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了宽敞的阅览室,书架上排列着各类书籍,从古典文学到现代科技,应有尽有。

晓丽坐在一角的桌前,身边堆满了各类专业书籍和笔记,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笔在纸上飞快地舞动,偶尔抬头沉思,仿佛在与知识进行一场悄无声息的对话。这是大学生活的一个缩影,一个追求知识、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时刻。

然而,在这个宁静的场景背后,隐藏着一种与之不相符的喧嚣——来自大学生家长群的频繁消息提示音。

在某个瞬间,晓丽的手机亮了,提示音打破了阅览室的宁静。是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发布的消息,通知家长英语六级考试成绩公布,班级成绩位列全学院倒数第一,并催促家长提醒学生加强英语学习。

晓丽不禁苦笑,心想,大学生活本该是独立和自我探索的,如今却被家长群的频繁干预所打扰,这不禁让人感到一丝讽刺。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家长群的普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一方面,家长群的出现无疑加强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让家长能更直接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特别是对于一些担心孩子安全、学习的家长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应拥有自主管理自己生活和学习的能力,过度的家长干预不仅可能侵犯学生的隐私,也可能限制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对于像晓丽这样的大学生来说,家长群中的消息往往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噪音”。虽然家长的关心是出于好意,但在大学这个培养独立个体、鼓励自我探索的环境中,过度的关心反而变成了一种束缚。

正如晓丽所言,每个人对未来的规划不一样,学习的路径也各不相同,何必用一种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呢?

这种“大学高中化”的管理方式,似乎在无形中拉低了大学教育的层次,变相地将大学生看作是需要密切监管的中学生。这不仅与大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初衷背道而驰,也限制了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贾洪武的观点,恰到好处地揭示了这一问题的本质——“大学‘高中化’是大学的一种自我矮化”,过度的保护和干预,虽然可能会减少学生犯错的机会,但同时也抑制了他们成长的步伐。

通过晓丽和她的同学们的经历可以看到,大学生家长群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教育环境变化、家长关怀心态和社会保护倾向综合作用的结果。

当晓丽的班主任通过家长群发布英语成绩、组织在线家长会时,原意是希望通过家长的参与鼓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提升班级整体成绩。然而,这种做法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压力,也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过度干预,影响了学生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家长群的设立初衷是良好的,包括发布节假日放假通知、电信网络及出行安全防范等,确保学生的安全和福祉。但这也反映出了大学对学生过度保护的倾向,即使是日常生活的小事也要进行提醒和监督,这无疑是对学生自主能力的不信任。

家长对于家长群的热情接受,一方面源自于对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关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对大学生活缺乏了解,以及对孩子独立能力的担忧。如晓丽舍友父亲因好奇参与在线家长会的行为,虽出于对教育过程的关注,却也透露出家长对大学生活过度介入的现象。

大学生如小张的例子则显示了家长群在特定情况下的积极作用。当他的父亲通过家长群及时识破了一个骗局,避免了经济损失,这证明了在一些关键时刻,家长群作为信息传递的渠道确实能发挥正面作用。

然而,正如贾洪武所指出的,过度干预和保护不仅会让孩子过于依赖成人世界,还会剥夺他们面对困难、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大学生活不应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个体成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只有让学生在自由中探索,在尝试中成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意义。

因此,大学生家长群虽然在某些方面为家长和学校提供了便利的沟通渠道,但其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关键在于如何在保障学生安全和福利的前提下,尊重他们作为成年人的自主性,让他们在大学这个成长的舞台上,拥有更多自我探索和试错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在铺天盖地的数字信息时代,大学生家长群的兴起仿佛是时代的产物,一把双刃剑,在便利与过度之间摇摆。

家长群,这一本应于中小学阶段见缝插针般存在的沟通桥梁,不经意间走进了大学生的世界。它究竟是一份责任的体现,还是过度保护的延伸?让我们细数这其中的利弊,一探究竟。

首先,无可否认,家长群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在现代社会,信息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父母亦希望能够时刻掌握孩子的动态,特别是那些家境一般,对孩子寄予厚望的家庭。他们通过家长群,能够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情况,包括安全提醒、成绩公布、重大活动等,这无疑增加了家长对孩子成长环境的了解与掌控。

然而,转念一想,当大学生的世界被家长群填满,是否还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

在这个阶段,学生应学会独立思考、自我管理。但家长群的存在,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依赖性,降低了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应对能力。有趣的是,若把目光投向历史,古人在成长的路上,往往独自面对挑战,正是这种经历锻造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性格。

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大学生与古人成长环境的差异。家长群的普及,不禁让人反思,我们是否过于溺爱下一代,以至于忽略了他们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古语有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挑战与失败,个体才能真正成长。

再者,考虑到家长群中频繁的消息更新,不少家长反映,这些信息往往让人应接不暇,而且有时会因为信息的真实性而产生疑惑。举个例子,前文提到的小张遭遇的骗局,正是信息过载导致的一个副作用。

这不由得让人思考,信息的质量与家长群的管理,是否也成为了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细究之下,家长群的设立本意无可厚非,它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连接家庭与学校,保障学生的成长与安全。但如何平衡沟通的便利性与学生的自主性,成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是否能在家长群中留出一片自主探索的海洋,让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学会独立、学会成长?

03

家长群,这个本应属于中小学教育阶段的通讯工具,如今悄然走入了大学生的生活。

起初,它的设立似乎是出于好意,旨在强化家校联系,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工具却逐渐成为了一种过度保护和干预的象征。

大学时期,是学生由青少年过渡到成年的重要阶段,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自主权和个人空间,去探索自我,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当家长群的影子伸向大学生活,这种所谓的“关爱”实则可能成为束缚学生个性发展的“看不见的手”。

比如晓丽的例子,班主任通过家长群发布成绩和比赛信息,本意是希望家长能鼓励学生参与,但这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压力。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未来规划各不相同,将他们放在同一标准下评价,无疑是对个性的无视。

更何况,这种做法还可能加深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和干预,从而限制了学生自我探索和独立成长的空间。

在小张的例子中,家长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帮助家长及时识别并防范了诈骗行为。这说明,家长群在特定情况下,对于保障学生安全、传递重要信息确有其正面价值。但这不意味着需要将其功能过度扩展到日常管理和学生个性发展领域。

那么,如何找到一条平衡线,既能保持家长对学生必要的关心和支持,又不至于干预过多,成为学生独立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学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自主性培养的重视。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生活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可以通过正式渠道,如家长会、学校网站等,向家长传递学生在校的表现和重要信息,而不是依赖于家长群这种非正式且容易引发过度关注的方式。

其次,家长需要适时“放手”,信任孩子的判断和能力。

可以通过和孩子的平等对话,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而不是通过监控和干预来表达关爱。家长的角色应更多地转变为支持者和顾问,而不是管理者。

再者,大学生自身也应当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并展现自己的独立性和责任感。面对家长的关心和学校的管理,学生可以通过理性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观点,同时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实际上,大学生活的理想状态应该是“自由与责任并重”。

自由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规划,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向和参与的活动;责任则是在享受自由的同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包括学习成绩、人际交往和未来规划等方面。只有在自由与责任的双重要求下,大学生才能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家长群的作用应当是辅助性的,而不是主导性的。它可以作为一个信息传递的平台,帮助家长了解学校的重要通知和孩子的安全情况,但不应成为干预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工具。

归根结底,大学生家长群的存在与否并不是核心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家长、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尊重学生自主权的前提下,有效地进行信息沟通和情感关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保障大学生的成长安全,又不剥夺他们探索世界、独立成长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