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房段子』,您相见恨晚的房产军师,目前已为8800+成都购房者提供了一整套房产买卖的解决方案。

我向来以实战主义,稳中求进,并完全站在购房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的角度,辅以我在成都楼市超过10年摸爬滚打的经验,给出最合理的买卖、置换、选筹和落地实操方案。

房段子购房咨询团队(幕后分析及数据+资格、社保、公积金、贷款合作团队+新房、二手房买卖团队),针对你的个人问题,一些简单的可以直接免费回答。

复杂或者定制一些的问题,我们目前提供——

①单次咨询(¥200元,单次问题及后续发散追问,限时1-2天);

③线下团队带看服务(¥2999元,房段子及助理线下陪看分析,纯粹买方立场,精准上车,手把手现场教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趁着锦宸府开盘5万热度,聊聊成都新房为什么越来越贵?

这里说的新房,泛指核心区域的改善新房,而非二三圈的边角料。

昨天早上金融城三期的华润锦宸府开出四五万的单价,总价妥妥来到了千万级别,可谓意料之内,情理之中。

这两年,大家能明显感受到成都新房越来越贵了,虽然不乏修整和暗降的“技术性调整”,但整体的趋势还是温水煮青蛙,缓慢在上涨。

为什么新房会越来越贵呢?明明二手房都肉眼可见的大幅回调了。

1、商人逐利。

开发商在商言商,刚需盘的单价低,盈利差,而高端改善,才是符合逐利行为的。只有因为去化压力、政策限制等特殊情况,才会被迫以价换量。

去化压力是二三圈层的通病,也不在大众讨论之列,但像怡心湖华府、十陵还是在努力往改善方向走。大家讨论的往往是核心区域核心板块,这类区域走向高端改善的意图非常明显,虽然不太顺利,但还是非常固执。

而且政策限制越来越松,核心区会被限价到2万多甚至刚好2万的楼盘,越来越少。

2、政策呼吁。

房地产是政策市。

什么叫政策市?就是你钱不够,但政策倾斜,让你够;你钱够,但不想买,政策倾斜,让你想买;你钱够也想买,但是没喜欢的,政策倾斜,让你买到想买的。

前几天**开会,表示房地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有效刺激...对新房而言,直白地说,就是有钱又有能力和意愿的人,要调动他们买房的预期,让一部分房子先涨上天。

从市场经济来说,商品房本就是应该有价格梯度的,荷花池20块的包和20万的PRADA共存于世,很正常。

有人喜欢PRADA,那么就会生产出单价总价双高的豪宅。

不能因为老破小1万,就逼迫别人也只能买老破小。现在政策鼓励商品房的分化,自然也更迎合开发商的逐利,因此不谋而合。

3、产品基础。

新房价格高,自然有高的道理。

从公建化外立面到143平的卷王之王,完全是迭代了一个层级的产品,吊打99%的一众二手房都不为过。

外立面的玻璃、铝板、干挂石材都是家常便饭了。

户型上现在都基本能做到纯板式,南北通透,T2小高层,外加电梯入户,大横厅,双阳台双卫双套房,假飘窗,主卧20平+,次卧套内10平+...得房率95-105%。

以前的高层二手房怎么打?我之前说的8折差价合不合理?

按照套内实得推演,以前得房率80%,现在得房率90-100%,大大提升了一二十个百分点,目前的143户型,不虚以前一百六七八十平的房子。

所以这样的改善产品下,价格持续走高,也有事实基础。

4、限价放开。

前些年,受制于清水限价,也考虑到拿地成本的限价(网红盘),所以开发商可以操作的空间并不大,对应的品质也不算高。

从2017年开始逐渐降容,目前普遍是1.5-2.5,有了改善产品的基础。

后来网红盘基本枯竭。再后来清水限价的彻底放开,从2万到3万,再到3.6万...肉眼可见的拉高预期,抬升了开发商的操作空间。

清水限价3.6万,按常理装标3k,那么均价3.9万。

但这只是均价,以前可以用底跃来拉扯上限,但后面发现认可度低而且套数小作用有限,现在常用的办法就是装标也不限了,大可以来个8k装标,再弄点装修包、车位,所以只要敢想敢做,5w指日可待。

更更何况,现在清水限价都彻底取消了,楼面价2.3万,最终开盘多少,任君猜!

5、资金涌入。

二手房市场往新房的挤压,是不对等的,是最终利好新房的。

成都人为啥这样恐慌式挂牌22万套二手房?很大程度还是基于对资产保值的置换需求,不跟二手房玩了,转而寻求改善新房。

你平常听到的什么住不下需要改善,换工作了太远,房子空置浪费...都是借口,本质上还是要另寻保值资产。

新房虽然供应量大,但是翻来覆去核心地段的代表性改善盘就那么二三十个,所以二手房的天量挂牌,对应的是新房的资金涌入。

还好成都二手房卖得也不是那么快那么好,不然新房更是供大于求,价格还要更逆天。

当然,新房的客群,也不只包括二手置换党,也有大量的直接初改年轻人,豪改中年人,更有成都13.5万新增人口的底气。

当然,话说回来,成都新房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贵,也不能粗暴地觉得永远涨。贵不贵得看你自身的匹配度,涨不涨也要看供需关系的拉锯。

买到了都希望快点涨,没买到都在骂房价高...客观地说,成都核心区的新房,还在温水煮青蛙,震荡前行,温和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