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印的《红根生江城——李维民革命故事选》一书中,有几幅拍摄于上世纪的照片插图,所配文字说明中写有“夹信子”这个地名。对当代吉林市市民而言,夹信子已然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地理词汇,虽然龙潭区有村屯在使用这个名字,但那里隶属江密峰镇,原本是永吉县的辖区。至于李维民同志潜伏的城区“夹信子”,除个别老人在口语中偶尔使用外,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吉林市市区内的“夹信子”位于今光华路西端,这里曾有一条名叫夹信子胡同(致和南区)的小巷。关于“夹信子”名称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除“黑熊掰苞米,遭害一地苞米芯子”之类的传说外,许多资料认为东北的“夹信子”地名与满语有关。但与哪个词汇有关,却莫衷一是:有人说夹信子是满语“狭窄”的含义,不过查阅满语辞书,发现狭窄、窄的满语发音与“夹信子”差异较大,因而觉得这种说法站不住脚。还有人说与“楔子”的满语发音有关,经查也对应不上。目前看比较接近的是满语“夹板缝隙”的发音,不过也只是相似而已。

我个人觉得“夹信子”的含义应该来自汉语方言。信子在方言中有“装在器物中心的芯子”的含义。如蜡烛的捻子﹑爆竹的引线等都被叫作信子。夹信子顾名思义就是“夹线儿”的意思。查阅解放前后的吉林市市区地图,发现这种含义与夹信子胡同所处的街区位置特点颇为吻合。

夹信子位于清代同治六年外扩的城区内,这一区域由牛马行街北头向北,向西经北极门、致和门,再向南直到德胜门,被城墙围成一个“几”字型突出,即所谓吉林琵琶城的“琴头”。在这一区域内,北极门内的北大街与致和门内的致和街(及部分夹信子胡同)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位于北大街,也有人称其为北关的裤裆岔),夹信子胡同则是大致贯穿于这个三角形的部分“高”线。无论是从整个“琴头”区域,还是三角形区域看,夹信子胡同像是一条特殊的“信子”夹在其间。由此得名,显得极为生动形象。

根据《红根生江城》一书的记述,李维民在伪满后期潜伏吉林市时,曾在1944年时,居住在致和街夹信子路东一名叫刘旭东的房主家的东耳房。当时,他还与侯圣绂、刘兰亭、邵鸿恩、李福、李振鹏等合资,在北大街夹信子路西兴办了顺德弹棉厂及“鸿大纺织厂”,借以隐蔽身份,开展地下工作。夹信子这片普通的民居也因此留下了革命的痕迹!

在如今,李维民同志在吉林潜伏时的夹信子,已变成了致和街。查阅解放前的地图,发现与北大街相交的是夹信子胡同。致和街与北大街并不相交,而是与夹信子胡同相交在云生胡同(解放后的发扬胡同)东口附近。

解放后,在向西打通光华路时,夹信子胡同在光华路的南段被并入致和街,夹信子在光华路南侧正式退出历史。至于其北段,也因名字缺乏“新”意而被更名为家信胡同。到了上世纪末,城建改造热潮席卷吉林大地时,光华路北修建了现在的致和南区17号楼,由于这栋拐把子楼过长,仅在靠近北大街路口处留了一个方便交通的楼洞子,而原来家信胡同与光华路的交汇口则被彻底封堵。

另外,布局兴建致和南区建筑时,原来的家信胡同位置也发生了偏移,其北端也越过兴北胡同(解放前称乾元胡同),直接与桃源路相接。如今致和南区1号楼和2号楼之间南北向的胡同南段,大致就是上世纪家信胡同残留的最后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特别鸣谢贾大为先生(网名易林学馆)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