催贷公司找你协商,你如果懂其中的门道,直接说给一千块,催贷公司可能就同意债务清偿了。今后再不骚扰你了,但征信不一定能恢复。

可能有小伙伴不知道啥是“消费金融公司”,这个比较复杂。也就是前些年混乱的小贷后来不是结束了嘛,剩下了一些后台比较硬的,主要有31家。这些网贷公司并不小,而且也是“牌照业务”,你想做也做不了。他们放款一般资质审核比较松,但是利息非常非常高,高利率就是高风险,已经在防着你不还钱了。

如果你向这些公司贷了款,甚至你被这些公司查了征信,银行也是能看到的,就不太愿意借钱给你了。

这里要多说一句,大家不要随便去玩那些网贷平台,就算不借,也不要玩。这就得说我周围发生的一件事了,一个小伙伴需要五十来万,他就去各个平台都查了一遍自己能贷多少,查完之后发现利息太高了,动不动8%。

于是又去线下银行信贷部问了下,大银行说他资质不错,利息只需要4%左右。不过信贷经理看完他的征信下边一大堆网贷查询记录,说大银行办不了了,而且利息得上浮,平白无故得多花万把来块钱。

所以说银行也纠结,要不回来的钱,自己承担损失不甘心,如果把债务卖给催债公司,又怕有不好影响。所以银行对抵押物特别上头,那些消费贷什么的,审查资质也非常非常严格,一般都是查社保和公积金,跟网贷公司完全不是一码事。

2

可能有小伙伴不知道,你如果欠了别人钱,不管是银行或者小贷,或者干脆就是你周围的人,死活还不上,这个算“经济纠纷”,是不用去坐牢的。只有那些有还款能力却不还,还被人抓到了证据,比如在朋友圈胡吃海塞,这才会被抓去拘留,现实里这种极少极少。

我以前理解不了这种情况,欠债不还还有理了?

后来慢慢有点理解了,因为钱是你借出去的啊,你不借不就没事了?现实里除了朋友之间借钱,大部分都是有利息的,法律上假设你是深入了解了风险做出了决策,收益和风险并存,所以一般不会让坐牢什么的。自己做的决策,自己得承担损失。

如果小伙伴出现了还款问题,一般对方会如何处理呢?现实生活中,咱们一般面临的就是这么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