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中国GDP总量4.86万亿,增速13%;固定投资1.6万亿元,增长27.8%;外贸出口额1200亿美元,增长31.9%。

这个数据和增速,已经不能用一片向好来形容,套用今天最流行的话说:清场式遥遥领先。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祖国快速腾飞时的强烈心跳,国企、民企、外企共同发力,宏大叙事与个体价值交叉并存,有承托希冀的理想萌芽,也有奔腾热浪的动力源泉。

1994年,通胀率创下历史新高,CPI高达24%;股市跌幅一度高达56%,上证从2444点跌到1076点,引发投资者极大恐慌。

货币财政双激进的雷爆了,财政、金融、外汇三大赤字同时发生,物价飞涨、就业低迷、外债激增,银行现钞供应缺口严重。

过于浮躁膨胀的虚假繁荣被戳破,还未成型的市场秩序面临崩塌,真实而又生猛的经济环境就这样摆在眼前,没有前车,亦无法逃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4年大事纪

伴随着爽脱与阵痛,国家经贸委在北京京伦饭店召开了“中国经济体制的下一步改革”国际研讨会,把改革引入微观经济基础深层研究。

人们带着期待和困惑投身经济、商业、文化、娱乐、消费的体制与企业市场化改革,每个步履蹒跚的脚印,都见证着改革开放的筚路蓝缕,也影响着此后三十年的朝迁市变。

滚滚长江向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浊浊黄河自西奔腾,泥沙裹挟潮流。

三十年后遇到困境时,再回看那段人和事,原来一切,历史都已经给过答案。

1.住房市场化改革

1994年,国务院废除了住房分配制度,将住房投资、建设和销售的职能从政府和企业中逐步剥离,理顺政府、专业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的关系,实现住房商品化、分配货币化。

房地产的春风刚刚吹起,蓬勃的地产商蠢蠢欲动,三十年城镇化的大幕由此拉开。

当年做房地产的口号是:不求最好,但求最快。

孙宏斌在天津成立了顺驰地产,与柳传志一笑泯恩仇后,一头扎进房地产行业。

宋卫平在杭州开始筹备绿城,尽管身无分文,但志向远大。

郭广昌在上海成立复地集团,以房地产代销为切口,强势入局。

许家印在广州鹏达地产操盘了第一个房地产项目“珠岛花园”,为集团净赚2亿元。

王石在经历了万君之战的惨胜后,下决心将万科业务集中锁定在房地产。

樊建川在成都创办建川房屋开发有限公司,身兼多职奔波创业。

罗忠福在珠海成立福海集团倒腾房地产,成为那年“福布斯”中国首富。

林龙安在厦门成立禹州地产,第一个项目就淘来第一桶金。

李思廉在广州创办富力地产,从拆迁改造中获得巨额利润。

许荣茂带着万象集团北上,逆势布局,世茂宣布进军房地产。

李晓平在深圳创办卓越地产,打造出了赫赫有名的蛇口模式。

单伟豹在深圳创办了路劲地产的母公司,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黄焕明在厦门成立明发集团,截胡了莲坂为万达订制的地产项目。

华润集团在北京成立了华远地产,并在两年后以华润置业的名义赴港上市。

新加坡嘉德集团在国内创办了凯德置地,怀揣万丈豪情跑马圈地。

改革熙元,南京的建宇地产,重庆的协信集团,天津的红桥地产、世纪地产,北京的中企华地产、京瑞房产,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合富辉煌、珠江恒昌、中原地产、经纬物业、同创卓越、中地行等一批房地产中介公司应运而生。

成功者总是不约而同的配合着时代的需求,经济快速增长的暴利时代,一定伴随着居民财富的快速积累,以及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那些卓有远见的商人,在大时代的飘摇中找准锚定物,让丰腴的社会整体物质消费与自我的个体命运榫卯般的契合,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民生企业和民族品牌。

住房市场化改革带动了家装、清洁、厨卫、家纺、家用电器等领域的井喷式发展,从厨房到卫生间、从阳台到卧室,一批围绕家庭服务诞生的品牌,让刚刚开始憧憬美好生活的消费者眼花缭乱,无论是本土品牌还是外资及合资品牌,都在这一年集中爆发。

厨卫用具领域,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都是在这一年集中诞生的,苏泊尔、九阳、樱花卫厨、箭牌卫浴、浪鲸卫浴、东鹏洁具、帝朗卫浴、松下、碧云泉···从厨房到卫生间,以撒豆成兵的方式,遍布家庭每个角落。

