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方媒体公布了 一张照片,在西飞厂房外,并排停着一架架大飞机,机身呈蓝灰色。这正是解放军正在大规模列装的运-20B运输机。

运-20B的最大起飞重量、载重量以及航程等关键性能参数相比原版运-20有所增加。尽管具体数据尚未全面披露,但从已有信息来看,对于提高中国军队的战略投送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大的改变是换装了国产涡扇-20大推力发动机,代表着运-20完全体已经定型,在速度和航程性能方面大幅提升,随之将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最让外界意外的是,西飞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从设计更改、升级测试到量产的全部流程,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这背后是强烈的战略需求驱动。随着中国军事策略的转型,对于能够远程投送的大型运输能力需求日益增长。运-20B的成功研制和快速量产,对于提升解放军的战略机动性和远程部署能力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未来,运-20B将成为中国空中战略投送力量的骨干,而以运-20B为平台的衍生型号如运油-20B和空警-3000等也将陆续量产和列装。这将极大扩展解放军的作战范围和能力,满足其在海外行动中的后勤保障需求,同时对于国内灾害救援等民用需求也具有重要意义。

倘若运-20B能够如同歼-20那样,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列装,其最终数量达到300架,将彻底解决解放军的战略运输问题,大幅提升中国军队的全球部署和响应能力。

另一方面,运-20B的量产,将为我国打开新的军工产品出口渠道

目前,全球军用大型运输机市场中,只有美国的C-17运输机和俄罗斯的伊尔-76和运-20B处于同一梯队。C-17自1991年起服役,以其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出色的短距起降性能及可靠的任务执行记录,成为了全球许多国家空军的核心装备。而伊尔-76则自1974年起服役,以其较好的载重量、广泛的运用领域和较高的性价比,获得了苏联及其友好国家的广泛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美国的C-17生产线在2015年已经宣布关闭,全球存量固定,未来难以增加。伊尔-76虽然推出了现代化改进型号伊尔-76MD-90A(也称伊尔-476),但是其产能较低,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这正好给运-20B提供了机会。自2016年开始服役以来,运-20通过不断的升级改进,表现出了优秀的战术技术性能和使用灵活性。其最大载重量达到66吨,最大航程可达7800公里,能够满足中远距离战略投送的需求。

如果运-20B能够实现量产,在满足解放军需求后,还能用于出口,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将是一个性能优秀、成本相对较低的选择。特别是考虑到C-17已停产、伊尔-76产能有限的情况,运-20B的市场潜力不容小觑。

这种出口不仅限于飞机本身,还包括后续的维护、技术支持和可能的共同研发项目,为中国军工企业提供了进一步深耕国际市场的机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