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按:继《前中国时代》《元中国时代》和《晚夏殷商八百年》“上古中国时代”三部曲之后,历史学者李琳之关于史前中国总结性大著《何以华夏——从传说时代到西周》近日由研究出版社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以华夏:从传说时代到西周》,李琳之著,研究出版社2023年11月第1版,2024年1月第2次印刷

长期以来,我们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为什么被华夏正统视为文化落后的“戎狄蛮夷”都自认为是“三皇五帝”的后裔?为什么几千年以来,“戎狄蛮夷”像飞蛾扑火似的要不断地逐鹿中原?李琳之从考古学方面观察发现,自裴李岗文化至西周时期,中原族群的融合变迁可以明显地分成分流与汇聚两个阶段,“华夏”族群经过了从传说时代到夏、商、西周——总计6000年的民族融合演变史。在《何以华夏——从传说时代到西周》中,李琳之第一次把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作为重大历史问题提出,并且完满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全书以考古成果为核心资料构建上古史体系,开拓了中国古史研究的新方法、新领域。

下文是《山西晚报》就《何以华夏——从传说时代到西周》出版专访李琳之的第四部分内容:

《山西晚报》:您认为,西阴文化急剧扩张,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开始形成。仅仅是对玫瑰和菊花花瓣纹彩陶的认知和接受就能说明这一点吗?西阴文化又有什么华夏文明的基因?

李琳之:玫瑰和菊花花瓣纹彩陶是西阴文化的典型器物,上面绘制的玫瑰花和菊花是“华夏”之“华”的别称和象征,具有族群标志和祭祀祖先的精神内涵。玫瑰和菊花花瓣纹彩陶的大范围传播和扩散,说明周边文化族群接受了西阴文化这一信仰和认知。当然,玫瑰和菊花花瓣纹彩陶只是西阴文化典型器物的一个代表,伴随它大范围传播和扩散的,还有相关的一些典型器物和风俗习惯,如绘有鸟纹的彩陶、简约薄葬的墓葬形制、习俗等。

西阴文化呈现出很强的华夏文明基因,如“花”文化、龙文化、敬天祭祖文化、观天侧象的历法文化、鼎文化等,每一种文明基因都有相应的遗址、遗迹和文物体现,这些都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形成的标志。

《山西晚报》:在您的书中可以看到,即使是在上古,也和后世一样有逐鹿中原的现象。哪怕是迁移扩散到边缘地区,也总要想着回归中原。如陶寺文化由龙山文化西进而来。而龙山文化的前身大汶口文化也是中原后岗一期文化败退至海岱地区形成。“居中建国”的观念在上古先人中真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事实上,以当时的自然条件而言,中原之外的地区未必不宜居,如西北、华东等。

李琳之:不能笼统地说大汶口文化是中原后岗一期文化败退至海岱地区而形成,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中原后岗一期文化败退至海岱地区与当地北辛文化在碰撞、摩擦后交融而成。

“居中建国”的观念在上古乃至中古都是一以贯之的,我在书的最后专门设了尾声“‘逐鹿中原’背后的玄机 ”这么一节来阐述这个问题。古人几千年连绵不断地、锲而不舍地逐鹿中原,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这里是他们祖先曾经生存的故地,是他们祖先认定 的“天地之中”,是华夏民族立地建国以告慰祖先的正统象征。不论从文献记载、民间传说,还是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层出不穷的考古成果来观察,“敬天祭祖”自始至终都是贯穿华夏文化的一根红线,这就是《左传·成公十三年》所谓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古代国家只有两件大事,就是祭祀与战争。

至于中原地区的人文自然环境要好于周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所以尽管中原之外的某些地区在某些时段,也较为适合人类居住,但如果这些华夏边缘地区的人们要实现更大的理想,那就必须逐鹿中原,居中以建国,因为那才是华夏正统的象征,才能得到天下的承认。

《山西晚报》:在您的书中,也涉及到许多长江流域乃至更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在通常的观念中,华夏文化诞生发祥于黄河流域。现在这些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对我们认识华夏文明起源发展有什么意义和启发?

李琳之:中国这100多年的考古学成果已经证明,中华文明的形成模式是“多元一体”,而不是像古人认为的那样是“中原一元”,这是考古学对中国古史观最大的改造,目前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学界的共识。不过,“多元一体”这个概念有平均用力之嫌,因为中原在其中的确起着中心主体的作用,所以用北京大学严文明教授提出的“重瓣花朵”理论来概括可能更为科学。就是说,中华文明的形成好似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周围的山东、燕辽、甘青、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是第一层花瓣,再外围的文化区是第二、第三层花瓣。中原文化区作为花心不但起着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还起着向周边文化辐射的作用。

就文明起源角度而言,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时间不迟于中原,如上述上山遗址,大致时间就和贾湖遗址处在同一个时段,都是距今9000年左右。而在某些个时段,长江流域的文明进程还快于中原,譬如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城址是6000年前诞生于澧阳平原的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占地面积18.7万平方米,城内面积约8万平方米。而中原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城址是郑州西山古城,其始建于5300年,比城头山古城迟了700年,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城内面积只有2.5万平方米,也比城头山古城体量小得多。

从进入文明历程角度讲,长江下游的良渚古城在距今5000年左右时,就迈入了文明的门槛,而中原地区直到4300年前才由于陶寺古城的崛起出现了文明的曙光。

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年来,长江流域发现了数以千计的文化遗存,有力地佐证了中华文明起源模式是“多元一体”或“重瓣花朵”式,而并非“中原一元”。

原载《山西晚报》2023年12月22日,有增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以华夏:从传说时代到西周》自2023年11月出版以来,先后入选了长安街读书会第2023年1108期干部学习新书书单、《中国出版集团2023年度优秀主题出版物》(40种)等好书推荐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