家用电器领域,84派的海尔和长虹,一个推出中国第一台滚筒式洗衣机,一个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给了整个行业无尽的想象空间和造富动力。创维、奥克斯、荣事达、正泰、三洋、好家庭、德生电子、西门子等品牌,不约而同又殊途同归地诞生在1994年。

家装领域,欧派家居、亚通、桑乐、雅琴、蓝科环保等企业,都在这一年以改制、创办、转型等各种方式,投身于装修、材料、设计、检测、施工等刚刚起步的装修行业,并在若干年后,成长为各自行业的龙头。

家纺用品领域,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布料商贩们敏锐察觉到,那些制式统一、颜色单调、功能单一的家纺品,已经不再适应时代需求。以林国芳为代表的的一批企业家,扎堆出现在1994年,富安娜、蝶依斓、和心、安德福、米琪等品牌集中诞生。

清洁日化领域,以雕牌为代表的国货产品正在与跨国企业、合资企业水乳交融,以立白、蒂花之秀、中华牙膏、完美、美丽雅、东纺日化(宝洁)为代表的品牌,也在这一年,通过私营、合营、家族企业、国企改制、外资并购等方式成立,将房地产下游最后的颗粒度,细化到了极致。

2.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1994年,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统一政策、开放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

从改革开放到1994年,这短短25个字,整整探索了十五年,看似低矮,万山尽开。

很难想象,这其中冲破了多少思想枷锁和认知桎梏,挑战了多少改革的阻力和压力。

几番挣扎进进退退,前路一再面对。

坐享其成者从来没有想过,那些今天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在当年都是石破天惊的壮举。

1994年,我国首家外汇交易中心—深圳外汇交易中心成立。与此同时,财政部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登记发行10亿美元全球债券,这是中国政府发行的第一笔全球债券,也是中国政府第一次进入美国资本市场。

种种举措,解决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本短缺、企业管理和产品技术等问题,彻底改变了我们只能承接轻纺、玩具、钟表、小家电代工厂的尴尬局面,步入了电子、通信、计算机产业等中端加工和装配业,在技术产品领域极大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这项改革更鲜明地现实意义是,大量的外企、外资以直接投资或合资的方式,参与到普通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用品升级迭代中来了。

阔别半个世纪后,外资和外企再一次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对新生的中国商业充满信心,吴晓波说,西方市场出现了一个新的经济名词“大中华区”

这一年,美国的通用、德克士、固特异、摩恩、邓白氏、可口可乐、思科、惠而浦、高盛;法国的威立雅、家乐福、雷诺;德国的宝马、福维克、西门子;日本的松下、铃木、雅阁、柯达;香港的六福珠宝、花旗;台湾的康师傅、徐福记;新加坡的凯德;瑞典的英孚;韩国的乐天;马来西亚的百盛;纷纷以独资或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这一年,“走出去”的战略刺激和“全球化”的意识觉醒,让中国企业对海外竞争充满期待和想象力。

南通林西村村民郁礼平带着家里凑的7万元去了罗马尼亚,开始书写“华侨村”个人出海的经济奇迹;

鲁冠球的万向集团已经打通了海外市场探索的第一步,为无数企业打破周期、再次成长之路;

中海集团的前身(上海海兴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开启了企业出海的新航道;

金盘电子国产游戏《神鹰突击队》被LG代理并在韩国销售;

福耀玻璃杀出过门,在北美分公司管理层任命了大量美国人

进入世界五百强,第一次成为中国公司的梦想,

路迢迢,水茫茫,企业出海,始于1994。

3.多种所有制探索

1994年,国家经贸委在北京京伦饭店召开了“中国经济体制的下一步改革”国际研讨会,开创了微观经济学最新发展在中国的传播,并把改革引入微观经济基础深层研究,被称作“京伦会议”。

国务院选取了100家企业作为建立多种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剥离企业的社会职能,展开破产兼并工作,同时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确定在企业开展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

历史总是在轮回中校准,企业生态的裂变属于时代的选择。没有市场作为反馈机制,臃肿的国有企业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化的要求。

无论舆论怎么迂回,所有人已然达成共识,是多种所有制企业的竞合发展,带动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繁荣昌盛。

1994年,海南海罐被国务院确定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百户试点单位,进行产权改革,海南海罐后来更名为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椰树集团,与徐冬冬一样,很多90后,都是从小喝到大。

