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持续亏损的阴霾和市场的残酷竞争,背靠广汽集团和腾讯的如祺出行毅然选择了继续其上市之旅。近日,如祺出行向港交所再次递交了上市申请,尽管去年8月的上市申请已于今年2月失效,但如祺出行并未放弃其资本市场之路。

在网约车这片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企业的上市之路仿佛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迄今为止,尽管网约车行业蓬勃发展,但成功上市的企业却还没有。这背后,既反映出行业的激烈竞争态势,也揭示了市场对于网约车企业盈利模式和发展前景的审慎态度。

如祺出行,向“中国网约车第一股”发起冲击。作为网约车行业的一员,或许也无法幸免于竞争的漩涡。在这样一个高度竞争、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如祺出行与行业内的其他先入者相比,无论是在服务订单数量上,还是在市场份额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难掩亏损困境

如祺出行由广汽集团和腾讯于2019年共同创立的公司,其业务已覆盖出行服务、技术服务以及车队管理三大领域。

尽管背靠广汽集团和腾讯两大巨头,如祺出行的上市之路也并不顺畅,这已经是其第二次递交申请材料了。据港交所官网显示,如祺出行于去年8月18日递表,今年2月19日,其上市申请材料被标注为失效。

与其他平台一样,如祺出行目前处于高投入阶段。据最新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中,从2021年的10.1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1.6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其中,出行服务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其收入贡献也持续扩大,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3.9%。截至去年底,如祺出行平台的注册用户数量已突破238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如祺出行在营销和研发投入上持续增加,但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报告期内,公司的净亏损额分别达到了6.85亿元、6.27亿元和6.93亿元。尽管毛利率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负值区间,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还有待提升。

比起可预料到的亏损,更令人担忧的是活跃乘客的流失。2021年到2023年,如祺出行的月均活跃乘客数量分别为103.17万、120.38万和104.73万。

值得注意的是,如祺出行的业务增长部分得益于与广汽工业的紧密合作。作为公司的五大客户及供应商之一,广汽工业为如祺出行提供了稳定的业务支持。然而,这也意味着如祺出行在业务运营上存在一定的依赖性风险。

如祺出行在招股书中坦承,预计2024年将继续产生亏损。这主要是由于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司机服务费、第三方平台服务成本以及研发开支等预计将有所增加。同时,公司也面临着将大湾区城市的运营经验复制到其他地区的挑战,包括在新市场竞争、司机招募与留存等方面的难题。

借助先进的平台技术,如祺出行不仅深耕网约车服务领域,更勇敢迈入了前沿的Robotaxi服务市场,同时在人工智能、高精地图等尖端技术方面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不过,对于目前企业需要应对扩大业务规模、提升毛利率、以及优化经营与管理效率等多重任务,如祺出行所寄予厚望的第二增长引擎——Robotaxi自动驾驶业务,其商业模式尚待明确。同时,滴滴等强大竞争对手的环伺,也为如祺出行的未来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如祺出行能否顺利走向资本市场。

网约车上市“魔咒”

目前亏损也是网约车市场的普遍现象,如今网约车行业玩家较多,除了如祺出行外,T3出行、曹操出行等公司也由车企发起成立。此外,互联网企业滴滴出行、首汽约车、神州专车、易到、嘀嗒出行、美团打车等也是这一领域的主要玩家。

滴滴、高德两大巨头已经先行将出行网络铺至全国主要城市,从广州起家的如祺出行选择了大湾区作为第一站与大本营。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如祺出行在大湾区市场的用户渗透率已超过45%,市场份额稳居第二。不过,同样的运营经验很难复制到大湾区以外的其他城市及地区。而同竞争对手开拓新城市的速度相比,如祺出行扩张的步子并不大。

当视线从大湾区转向全国时,如祺出行的市场地位便显得不再那么稳固。尽管其市场份额已从2021年的微小基数增长至2023年的1.1%,但相较于滴滴出行等行业巨头,其仍有着不小的差距。

如祺出行也面临财务上的其他挑战。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令人担忧的是,如祺出行的资产负债率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2020年至2023年6月底,其总负债逐年增加,从最初的1亿元升至18亿元,资产负债率则从18%快速增长至243%。

在网约车行业中,企业的上市之旅似乎总是充满曲折。以滴滴为例,其曾经的上市风波暂且不论,即便是顺风车领域的佼佼者嘀嗒出行,也在IPO的道路上屡遭挫折。今年,嘀嗒出行已是第五次向资本市场递交申请,结果仍充满不确定性。

嘀嗒出行,作为另一家备受瞩目的智能出行企业,也已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嘀嗒出行在2022年凭借显著的交易总额和顺风车搭乘次数,成功跻身至中国第二大顺风车平台的地位。其顺风车业务交易总额高达61亿元,搭乘次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420万次。

不仅如此,截至2023年底,嘀嗒出行的顺风车服务已覆盖全国366个城市,拥有超过1560万名经过认证的私家车车主。

然而,与如祺出行类似的是,嘀嗒出行在财务表现上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在2020年至2022年的三年间,嘀嗒出行仅有一年实现盈利,归母净利润合计亏损6.5亿元。同时,已在港交所上市的快狗打车,在同一年度内也录得了27.4亿元的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网约车行业的其他重要参与者,如曹操出行和T3出行,也曾传出过上市的消息。滴滴出行、哈啰出行以及嘀嗒出行等企业,虽已递交招股书,但至今仍未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当前的网约车市场不仅竞争激烈,更存在着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和难以克服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