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上讲,或者说从人之本性上说,人们的情绪是会传染的,所以,要想让自己快乐,就多到快乐的人群中去,你会自然而然地模仿他们,包括行动、姿势和声音,你不自觉地尽量让自己和他们保持一致,于是,你就这样被快乐传染了。
——坤鹏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坤鹏论最近忙得有点焦头烂额,所以学习分享的速度有点拉胯,甚至写好了,最后忙到却来不及发布。

实在抱歉!

第七卷第一章(上)

《形而上学》第七卷、第八卷和第九卷,被学者们公认为是该书的核心卷。

它们讨论的是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学说——实体论。

亚里士多德曾多次讲到,实体在定义上、在知识上、在时间上都是第一的;永恒的问题,何为“是”,真正的意思是“什么是实体”,这是我们的主要的、第一的并且在实践上是我们唯一的主题。

正因为如此,坤鹏论提醒大家,在学习《形而上学》时,这几卷是要花更多功夫认真研读。

在开始前,先让我们做一下温故的工作。

在第五卷第七章中(《读<形而上学> 学习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83)》),亚里士多德讨论了“是”的概念,他指出:“是”有四种意义:

1.偶然因素的“是”;

2.由于它们本性的“是”;

3.作为真的“是”;

4.作为潜能和现实的“是”。

后来,他又在第六卷第二至四章中指出,就偶性而言的“是”,不能构成科学研究的对象;而作为真的“是”,则属于逻辑学中思维是否与存在状况符合的问题,因此,这两项在《形而上学》的研究中可以排队出去,而只讨论第二项和第四项,即由于它们本性的“是”和作为潜能和现实的“是”。

关于第二项,即作为本性的“是”,可以从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关于十个范畴的论点中,找到有关论述。

亚里士多德从标准的“A是B”的语句表述形式,分析了主语和谓语的关系,

指出,表述一个主语(亦即主体)的谓语,不外乎十种类型:实体、性质、数量、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况、活动、遭受等。

在这个分析中,亚里士多德提出“实体”这个概念,他指出在这十类谓语中,只有“实体”是可以独立自存的个体(即“这一个”),其他的范畴都没有这个独立自存的本性,而必须依附于实体才得以存在,所以只有“实体”是最真实的“是”,所以才是“实在”、“真实”。

由此可见,对世界的认识,必须立足于对实体的认识。

所以,在本卷中,亚里士多德从多个方面对实体的本性进行了解说与研究,由此构成本卷核心内容,也是整本《形而上学》的核心内容。

另外,从希腊文、拉丁文的原义看,“实体”有着基础者、载体、基质等含义,具有终极主体或终极主语的意义。

原文:

在先前集释名词时,我们已指陈过事物之称“是”者有几种含义。

“是”之一义为一事物是“什么”,是“这个”;

另一义是质或量或其它的云谓之一。

解释:

我们之前集中解释各个名词的时候,已经叙述过事物之为“是”的几种含义,也就前面说到的四个意思。

“是”的一个意思就是: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一个“这个”;

而在另一个意思上则是:一种性质,或是数量,或是一种用来作表语的其他东西。

原文:

在“是”的诸义中,“什么”明显地应为“是”的基本命意,“什么”指示着事物之本体。

解释:

在“是”的众多含义中,“什么”很明显才是“是”的基本意思,“什么”指代了事物的实体。

换言之,那个是“什么”,即指一个事物的实体的,乃是“是”的原初的意义。

原文:

因为,当我们举出一事物的素质时,我们举其是善是恶,不举其为三肘长或为一个人;

但若说这是“什么”时,我们不说是“白”或“热”,亦不说“三肘长”,而说这是“人”或“神”。

解释:

因为,我们列举事物的性质时,我们列举其是善是恶,而不是其三肘长(古希腊的计量单位)或是一个人;

然而,要说其是“什么”的时候,我们不会说是白或是热,也不会说三肘长,而会说,这是人或是神。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