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齐头并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指挥基地珍珠港发动突袭。

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偷袭珍珠港,一直都被认为是二战东方战场的转折点。随着美国加入战争,日本在二战前期取得的战略优势,开始冰消瓦解,最终在四年后滑向了战败的深渊。

那么当初日本为什么要自寻死路,挑起这场没有胜算的战争呢?

美日恩怨

1853年,美国海军上将佩里将军,率领舰队强行入驻日本战略要地江户湾,史称黑船来袭。

自此拉开了美日两国,长达百年的恩怨纠葛。

我们一直都说,美国“南北无强邻,东西有大洋”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可对于美国来说,这种地缘禀赋在保障了他的战略安全的同时,也限制了他的发展上限。

因为美洲大陆本质上就是一个大号的孤岛,而人类文明的核心区,一直都是亚欧非三大陆组成的世界岛。

孤悬海外的美国,却在世界岛上没有任何抓手,这严重锁死了他的国家发展上限。

当时美国要往世界岛上渗透势力触角,有两个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是通过大西洋登陆非洲西海岸,在那里开辟殖民地市场。

另外一个就是通过太平洋,把影响力渗透入东亚和东南亚。

大西洋是世界霸主英国的主场领地,以彼时美国的实力要往这个方向进军,无异于是以卵击石。

相反,由于太平洋在英国的战略版图上无足轻重,大英帝国在这一方向的军事力量比较薄弱。

因此,由太平洋进军亚洲,就成了美国唯一的战略选项。

但也正因为这个战略,导致了美国和日本之间断难两全。

原因也很简单,日本的地理位置正好挡在了美国西海岸通往亚洲东海岸的贸易航线上。

如果不把日本拿下,美国这条贸易航线就随时有被日本人切断的风险。

对于日本人来说,他同样也不爽美国人。

日本在崛起之后,就自动把东太平洋和东亚大陆,视为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势力范围。

偏偏老美的西进战略,又是冲着这两个地方来的,两国的利益简直是水火不相容呀。

所以在长达百年的相处里,日美关系并不融洽。

1898年,美国要吞并夏威夷群岛的时候,日本甚至还派出了军队前去恐吓。

可见日本对于美国在太平洋的扩张,是十分警惕的。

特别是1902年,日本跟英国组成的英日同盟,更是让美国人如芒刺在背。

要知道,英国当时奉行的政策是光荣孤立,从来不会与别人结盟。

英国扶持日本,最初的动机是想利用他在远东地区,压制俄国人的扩张。

可日本这颗棋子除了能压制俄国之外,同样还能威胁美国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拆散英日同盟,美国可谓是煞费苦心。

1922年,美国利用战后召开华盛顿会议,商讨“太平洋—东亚”势力范围划分的机会,强行拉着英国、日本和法国组成了四国同盟,以这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埋葬掉了英日同盟。

不仅如此,这个华盛顿会议还对太平洋各国的舰艇吨位、大炮口径,都进行了限制。

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中,规定美英日的海军吨位比例为5:5:3。

这明显就是搞针对,日本代表强烈反对,但反对无效。

此外,在分割东亚大陆的议题上,美国又提出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这简直就是在往一心独霸中国的日本人心口插刀子呀!

在当时日本军部给天皇提交的《帝国国防方针》中,不仅直接把美国列为了头号假想敌,还针对美国制定了一个橙色作战计划。

美国的暗算

就在这美日剑拔弩张之际,大萧条危机的爆发,却阴差阳错地把日本攻击的矛头,由东太平洋转向了东亚大陆。

大萧条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工业,纷纷竖起了贸易壁垒。

这对于国内市场狭窄,高度依赖对外贸易的日本经济,无异于是灭顶之灾。

大量的工厂因为缺乏贸易订单纷纷倒闭,工人失业、农民破产,社会矛盾一触即发。

日本政府为了缓解社会矛盾,把大量社会不安定分子纳入军队体系消化。

殊不知正是这个自作聪明的举动,最终把日本导向了军国主义的深渊。

这些加入军队的社会失业群体,仅仅只是解决了他们自身的生存问题,而他们的家人却仍旧在水深火热中挣扎。

不少日本军人的家属,为了维持生计都去从事了卑贱的色情业。

是可忍,孰不可忍!

