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农村, 就难以看清社会

从何而来, 以及将向何处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在农村,如今,这一比例降到了三分之一。乡村人口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是中国现代转型的一面镜子,不理解乡土中国,就难以真正理解现代中国。不了解农村,就难以看清社会从何而来,以及将向何处去。

2019年,我们出版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陆益龙教授的《农村社会学》,这本教材立足中国经验,以中国农村的社会事实为依据,系统介绍和阐述了农村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

近日,《农村社会学》(第二版)上市,本书既可以为社会学类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了解和理解农村提供指引,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和“三农”实际工作的参考用书。今天为大家推荐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陆益龙教授为新书所作序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村社会学(第二版)

作者:陆益龙

ISBN: 978-7-300-32603-0

定价: 49.90

出版日期: 2024-03-15

《农村社会学》第二版序言

文|陆益龙

重读自己的旧作,修订已印的文字,不只是更新信息,也不止于完善作品,重要的是进行一次学术反思。费孝通曾回忆,在重读自己的旧作《生育制度》后,有了新的体会,创作了《个人· 群体· 社会》 一文, 由此开启了学术的自省与反思。

学术的反思既为 “温故而知新”,也是对 “敬惜字纸” 文化传统的传承。我们对自己写下的文字,特别是教材,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崇敬之心。反思是要回过头来重读,看自己能不能看得过去,再体会读者的感受。正是本着这一精神,我欣然答应出版社提出的本书第二版修订的提议,静下心来认真地做了全面修订。

记得完成本书初稿是五年前的事,写作这本教材前前后后也花了几年,从初稿写作到现在修订,虽然时间跨度不算长,但倍感时间流逝之快、社会变化之大。一个特别明显的感受是, 在本书初稿写作时,把贫困问题作为农村社会问题的重点内容,且在第一版付印前,及时增加了 “精准扶贫” 方面的内容,但随着2020 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这些内容与现实已有明显脱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向学生传播知识的教材更要跟上时代步伐,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世界的变化以及变迁之道。

对中国社会学来说,农村社会学不只是一门分支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基础学科。不理解乡土中国,就难以真正理解现代中国。不了解农村,就难以看清社会从何而来,以及将向何处去。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在农村;改革开放之初,仍有百分之八十的人生活在农村;如今,仅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生活在农村。可见在大变局时代,农村的变化更大、更凸显。对农村巨变及其社会效应进行研究和认识,社会学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要对农村问题有系统和深刻的认识,离不开农村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写作本教材的初衷,是为学习和研究农村社会学提供一个较为完整、较为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框架,这个框架的构建一方面有社会学学科知识积淀基础,另一方面有较丰富的农村研究基础。不应将农村社会学等同于农村研究,因为不是所有的农村研究皆属农村社会学范畴。教材的要义是以教学为目的,教学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思想。只有独立、规范、系统、深刻地思考才能形成思想,对学科规范、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的掌握,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基础。本教材在内容设计上,基本遵循这一理念,注重对核心概念的辨析、对理论脉络的梳理、对重要研究的呈现,以强化农村社会学的学科意识和理论自觉意识。

此次第二版修订,没有在框架结构上做出较大调整。这一是考虑到要保持教材知识内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尽管社会现实在不断地变化,但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需保持自己的定力。二是尽量维持本教材的特色。独著教材与团队编写教材不同,团队编写教材可能因主编意图和团队构成的改变出现教材框架结构的变化,而对独著教材而言,在没有充分理由和成熟思考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对已有框架结构做出大幅度改变。

不过,没有进行框架结构的调整并不意味着没有实质性修订。为了此次修订,我逐字逐句地重读了全书,并认真修改了全书不够规范、不够准确、不够精练的文字表述,力争使本书在细微之处有质的提升。语言文字表达问题在学术研究中常被人们忽视,人们在强调宏大理论叙事时,却不太看重文字表述的精练和准确。事实上,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文字表述和概念使用显得尤为重要,既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功,也是严谨治学的重要表现。此次修订可以说在文字表述方面对全书做了一次全面 “体检”,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农村正经历着急速巨变,农村政策也在不断变革。为呼应农村社会快速转型的事实,此次修订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更新重要数据信息,包括增加较新近的统计数据,以更贴近当下现实。此外,根据 “三农” 政策调整,更新、修改相关内容,以保持与大政方针相一致。例如,对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战略的叙述,从政策解读转换为历史经验记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阐述和探讨,增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