山东航空、海南海罐、青岛青建、广州海运、重庆钢铁、沈阳机床等一批濒临破产的高危企业,就是在这次改制中获得了新生。

山东诸城机动车辆厂携带576万元净资产成建制无偿并入北汽摩公司,更名为北汽摩公司诸城车辆厂,成为北汽摩公司设在诸城的一家专业厂。实现了以资产为纽带,以产品、技术为衔接的有机结合。

当时,《人民日报》以“自带嫁妆找婆家”为题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对跨地区国有资产重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此外,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还迈出国有文化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第一步,随着资本运作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企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增强,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

多种所有制改革波及到了金融行业,把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正式剥离出来,同时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

这一年的所有改革措施,都遵循一个朴素的原则:尊重商品经济,承认市场经济。

为了给企业制度改革提供法理支撑,这一年配套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首创了全国企业家活动日。

从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从理论到操作三个层面的快速衔接与落地,正是那个市场化改革时代的闪亮写照。

人事部统计,那段时间大概有十余万官员从政府辞职,开始从事私人工商业,近千万官员和准官员停薪留职以兴办工商业,数以千计的教授、大学生和工程师加入他们的行列。

后92派里(南巡后辞职下海的企业家)那些扔掉“红顶子”的“士大夫”阶层,以及怀揣致富梦想的草根,借着法律赋予的新身份,着力于创造一种崭新的中国奇迹。

这一年集中诞生了很多公司和品牌,创业领域辐射了衣食住行、餐饮物流等各个民生领域,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个人的致富梦想,也让普通百姓的物质生活得到巨大的丰富和提升。

餐饮快消品:海底捞、全聚德、喜家德、雪花啤酒、金锣、今麦郎、天福茗茶、正广和、安琪

服饰:波司登、安踏、报喜鸟、上海滩、江南布衣、361度、三枪、梦娜、圣迪奥、唐狮、

医疗:强生、康有医疗、振德医疗、迈克生物、会好、禾诗、天力士

保健品:康恩贝、伊可新、美可高特、伊可新、养生堂

电影:华谊兄弟、寰亚电影、彩星电影、湖岸影片、新画面影业

物流:宅急送、四通物流

而另一边,84派里已经担纲市场经济主力军的企业,已经完成了铸新、延展、践诺的三级跳,在觅索与完善中欣欣向荣,辉煌着各自的辉煌,各行各业都叠衍出一批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企业,上市公司更是在这一年集中爆发。

联想集团、山西汾酒、四川长虹、云南白药、南通机床、内蒙华电、东方电气、万家乐、泸州老窖······都在这一年完成了自己的企业大考,在美股、港股、沪股完成了上市公司身份转换。

其中,联想上市,是那个时代整个企业发展的高度提炼浓缩。

柳传志回忆说,自己忙着在香港上市,而内外部都已矛盾重重,柳倪之争愈演愈烈、复制惠普的分销模式即将失效、政策又突然容许外企进来,内焦外困,情况十分危急。

那种感觉就像丘吉尔说的:英国的至暗时刻,我们可能过不去。要过去了,杀出一片血路来,也许后面就是一片天,过不去了也可能就真的全军覆没了。

媒体喜欢比较1994年的联想和华为,那一年,一个在政治气息浓厚的北京,一个在市场氛围优渥的深圳,北联想、南华为第一次有了业务重叠与产品交集,但又立刻分道扬镳,技工贸与贸工技的列车驶向了不同的远方,以至于多年以后,中国的芯片自主研发道路依然举步维艰。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谁都无法用今天的眼光观照三十年前,可能彼时,他们都在已有的判断条件下,做出了当时他们认为最好的选择。

能在后人重新为商业定锚时,提供一点或荣或辱的案例参考,就是各自的价值。

4.汽车工业产业

1994年,《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轿车文明批判》的文章,讨论普通老百姓该不该拥有轿车。很多人觉得轿车这种奢侈品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崇尚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不应该以拥有轿车为荣。

今天看起来,这个议题有点蒙昧,甚至可笑,但在当时的意识语境里,却是一种绝对的政治正确。

这场争论持续了很久,涉及到文明进步、社会公平、绿色环保等各个领域,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的论证和启发新兴的市场经济。