裕仁天皇

在某些日本高层如裕仁天皇的引导下,日本的国策逐渐偏离了理性主义,而一味地去追逐短期利益。

东征太平洋花费巨大不说,而且战争收益还少的可怜 ,哪里有西征中国油水来得丰厚啊?

以罗斯福、马歇尔等人为首的美国高层老谋深算,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利用了日本人战略失智的千载良机,暗中推波助澜,最终把日本进攻的矛头导向了中国。

马歇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日本列岛资源贫瘠,工业原料高度依赖外部进口。

当时日本可选的进口来源地有两个,一个是东边的美国,另一个就是西边英法主宰的东南亚殖民地。

自1840年之后,列强就在中国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势力均衡。

日本独吞中国的行为,本质上就是在打破列强均势侵夺他们的势力范围,所以英法一开始就拒绝给日本的战争机器赋能。

只有那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美国,打着中立的旗号不遗余力地给日本的战争机器提供燃料。

当时日本对美国的石油依赖度高达75%,石油、橡胶、棉花这些战略资源有90%,都依赖美国进口。

可以这么说,如果美国不支持日本,抗日战争根本打不起来。

珍珠港事件之前,每一颗射入中国人胸膛的子弹,都有美国人的一份功劳。

美国这么干,除了转移日本的攻击矛头之外,还存了一个不可为外人道的心思。

那就是想利用这场战争一石二鸟,先摧毁欧洲列强在东方的殖民地,然后再釜底抽薪拿下日本。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就提出过一套民族自决的美式世界秩序。

当时包括我们中国在内的许多被压迫国家,都对美国人寄予厚望。

总统威尔逊

结果威尔逊被英法两个老流氓,联手狙击空手而回。

美国经此一役伤透了心,孤立主义思潮开始再次占据美国政坛。

我们中国这边也因为心理落差,爆发了五四运动。

自那以后,美国就一直琢磨着要颠覆英法的殖民体系。

而日本人,就是他们要借刀杀人的那把快刀。

更妙的是,日本这个国家足够大,大到足以颠覆欧洲列强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殖民体系。