受能力和时间所限,此次修订仍会有疏漏、 不足之处,甚或有谬误之处,还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诚挚感谢策划编辑盛杰,她为本书第二版修订做了大量协调和编校工作!在此想对我的妻子俞敏和儿子陆亮说,谢谢你们,有你们的陪伴和鼓励,我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本教材为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精品教材建设项目和重大规划项目 “农村社会学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成果,得到中国人民大学2022 年度 “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 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最后,谨以 《道德经》中的 “上善若水” 命题与有志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同人共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陆益龙

关于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益龙,安徽枞阳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社会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农村社会学》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有两部学术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农村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户籍制度研究、水资源与社会研究等。已出版的学术著作有:《治水:环境社会学视角》《纠纷风险防范与和谐社会建设》《后乡土中国》《转型中国的纠纷与秩序:法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制度、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定性社会研究方法》《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流动产权的界定:水资源保护的社会理论》《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嵌入性适应模式:韩国华侨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安徽小岗村调查》。此外,在《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社会学研究》《人口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 内容简介/

中国农村正经历着巨变,村庄在减少,农村人口在减少,农业在转型。为记录和更好地理解巨变中的农村,本书立足于社会学的学科视角,以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经验为基础,系统回顾、记述和阐述农村从何处来、农村现状如何、农村将向何处去等农村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本书按照农村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村落与农村社区、农民及其社会特征、农村社会关系与网络、农村社会的组织、农业与农村经济、农村政治与乡村治理、农村的社会分层与流动、乡土文化与农村生活方式、农村社会问题及其应对、农村社会变迁与乡村振兴这一逻辑主线和知识框架,概括解释核心概念,引入并评述相关社会学经典理论,解析理论及相关研究所包含的方法,结合实际经验阐述“三农”问题和农村社会学的立场观点。

本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独著教材保证了内容和写作的统一性和整合度,也在教材通识性与学术性之间取得了更好的平衡;二是倡导并注重社会学的学科范式,强调学科意识和规范意识的养成。本书突出了对农村基本社会事实和农村社会学基本概念的解释,为社会学、人口学、社会工作、老年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了解和理解农村提供了有益指引;本书对农村社会学研究和时势政策动态有广泛而深入的论述和解读,因而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和“三农”实际工作的参考用书。

/ 目录/

第一章 农村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什么是农村社会学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研究什么
第三节 为什么研究农村社会
第四节 中国经验与农村社会学

第二章 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的范式
第二节 田野调查
第三节 抽样调查
第四节 分析解释与理论构建

第三章 村落与农村社区
第一节 村落的意义和特征
第二节 村落中的家和户
第三节 村落的形态与构成
第四节 行政村及其功能
第五节 村落的未来

第四章 农民及其社会特征
第一节 农民及其构成
第二节 农民的社会心理
第三节 农民社会行动的逻辑
第四节 理解中国农民

第五章 农村社会关系与网络
第一节 农村社会关系及其特征
第二节 农村社会关系的类型
第三节 农村社会的关系网络
第四节 农村社会关系的变迁

第六章 农村社会的组织
第一节 农村的社群和组织
第二节 家族组织及其变迁
第三节 农村的经济组织
第四节 农村的政治组织
第五节 农村社团与文化组织

第七章 农业与农村经济
第一节 农业与农村社会
第二节 农业经济的类型及其特点
第三节 制度、市场与农业发展
第四节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第八章 农村政治与乡村治理
第一节 农村社会中的权威
第二节 政治力量与农村政治
第三节 农村社会的治理
第四节 村民自治和公共管理

第九章 农村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第一节 农村社会分层的维度
第二节 农村社会分层的机制
第三节 农村的社会流动状况
第四节 农村社会流动的机制

第十章 乡土文化与农村生活方式
第一节 乡土文化的特质
第二节 农村民俗文化
第三节 农村社会的文化生活
第四节 农村生活方式及变迁

第十一章 农村社会问题及其应对
第一节 后脱贫时代的贫困治理
第二节 老龄化问题与综合养老
第三节 教育问题与教育改革
第四节 医疗卫生问题与医疗保险

第十二章 农村社会变迁与乡村振兴
第一节 农村社会变迁
第二节 城镇化与农村社会现代化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
第四节 乡村振兴与中国式农村现代化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