好在经济学相信,这世上的人们会在自己的各种需要、各种享受、各种代价之间,作出理智的权衡。

1994年·汽车

在以“市场换技术”的思想下,7月3日,国务院正式颁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这份文件从政策上认可了私人购买汽车的合法性,承认了普通人拥有轿车的权利。

更重要的是,填补了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空白,使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据可循,为大规模发展汽车产业创造力条件,深刻影响了中国汽车往后几十年的走向。

该政策共有13章61条,主要涉及到以下主要内容:政策目标、产品发展重点、产品认证、产业组织、产业技术、资金筹措、进出口管理、国产化等方面的政策,以及与支持汽车工业发展有关的消费政策、相关工业、社会发展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政策还鼓励汽车行业利用外资,并明确了汽车工业对外开放股比的底线,同时大胆放开汽车零部件合资合作的限制。

政策号召下,跨国汽车公司改变了以往直接带成熟车型入华的惯例,更多的是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和研发强度,有的甚至根据中国市场来调整集团的全球发展战略,把中国作为集团全球营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年,中国邀请奔驰、保时捷、福特、克莱斯勒等20家外资汽车生产商一起来参加“中国家轿计划”的汽车项目。

这一年,雷诺公司进入中国,与湖北孝感的三江航天集团共同出资近1亿美元,成立三江雷诺

这一年,贵州航空工业总公司从日本富士重工引进技术生产云雀微型轿车。

这一年,宝马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正式进入中国。

这一年,东风五吨级长头车EQ140改款车型EQ140-2车型正式下线。

这一年,中国一汽第一辆卡车进入南非市场,成为当时南非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国汽车品牌。

这一年,庆铃汽车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胆色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家赴境外上市的企业,为业界商业运作和扩充提供了绝佳参照。

这一年,三一重工、五羊摩托、南都电池、千里达、鑫源摩托、轻骑铃木、正兴轮胎相继成立。

外资外企打破中国汽车市场旧格局的同时,本土新生的汽车草莽们也跃跃欲试,准备乘着政策之风大展拳脚,一支叫做“民营企业”的造车新势力,正在崛起。

这一年,28岁的王传福带着工人们挤在深圳的一间民房里,开始生产日本人淘汰的镍铬电池,他们白天一起搞生产,晚上一起打通铺。因为买不起自动化生产线,王传福就用“夹具+人工=机器手”的思路打造了一条“半自动化”生产线。

当时一个设备20万美元,但一个工人月薪只要几百块,很快,比亚迪就以“人海战术”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电池生产商。

这一年,折戟海南房地产的李书福,生产出大陆第一辆踏板式摩托车,凭着价格优势,杀的台系、日系摩托一脸错愕,吉利集团因此赢得了“踏板摩托车王国”的美誉。

接下来,李书福要造车了,用他的话说:“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么?”

这一年,长城被政策管制,魏建军开始寻找出路,远赴美国和泰国进行市场考察,确定以皮卡作为此后的发展方向。

这一年,一汽-大众任职的尹同跃来到大众汽车总部狼堡参加培训,看到满大街的外国品牌,他心中就萌发了一个种子,“要造中国人自己的汽车”,并把它“开到外国的大街上”,后来,他的汽车被称为奇瑞

这一年,17岁的何小鹏第一次坐飞机,闲着无聊翻阅杂志,在杂志上看到一个成功女人的故事,给了何小鹏很多人生启迪:立志要在40岁以前实现财富自由,像这个女人一样,要有大别墅、豪华轿车以及巨额存款。

一年后,何小鹏如愿考上华南理工大学,命运总是如此调戏有才华的人,因为这所学校,走出过沈晖(威马汽车创始人)、黄宏生(创维集团、开沃汽车董事长)、曾庆洪(广汽集团董事长)等多位车圈大佬。

多年以后,知名校友要单列一个小鹏

这一年,在北大读书的李斌,一周参加17门考试,大学4年,拿了三个学位。毕业后,学长李国庆拉着他一起成立了一个叫科文书业的公司,这家公司后来有个响当当的名字“当当网”。

而退出公司的李斌,拉着同学创办了易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是我们熟悉的易车网,命运阴差阳错的,将他和汽车深度捆绑。

李斌的未来,离蔚来不远了。

这一年,在东莞新科上班的曾毓群迎来了自己一生的贵人张毓捷,正是这位有着在福特公司履历的高管,让他开始接触到汽车,并在多年以后,帮助曾毓群创办宁德时代

时代已然到来,商贷分布均匀。

5.互联网前夜

1994年4月20日,我国的第一条64K国际专线正式接通;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架设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cn域名服务器的设置,从此cn服务器设在国内;“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工程)启动,中国互联网的基础建设开始进入快车道。

