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数据显示,城市人口中高达96%的家庭已拥有住房,其中更有41.5%的家庭坐拥两套及以上房产。

这意味着,基本住房需求已得到广泛满足,我国房地产市场正逐步从“有房住”迈向“住好房”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历经深度调整,开发商在面对城中村拆迁所需的巨额前期投入时显得力不从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面大规模的城中村大拆大建并非现实选择。着眼未来,国家将重心转移至“三大工程”。即加速保障性住房建设、强化“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深入推进城中村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旨在解决既有住房总量过剩、商品房与保障房结构失衡等症结,同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居住空间的热切期待。

尽管全国范围内不再推行大范围的大拆大建,但对于特殊类型的房产,政府仍将坚持拆除重建策略。以下三大类房产的业主还需要密切关注。

一、国家重点规划发展区域内的障碍性建筑

这类房产位于国家或地方重点规划的发展区域内,可能因其位置、形态、功能等因素,与整体规划蓝图产生冲突,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绊脚石”。

比如,某些建筑占据重要交通节点,阻碍了路网优化与扩容;或者与新兴的商业、科技、文化等功能区布局不协调,影响了整体风貌塑造与资源高效利用。

拆除这类障碍性建筑,旨在为重大工程项目落地、城市功能升级、土地集约利用扫清障碍,确保国家重点规划得以顺利实施,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各级重大民生项目和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内的建筑

在推进重大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与现有建筑相冲突的情况。

这包括但不限于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体育场馆)、交通设施(如地铁站、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如公园绿地、防洪设施、水源保护地)等的规划用地范围内。

为了确保这些关乎公众福祉、提升城市运行效率的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对位于其覆盖范围内的建筑进行拆除是必要之举。

此举旨在最大化公共资源效用,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增进民生福祉,同时避免因保留原有建筑导致项目实施难度增大、成本增加甚至安全隐患滋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改造价值较低的老旧住宅

部分老旧住宅由于建设年代较长、设计标准落后、维护不善等原因,可能存在严重的结构安全问题、消防隐患、地质灾害风险等,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此外,一些老旧住宅由于户型不合理、配套设施缺失、能源效率低下等缺陷,即便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其居住品质提升效果仍难以达到预期,改造价值相对较低。

对于这类房产,拆除重建不仅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居民生命安全,还能借此契机引入现代化设计理念和绿色建筑技术,打造更适宜居住、更具可持续性的新型社区,切实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2024年起,我国老旧小区将以改造升级为主导方向,通过修缮加固、设施完善、环境美化等方式,力求在保留城市记忆、节约社会资源的同时,提升居民居住体验,实现老旧小区的华丽转身。

然而,对于上述三类特定类型的房屋,即国家重点规划发展区域内的障碍性建筑、各级重大民生项目和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内的建筑、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及改造价值较低的老旧住宅,拆除重建将是更为合理且必要的选择。

一方面推动了城市规划落地、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是顺应人民群众对更高品质生活环境期待的具体行动。

对于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和拆除安置,你更支持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