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房段子』,您相见恨晚的房产军师,目前已为8800+成都购房者提供了一整套房产买卖的解决方案。

我向来以实战主义,稳中求进,并完全站在购房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的角度,辅以我在成都楼市超过10年摸爬滚打的经验,给出最合理的买卖、置换、选筹和落地实操方案。

房段子购房咨询团队(幕后分析及数据+资格、社保、公积金、贷款合作团队+新房、二手房买卖团队),针对你的个人问题,一些简单的可以直接免费回答。

复杂或者定制一些的问题,我们目前提供——

①单次咨询(¥200元,单次问题及后续发散追问,限时1-2天);

③线下团队带看服务(¥2999元,房段子及助理线下陪看分析,纯粹买方立场,精准上车,手把手现场教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有没有想过,成都哪些板块是中看不中用?

买的时候欢天喜地,卖的时候痛哭流涕。
楼市上行期,抱团取暖,称兄道弟F4;
楼市下行期,指桑骂槐,分分钟被除名。
更有甚者,买家还没出手,房东早就阵脚大乱,内卷自砍严重后果。
最终落得个一地鸡毛。

一个板块的没落和内卷,离不开楼市大环境,但也和板块基本面息息相关。

1、产品老化,市场抛弃。

现在楼市都在酝酿推出第四代建筑了,所以产品的迭代还是非常明显的。

从最开始步梯房,到后面的高密刚需盘,再到现在的板式产品,再往后的大花园大赠送,每一代建筑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一个板块内全是八九十年代单位房,那么会被喊老破小;一个板块内全是七八十平的电梯房,那么会被喊筒子楼。如今这两种产品扎堆的板块,已经出现了被成都楼市抛弃的情况,老破小业主已经置换完毕,筒子楼的还在加速出货。

如果你还着手准备接盘,那么就要更偏纯粹自住,而非保值增值和流通。

此时你想一想,主城的一些老破小板块,二圈的一些筒子楼区域,大多是这样的结局。

2、板块内卷,天量供应。

随着板块的开发,成都楼市下的各种板块概念接踵而至,这些板块往往拥有平坦的腹地纵深,因此诞生了天量的住宅供应。

有些楼盘,动辄就是六七八九期,一期都卖成老破大了,最后一期的还没有破土动工。更别说周边接连都是这样的超级大盘,而且板块连着板块,让人感到令人窒息的绝望。

以前我们就讨论过,楼盘过大是马屎表面光,板块也是一样,行情上行还能称兄道弟,行情下行就一个比一个坑。

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成交大盘,就是如此,天量住宅大量挂牌频繁成交的表面,针对你个体的房源和价格,才最为致命。

3、时代红利,成本过低。

别看现在成都二手降价明显,砍价博主天天起飞,但从本质上来说,这只不过是房东们赚的少,而不是亏本卖。

很大程度上就是此前买入成本太低了,十年前很多刚需盘单价就六七千,后面几次周期拉涨,贵的已经来到3万多。

现在即便回调,也大多在1.5-2.5万之间,动动计算器就知道,这可比存银行的年化高得多得多。

由于买入成本极低,所以短期跌破发行价的可能性为0,这也给了房东之间价格内卷的底气,这种内卷让人苦不堪言,但又束手无策。

尤其是三四年前高位接盘的新邻居,起步就和老邻居不一样,所以也要非常慎重。

4、不达预期,价值弱化。

房住不炒不是一句空话,如今全国各地跌跌不休,挤泡沫软着陆的迹象非常明显,再加上经济大环境不佳,所以早些年一路高歌猛进的新板块,如今大都遭到了反噬。

当初没有一鼓作气成为门面,或者地段尴尬后继无力的区域,面临投资客的抢跑,崩溃只在一瞬间。

自住的配套不完善,房价还在不断破发,舆论又在吹风其他板块,卖完地后一地鸡毛...想想都很酸爽。

这四类板块在成都都很典型,如果叠加那么近乎死结。

解决之道,还是要重视板块的价值,介于成熟和预期之间,寻找有价值托底的,偏自住属性的区域。

第1类老化产品的解决之道:学区房,青二锦二。
第2类刚需产品的解决之道:地段论,大源不虚。
第3类低价产品的解决之道:自住党,三圣中坝。
第4类预期产品的解决之道:周期论,相信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