国际专线通过北京三元桥的国际通信局租用卫星,直通美国洛杉矶,然后通过电缆连到斯坦福大学的SLAC计算中心,这条专线,足足花了好几年的时间。

用前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院士的话说:“中国的互联网不是‘八台大轿’‘抬’出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艰难走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牵头组织不是当时的邮电部,也不是其他政府部门,而是一个中科院牵头的科研项目NCFC,这意味着接纳、拥抱互联网成为一大制度性突破,“先发展,后管理”的开拓性探索,是日后中国互联网腾飞最重要的底层基础,没有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4年·互联网

后人将这一年称为是中国互联网启蒙的元年,也是美国互联网商业化的元年,时代诡异的放水让华人杨致远和美国人大卫·费罗合作创办网站,取了一个很佛系的名字“杰瑞(杨致远英文名)和大卫的万维网指南”,后来,这个网站成为大名鼎鼎的雅虎

开始创业的杨致远时刻关注者互联网的最新动态,某天意外发现一个卖书的网站做的很好,杨致远赶紧邀请创始人入驻雅虎,这个网站,叫亚马逊

这一年,在法国的许榕生、在美国的樊岗和在北京的安德海通过Internet共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网站:中国之窗

这一年,亚太网络工作组(APNG)年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是国际互联网界在中国召开的第一次亚太地区年会,中国第一次召开互联网会议。

这一年,诺基亚向北京电信提供GSM系统和手机,原邮电部部长吴基传用诺基亚的终端在北京电信的网络上打通了我国移动通信历史上的第一个GSM电话。

这一年,杭州一家只有3名员工的小公司——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产品为“中国黄页”,企业花2万元,就可以在互联网上建一个自己的网页,其中包括3000个文字和一张照片,公司负责人是31岁的杭州英语教师马云。

这一年,深圳一个叫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的传呼公司招了一个技术开发叫马化腾,孤独编程的日子里,他开始混迹惠多网广州新月站,认识了北京站站长-金山软件开发部经理雷军,福州站站长-8848网站董事长王峻涛,并怂恿着浙江宁波电信局工作的丁磊辞职,买火车票来广州。

同样在这一年南下广州的,还有刚刚毕业的张小龙,放着体制内的铁饭碗不端,到一家软件公司写程序去了,闲着没事,也在惠多网上写程序,后来写了一套邮件系统Foxmail,在论坛里受到热捧,还收到了一份署名pony的人给他的回信。

这一年,中国联通改制成立,成为国内最早成立的网络通信公司。

这一年,田溯宁与丁健带着亚信科技回国,接下世界三大电信设备运营商之一Sprint承建的分包单。

这一年,张朝阳回国担任MIT亚太区联络人,以布道者的姿态,寻找互联网的机会。

这一年,李彦宏进入《华尔街日报》,成为金融信息系统的设计人员;周鸿祎就职于方正集团,干起了程序员;贾跃亭在山西垣曲县税务局当上了网络技术管理员。

该回来的回来了,该启程的即将启程,一切都已做好铺垫,静待新一轮繁花盛开。

他们满怀“产业报国”的崇高理想,投身或游离于轰轰烈烈的互联网“大跃进”浪潮,并创造出一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企业和开创性贡献的产品。

非常幸运,中国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起点上就与世界同频共振了。

6.文娱文艺文体的盛世繁花

1994年,被称为中国文艺界的巅峰盛世,各个领域真实而又生猛,每个人都在忙着重构自己的精神世界。

历史、生存、文化、人性,是他们观点的母题,仿佛一切都可以野蛮生长。宏大叙事与个体价值交叉并存,有承托希冀的理想萌芽,也有关于生命的终极解答。

「音乐」

这一年,红星音乐社厂牌正式杀进了乐坛,短短几年,旗下囊括田震、小柯、许巍、麦田守望者、眼镜蛇乐队、天堂乐队、希莉娜依、张亚东、张卫宁、小柯、高晓松等。

这一年,京文唱片在北京成立,后来陆续汇集了黑豹、指南针、轮回、超载、呼吸乐队、眼镜蛇、郭峰、陈明、蔚华、崔健、冯晓泉、罗琦、王磊、零点、指南针、鲍家街43号、唐朝、子曰、铁玉兰等。

