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

本号“宁中骄子”栏目,转发宁海中学校友会公众号转载的由宁海发布特刊的“天南海北宁海人之8090”专栏。本期刊发葛邓腾篇,展现这位宁中校友的精彩奋斗故事、在领域中的建树成就、典型事迹以及爱乡情怀,以彰显8090后群体开放大气、善于创新、团结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

人物名片

葛邓腾,1983年出生,宁海岔路人,2001年毕业于宁海中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上海市浦江人才。现任新兴际华(北京)材料技术研究院、新兴际华(上海)工程科技研究院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钢分会理事、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东华大学研究员、博导。

研究领域:

仿生功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这是新时代对我国科技工作者所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作为学生,他硕博期间,潜心钻研,在材料领域敢想、敢试、敢干,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并出国深造完成博士后研究;作为高校教授,他博学多思,交叉研究,将目光锁定在仿生材料与复合材料,以结构化功能纳米粒子、智能聚合物、纤维增强热塑复材作为研究主体,借鉴自然界生物特性,开发其在光学显示、光热防护和轻质复材结构等领域的应用,取得累累硕果;作为研究院院长,他注重应用,着眼于工程化研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更多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

他就是新兴际华(北京)材料技术研究院和新兴际华(上海)工程科技研究院院长——葛邓腾。

培养兴趣爱好 明确发展方向

葛邓腾是宁海中学2001届学生,也是宁海中学搬到新校区的第一届学生,他回忆道,那时学校会经常举办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那时不仅有体育课、美术课,还有手工课,潜移默化地让我意识到学习不仅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葛邓腾说,不仅如此,老师也非常以身作则和严于律己,印象最深的就是卢兴国老师,他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

“作为语文老师,每次需要背诵古文时,卢老师都是自己先背诵一遍,然后才会要求我们背诵,而这样的行为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明白了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要求别人去做,我觉得这点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葛邓腾说。

回首在宁海中学走过的3年美好时光,葛邓腾认为,宁海中学是一所多元化的学校,给了每一个学子发现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可能,也鼓励大家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大踏步地走下去。正是因为如此,高考后,他毅然选择了感兴趣的材料专业,并沿着这个领域不断前行。

“材料不是热门的专业,但是现代工业的基础,能够把设计的材料实现出来,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葛邓腾说,在一个又一个的实践探索中,他对材料专业的兴趣愈发浓厚。大学毕业后,他继续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在行业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怀揣着对科研的热情,博士毕业后,他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科研路上继续勇敢追梦。在国外,他接触了更为广阔的材料领域,也更加坚定信心,持续深入仿生功能材料的研究,并希望将所学的科研方法和思路带回国,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出一份力!

攻破技术壁垒 取得累累硕果

2015年,葛邓腾受聘于东华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结合自身科研和多年留学经验,创立动态仿生材料与结构实验室,组建了20人的研究团队,从事仿生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研究。

谈及他的研究领域,葛邓腾打开了话匣子。“大自然就像一个奇妙的‘合成工厂’,能制造出具有各种奇异功能的生物材料或生物体。”葛邓腾说,举个例子,贝壳是在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调控下生长出来的一种天然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通过学习研究自然界中像贝壳等生物材料的独特微观结构及形成机理,然后再模仿它的生长过程,就可以结合现有的人工材料仿生合成多种性能远超常规材料的新材料。这些材料在航空、航天、军事、国防、民生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就是仿生材料的价值所在。

秉持着科研初心,多年来,葛邓腾做“大研究”、啃“硬骨头”,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卡脖子”问题,从生物体中寻找思路,研发新型材料。针对具有荷叶效应的超疏水材料耐久性差的问题,葛邓腾团队提出仿黑莓结构的微纳复合球和仿蚯蚓的纳米褶皱纤维,大大提升了超疏水涂层和超疏水织物的机械耐久性,实现了超疏水材料的日常应用。

针对电子墨水只能显示双色的问题,借鉴闪蝶翅膀结构显色的机制,开发了电控多色彩显示的光子晶体电子墨水,为低能耗显示提供关键材料和原理验证。针对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成型难、强度低的问题,开发了多向增强的热塑复材大长径比管件和配套成型设备。

在承担国家及市科委的基础研究项目之外,葛邓腾团队还与各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项目合作,推动工程化问题的解决和科研项目的转化。期间,在Adv. Mater.、PNA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8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主持多项国家和部委科研项目。

推动成果落地 助推家乡发展

运用所学所研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是葛邓腾多年来追求的方向。2023年对于葛邓腾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他从东华大学来到新兴际华集团,在其所属的北京材料技术研究院、上海工程科技研究院同时担任院长。

尽管身份在变,平台不同,但做科研的初心始终如一,科研最终的目标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人类美好生活。“一方面,高校研究出来的技术需要有平台去支撑它转化,包括工程、资金等各个方面,而央企研究院有更大的平台可以高效地推动科研项目转化落地。另一方面,开发新材料和材料装备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而研究院作为学校‘人才蓄水池’,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葛邓腾说,新兴际华集团是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研究院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挥中枢功能,集中各方力量,在做好自身科研工作的同时,为所属以及产业上的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并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挑重担。

最亲是乡音,最浓是乡情。虽然阔别家乡多年,但他一直默默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家乡变化日新月异,特别是在工业经济、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作为宁海人,我深感骄傲和自豪!”葛邓腾说,近几年,宁海在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都在积极布局,希望今后能发挥所学所长,为家乡在新材料产业领域的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目前已筹建上海工程科技研究院宁波分院,希望今后凭借这个平台,与宁波包括宁海地区的企业在科技创新、产研融合、人才引进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推动家乡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投稿微信:18969872107

□ 出处:宁海中学校友总会

□ 编排:天姥老人

□ 审核:水东居士

□ 宁波南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