日本又足够小,小到他永远逃不出美国人的五指山。

美国人牢牢控制着他的资源命脉,可以随时掌握战争进程。

到了1939年时,日本人的扩张速度,由全面侵华之初每天推进29公里,变成了现在的每天推进不到一公里。

罗斯福看到日本人露出颓势,马上撕去了中立的面孔,并向蒋介石政府输送援助。

与此同时,他们还收紧了对日本的战略物资出口。

罗斯福

这时候摆在日本面前的有两条出路。

第一,是投子认输,把之前侵略的地盘吐出来。当然,不是吐给中国,而是拱手送给美国。

第二,发动对东南亚或者对苏联的战争,以寻找新的原材料供应地,彻底摆脱美国的掣肘。

日本的疯狂

在珍珠港事变之前,日本其实把两个选项全都选了一遍。

日本军队内部,一直都存在着南下北上之争。

南下派以海军为主,他们主张攻击英法的东南亚殖民地,为日本拓展战略空间。

北上派以陆军为主,他们主张进攻西伯利亚与德国会师莫斯科城下。

南北之争的本质又是海陆之争。

日本的统治集团,本质上还是当年明治维新时期的倒幕勋臣。

这些人主要来自于长州藩和萨摩藩,长州藩主管陆军,而萨摩藩则扎根海军。

两派政治势力从明治时期就内斗不断。

但由于陆军在中国战场连战连捷,海军的话语权被严重削弱。

美国收紧水龙头之后,北上派就开始打上了苏联的主意。

但1939年诺门坎一战,朱可夫元帅用钢铁洪流,彻底碾碎了日本人的北上之梦。

朱可夫

眼见北上无望,近卫文麿内阁又打起了和谈的主意。

1940年,他们跟罗斯福政府整了个《美日谅解案》,条约规定只要美国承认伪满洲国,日本军队可以吐出七七事变后侵占的中国土地。

作为回报,美国要恢复跟日本的贸易往来。

如果这个条约能够实施,历史的走向就是另外一个面貌了。

但当时的日本政府,早就已经被底层军人所绑架。

以东条英机为代表的日本军方,死活不肯承认近卫文麿签的这份条约。

近卫文麿无奈之下,只得于1941年7月宣布辞职,由东条英机接任首相之位。

东条虽然是个陆军派,但他本人是亲历过诺门坎之战的,对苏联的实力一直心有余悸。

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了海军的身上。

1941年9月6日,东条英机下定决心采取南下派的主张。

当日,他在日本皇宫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对美作战。

可是,他不是要去搞东南亚吗?怎么这就要对美作战了?

因为日本海军过去最主要的防御对象,就是东太平洋的美国人啊!

当时美日两国在太平洋上两分天下。

而海洋不同于陆地,它是一个均匀的介质,无险可守的。

一旦美国趁日本海军去打东南亚的时候突然杀过来,那麻烦就大了。

美国最擅长的,就是在中立跟拉偏架中无缝切换,谁也不能保证他会不会突然翻脸。

此外,东条英机发动对美作战还存了一个小心思。

那就是通过一场毁灭性大败,把美国人逼到谈判桌上,让他继续给日本输血。

这种赌国运的玩法,日本在过去五十年已经玩过两次,而且屡试不爽。

可就在东条英机畅想着美好未来的时候,有人给他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这个人就是珍珠港事件的策划者山本五十六 。

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是美国哈佛大学留学生,对美日国力差距了如指掌。

他直接质问东条英机:阁下你去过底特律吗?是否见过底特律汽车的日产量?日本要是只与美国开战,那么我们最多只能支撑半年。

但已经疯狂的东条英机,此时已经听不进去逆耳之言。

不久之前,九一八事变的发起者石原莞尔就劝过他慎战,结果被直接雪藏。

山本五十六是个日本版的杜聿明,虽然很有主见但却没有抗命的胆量。

明知这是昏招,他也只能舍命陪君子。

日本原先制定的对美作战计划,有点类似于一战时德国的施里芬计划,讲求的是先集中优势兵力,打垮美国在在菲律宾的远东舰队,然后再回头抵御美国实力最雄厚太平洋舰队。

而山本五十六的珍珠港计划刚好反着来,先出其不意打垮太平洋舰队,剩下的远东舰队就是瓮中之鳖不足为虑。

这就有点类似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了。

这个奇谋一经提出,日本军部都被惊呆了,这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

山本五十六想死的心都有了,现在知道冒险了?当初是谁嚷嚷着要去打美国的?

山本五十六

气急败坏之下他直接怼道:如果日本有天佑,夏威夷作战肯定成功,如果中途失败,也就是说没有了天佑这一条,放弃整个作战就行了。

好家伙,他居然把战争这种决定国家存亡的大事,寄托在“天佑”上面。

不过上天确实小小地保佑了日本人一把。

出发那天,太平洋正好迎来了西伯利亚高气压全程风平浪静,日军各部顺利完成了集结。

其次就是太平洋舰队三艘航母那天正好离港,这给日本偷袭珍珠港排除了最大阻碍。

于是乎,太平洋舰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击沉了11艘舰艇和188架飞机,3581名海军战士死于此役。

日本暂时获得了太平洋的制海权,成功完成了吞并东南亚的战略目的,使得战争机器得以继续运转下去。

但同时,他们也唤醒了一头沉睡的巨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