他们是中国流行音乐工业“造星”的第一代成品,在当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94新生代”。

这一年的音乐作品更是几十年来最具时代烙印的精神切片,背井离乡的苦楚、下岗待业的迷茫、青春校园的灵动、文化交融的热忱、热血躁动的激情、家国天下的骄矜···将大国崛起、时代推衍、朝迁市变融入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

谢东的《笑脸》、李春波的《一封家书》、李丽芬的《爱江山更爱美人》、高峰的《大中国》、李进的《你在他乡还好吗》、老狼的《同桌的你》、孙悦的《祝你平安》、郑钧的《回到拉萨》、周华健的《刀剑如梦》、孙浩的《中华民谣》、李娜的《青藏高原》、陈少华的《九月九的酒》···

听说过许多山盟海誓的表演,突然想看看你曾经纯真的笑脸。

「文学」

这一年,王小波出版《黄金时代》、铁凝出版《无雨之城》、林白出版《一个女人的战争》

这一年,阿来的《尘埃落定》、莫言的《丰乳肥臀》、余秋雨的《山居笔记》相继创作完成。

这一年,陈忠实的《白鹿原》获得人民文学奖。

从伤痕文学的余晖中走出来的作家们,各自开启了属于自最好的时代,共同勾勒出中国文学的一个盛世。

这一年,英美或德日的腾飞经验都无法直接套用,同宗同源的新加坡成为争相模仿的对象,因此,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个人传记《李光耀传》,成为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这一年,金庸年过古稀,奔波于香港回归的统战工作,《金庸作品集》与相关影视剧首次来到内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响彻大江南北。

而今年,正是金庸先生一百周年诞辰,斯人已逝,成为时代绝唱。

这一年,张承志出版了《荒芜英雄路》,在"后记"中重申:"今天,真诚而正义的文学陷入了孤独冷清,这是最好的事情……

十年忧愤,十五年探索,压抑与反思许久后,中国文坛不再吞声踟蹰,突然百花齐放,一泻千里。

当所有人都以为我们即将潮兴、步入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时,却始料未及,那竟然是传统文学最后的高峰,因为这一年,方舟子等人创办了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

从此,一种新兴的文学创作形式将不断席卷、挤压纯文学最后的领地。

「影视」

1994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打破了统购统销的计划经营模式,电影企业开始快速市场化改革。

世界影史将这一年称为“电影奇迹年”,两岸三地也在这一年大放异彩,第五代导演纷纷拿出了自己的扛旗代表作。

1994年·电影

这一年,是港台电影最后的荣光,虽然有《大话西游》、《精武英雄》、《饮食男女》、《东邪西毒》、《重庆森林》、《金枝玉叶》、《红玫瑰与白玫瑰》这样在各自领域划时代或里程碑式的上乘佳作,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年是分水岭,94之后的香港电影,以肉眼可见的趋势不断下滑,再也难以赓续往日的辉煌。

这一年之后,有人西行好莱坞,有人北上内地,也有人坚守香港本土,星光靓影之后,港片最灿烂的一页,翻篇了。

在内地,张艺谋的《活着》、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黄建新的《脸对脸、背靠背》、李少红的《红粉》、周晓文的《二嫫》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斩获颇丰。

有一天,在北京电影学院读大二的汾阳小子贾樟柯却看不惯了,借着酒劲直言:你看看现在的中国电影,他说,得了那么多奖,实际上根本就是个幻觉。不能再让这帮人(指部分只关注乡土的第五代导演)搞了!

随后拉起一个草台班子,取名“北京电影学院青年实验电影小组”,拍了一部质感粗糙的15分钟纪录片—《有一天,在北京》。

谁能想到,多年以后,他成了那个靠获奖取胜的导演。

与之相对应的,是内地电影的崛起。

以大院子弟王中军、王中磊为代表的的华谊兄弟在这一年成立,寰亚电影、彩星电影、湖岸影片、新画面影业、小马奔腾也相继创设,誓将中国电影推向一个新高峰。

湖南卫视为代表的的第一批获准上星的省级电视台开播,只能看本地台和中央台的日子宣告结束,这也意味着,中国电视即将迎来竞争的时代,开启了百花齐发的三十年民间泛娱乐化。

这一年,于冬从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毕业,被分配到北影厂工作,很快受到了时任北影厂厂长韩三平的赏识,没过多久,便成为北影厂最年轻的科级干部。

