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跑了这么多马,还没见过像扬州半马这般的赛道氛围,从起点到终点,21K间,观众始终在你身旁。
看得出来,市民大都是自发的。想想也是,扬州半马创办马上20年了,扬州市民对于马拉松的认知、理解、参与,早已形成一套模式。
一场高品质的马拉松,一定不能少了市民的支持,最直观的方式,就是站在赛道旁,为参赛者加油助威。
对扬州,我谈不上熟,但是在20年前,在南京工作期间,印象中曾来过两三次,很多记忆早已淡薄。这次来之前,还惦记着找找当年的朋友,自己兜兜转转,早已失联,未免有几分憾意。

对扬州半马赛道所经之处,我只能从赛道图上看到一些景点,想到也不可能都是居民区。没料到的是,不管赛道任何一处,总是有成片的市民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扬州半马增添一丝丝亮色。
从体验感上,扬州半马不负老资格的金标赛事之名,今年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俱在,相当棒。
赛前一天还冰火两重天,热的时候高达30°C了,冷的时候仅10°C出头。比赛时气温基本在十二三度,跑起来真是爽。
赛道够平坦,够宽敞,尽管两万半马选手分枪出发,人流一直密密麻麻,但想加速,并不受限。据了解,赛会女子纪录被打破,同时创造了中国境内女子半马最好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预期
赛前,我对今年扬州半马的评判是,只要平平安安,各个环节不求出彩,莫出事,便是成功。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今年是扬州半马走向市场的头一年,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当下的办马拉松环境,你哪个环节稍不留神,酿成舆情,各方面压力就大了。
扬州半马从招标起,留出的办赛周期比较短,赛事想包装、打造一些亮点,难度极大。以我的参赛感受,主办方重视,运营方专业,呈现出来的,绝对是一场优质赛事,赛事中有不少亮色。
绿色系的参赛服别致、清新,我觉得跟我这两天在扬州个园、瘦西湖看到的竹子极相称。尤其是跑到瘦西湖景区赛段,两旁的垂柳、湖水、赛道上的一道道绿色身影,构成了一幅初春的自然画卷。

若是扬州半马能围绕绿色来打造赛事视觉体系,让跑者形成记忆,那就更上一层楼了。
赛道景观也是呱呱叫!有些赛事的路线,说经过什么什么景点,其实根本啥也看不到。扬州半马一路跑下来,与景点、景区可真是零距离,沉浸在江南春色,边奔跑边享受美景。
赛后的按摩服务真心不错,完赛选手坐下来,捏捏脖子、揉揉肩膀,瞬间缓解疲劳。接驳服务挺及时,人满即走,在没有地铁的城市,做好赛后疏散保障,尤为重要。
我对扬州半马起终点的拱门比较赞同,简洁、大方,国外一些大比赛也是这种风格。马拉松在形式上,我们是应该一步步地告别“高大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

赛前我关注到,很多参赛者对于扬州的交通、住宿有不小的成见。的确,一场30000人规模的大型赛事,一两天内大量外地人涌入,交通、住宿压力真不小。
交通,主要是解决好赛前怎么来、赛后怎么走就可以了。组委会提供接驳服务是一方面,也要有社会车辆靠近集结区的通道。
我是早上打车,6:44到市民中心附近下车,因为封路前面不让走了。下车后,事实上人可以往前走的,但是不行,要绕一大圈,直到7:08,我才走到E区安检处。若是能指引参赛者,早上打车具体到什么地方下车,距离集结区最近,会显得更人性化。
赛后接驳指引,标识可以做大些,不同的线路,也可在接驳车前树立大点的指引牌,可以省了很多完赛者一遍遍地问志愿者、司机。

扬州半马的集结区,在国内赛事中,我认为是最自由的。说实话,我是挺喜欢这种风格,是显得有几分凌乱,可也不影响什么,马拉松就是一场跑步活动,平常心待之,并不是说严阵以待,那才行。
完赛物资挺丰富,不过那个酸奶,没必要单独发放。刚领过完赛包,发现眼前又是长队,完全可以在完赛包发放区解决的。
终点区域没有独立的大空间,一切服务都是在路边完成,这样一来,如何有机地安排,大有学问。完赛后我各处看了看,认为有点点散,若是各个服务区都有独立区域的话,会显得更协调、有气氛。
相信大家也能体会到,扬州半马在步入市场后,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改善。当然,问题也暴露了一些。着眼于未来,赛事需要一个稳定的成长期,切忌再折腾,唯有在今年基础上一步步精进,赛事才可能在口碑上有突破,更受跑者的欢迎,真正成就国内第一半马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