几乎当时没有人想过,这个有点才华的穷小子,日后要扛起中国第一家民营电影发行公司——博纳影业的大旗。

这一年,在《中国工商报》摸爬滚打三年的王长田离职去东北做生意,虽然没亏没赚,但他意识到,自己压根不是做生意的料,于是准备灰溜溜重回媒体行业,仔细调研后发现中国还没有一档像样的娱乐节目,这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储备了一段时间后,他创立了中国第一家专业电视策划与制作的机构——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就是后来的光线影业

这一年,刚刚部队专业的侯鸿亮来到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给刚刚拍完电视剧《孔繁森》的孔笙做摄像助理,刚刚踏入影视圈,摄像、导演、制片,什么都做,却始终没有找到方向。

尽管命运将他跟这个行业捆绑在了一起,但是谁能想到,未来他和他的正午阳光,会是以后国产正剧和年代剧最后的颜面。

所谓大时代,就是每一个普通人坚定选择同一个方向。

「体育」

1994年,为响应政府机构改革要求,国家体委启动了真正意义上的体制改革。

彼时的中国体育,各个领域都是黄金一代。

这一年男篮世锦赛上,美国队第一次由正规的NBA队员参加,而中国不幸被分到了“死亡小组”,正面硬刚美国梦二、欧洲劲旅西班牙和南美强队巴西。

巩晓彬、孙军、刘玉栋、李楠等不惧强敌,绝地反击,硬闯八强。

“中国乔丹”胡卫东场均15.1分领跑全队,整届比赛飚中21记三分,三分命中率38.2%。

蒋兴权说出那句震耳欲聋的话:赢了算你们的,输了我来扛。

多年以后,当我们的后卫连半场都不能突破时,谁会不怀念那个时代呢。

1994年,王健林成立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胡葆森成立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首届中国足球职业甲A联赛正式开赛,顶级联赛甲A12支队伍中,大连万达夺得首届甲A联赛冠军。

中国球迷至今都还留着“梦回甲A”的情怀。

这一年,第十二届亚运会如期举办,中国男足对外进行了18场比赛,取得10胜、3平、5负成绩。

主教练施拉普纳带着年轻的范志毅、王东宁、宿茂臻过关斩将,国足高歌猛进,挺进决赛,踢出了中国足球史上迄今为止最好的成绩之一。

三十年以后,当初的球迷都已步入中老年,再度回首,忍不住一声唏嘘。

这一年世锦赛上,中国队以16金(包括跳水的余卓成、伏明霞、谈舒萍、陈丽霞获得的4金)、10银和2铜的成绩,获得了奖牌和金牌总数第一名。

7.建章立制与放手尝试

1994年,影响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事情还有很多,每件当时看来不起眼的小决策,几乎都在决定着未来几十年的大时代。

这一年的分税制改革,繁难且缓慢,痛苦又棘手,但它的成效却是显著的,让整个社会经济真正开始努力摆脱以往靠放权来提高地方的积极性、然后又靠收权来制止因放权而产生的混乱的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怪圈。

打破地区经济分割、中央与地方的权利制度化形式、事权与财权有机结合、约束和硬化财政预算。

每一条今天受益的政策,当年推行都是举步维艰,每往前推进一小步,都需要依赖惊人的胆识,以及强大的执行力。

多年以后回头再看,也是从这次改革开始,地方政府转向建筑业带来的营业税(基建投资、政绩工程),让“基建”这种新型产业成为地方政府乐此不疲、甚至举债支持,基建狂魔的称号,始于这个时代。

另一边,土地转让收入(城市化、房地产开发)成为重要的财政来源,而它的直接影响,就是多年以后被人诟病的“房地产”。

更重要的是,预算之外的农村的提留统筹,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组成部分,而这些在无形中,不自觉得增加着农民的困难。

但无论怎么说,这次里程碑式、制度性的改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格局。

这一年,受到前几年政治风波的影响,很多年轻的基层公务员自感前途黯淡,一些中年公务员被牵连波及,再加上经济迅速发展,民间财富积累增速远比体制内健康、安全、高效,随即开启了下海经商的潮流。

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制度性改革,人事部下发《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中央机关公务员首次招考。

用南方日报的话说:从此,凡进必考取代了专业、顶岗、推荐、接班,卷子代替了条子,

第一次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占有相同的权重,同时,引入了写作考试,包括公文写作、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等形式,考试体系初步形成。

这一年,为了不重回传统行政手段的治理整顿,能够按市场经济的做法规范各方面的纪律关系,建章立制势在必行。所以这是我国法制建设推进最迅猛的一年,被媒体称为“中国立法年”。

经济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房地产管理法、对外贸易法、广告法、金融机构管理规定、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

民政领域:预算法、监狱法、国家赔偿法、审计法、仲裁法、劳动法、教师法、母婴保护法、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个税法

法制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但法理从未冷漠人情,赶不上时代列车的人依然没有被遗忘。这一年国家还发起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表示要加八千万贫困人口用七年时间完成脱贫。

为了照顾极端贫困和特殊群体,这一年国务院还颁布实施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农村五保供养的行政法规,标志着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开始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

1994年的全国商品市场规划,让国内市场发展速度空前加快,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格局被逐步打破,消费品市场体系初建框架,生产资料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填补了生产资料市场的“空白”;非国有经济商业异军突起,打破了公有商业的“一统天下”。

总而言之就是,相信市场的力量,让价格起作用,相信公平竞争会提高整体效率。

这一年,柳传志和段永基领衔,创办了泰山产业研究院,坊间俗称“泰山会”,后来陆续汇聚了冯仑、卢志强、史玉柱、郭广昌、李彦宏、段永平、王中军等江湖大佬,作为中国第一批通过资本运作发家致富群体聚集地,开始搅动场域。

这一年,牟其中考察陕北,向当地官员表态,要投资50个亿来改造陕北,把喜马拉雅炸开个口,让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进入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使其变成江南鱼米之乡。

这一年,陈东升和弟弟陈平一起创办了国内知名物流公司宅急送,靠着嘉德拍卖公司赚来的第一桶金为其输血,成为国内最早的物流公司之一。

这一年,杜国楹辞去河南老家镇上做了两年的教师工作,独自去郑州闯荡,开始涉足商业,从站柜台、送货干起,很快,他的第一个产品“背背佳”即将问世。

这一年,孙宏斌刑满释放,度过了人生最难捱的至暗时刻,接下来的日子,他将大展拳脚,在地产市场上一步步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一年,张近东带着苏宁成为国内最大的空调销售企业,格力遇到了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大厦将倾之时,董明珠接过了经营部长一职。

这一年,王卫和几个小年轻肩背大旅行包、手拉行李箱,往返于深圳和香港之间,人肉运输货物,来养活刚刚成立的顺丰快件小公司。

这一年,22岁的阎志不甘心在黄冈这个小地方呆一辈子,毅然辞职,从老家来到武汉,担任《市场时报》的编外记者,靠着给刘德华写传记,挣了创业第一桶金。

这一年,刘汉元决定把自己在眉山做饲料的小公司搬到成都,去更广阔的天地大干一场。

这一年,俞敏洪下定决心将新东方作为一生的事业来奋斗,凑齐了“中国合伙人”的班底。

后来全国工商联评选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录中,大部分都是从这一年开始铸新、延展、践诺,推毂经济共赴新时代。

【结束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商业的数次迭代调准,从群体、规则、秩序,到个体、自由、价值,一次次历史性的总结,逐步将现代商业的完整结构循序释放。

自此,天将破晓,整个社会对商业规则有了敬畏之心。

置身事内的每一个人,都扎扎实实感受到了好处。

时代从不会刻意留白,那些托举中国经济走到今天的人,几番挣扎进进退退,前路一再面对。

改编业内长期引用的一句话:1994年带来了一套基于市场竞争的现代工业文明,它包括但不仅限于思维方式、经营理念、产品技术、制造技术、方法流程、价值链管控、市场营销、品牌维护、绩效评价、员工管理等,这些一整套成熟的体系,不同于刚刚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学到一些市场经济皮毛的国有企业所熟悉的东西。

想起赵本山《求索》里的一句歌词:通天大道本来就有笔直的一条线,何苦还要翻山越岭,硬去拐那几道弯。

黄家驹在不插电演唱会最后一次演唱《海阔天空》,中间突然停下来说:1994年后见。

后来,繁花开尽,江湖再见。

《繁花》剧照

吴晓波说: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是的。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当年?

部分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市场供求实现由紧缺到宽松》

《大潮澎湃:中国企业“出海”四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企业》

《中国造车的三次突围》

《中国汽车四十年》

《电影人的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