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金庸的武侠小说,很多朋友都能娓娓道来。的确,武侠迷们大多是80、90后,那个时候的我们没有电脑网络,也没有电子产品,只能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连续剧,而金庸的武侠小说翻拍成的武侠连续剧最能让人乐在其中。

长大之后才赫然发现,金庸的武侠小说竟有15部之多,除了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有拍成电视剧之外,其余小说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出现在荧屏上和读者们见面。

正因为如此,金庸笔下有一部小说被严重低估,艺术成分却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被低估的金庸著作

有的读者认为《鹿鼎记》是 一部被低估的武侠小说,只因这一部著作在金庸的刻意勾勒之下更像是一部历史小说。

不过《鹿鼎记》也是可圈可点,金庸借着《鹿鼎记》把武侠小说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巅峰,让读者们不由得感慨“原来武侠小说还可以这么写”。

确实,《鹿鼎记》不像《射雕三部曲》那样充斥着大量绚丽的打斗场景,主角韦小宝反而是一个不喜欢修炼的市井流氓。而且韦小宝也没有遵循郭靖、杨过那样的“一夫一妻制”,反而是见一个爱一个,一口气娶了7个老婆。

然而韦小宝的形象更接地气、更加有血有肉,像极了现实中的某某某,让读者们由衷地感叹金庸的妙笔生花和博古通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 《笑傲江湖》也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武侠小说,尽管这一部著作没有明确的历史背景,也没有展现出金庸以往小说里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但金庸却借着《笑傲江湖》将人性剖析得更加发人深省。

但读者们对《鹿鼎记》《笑傲江湖》都给出了较高的评价,却低估了另一部艺术成分很高的金庸著作。

二、艺术成分很高

何为文学艺术?通俗上说就是通过书中的剧情以及笔下的人物角色,向读者们映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

喜爱翻阅金庸全集的读者们会知道,金庸的风格就是宣扬助人为乐乃至保家卫国,让人看了之后不禁掩书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金庸笔下的主角在其勾勒之下,还能屡屡邂逅奇遇,让无数读者看得兴趣盎然。可以这么说,金庸是最早的爽文鼻祖,你看天龙时代的段誉、虚竹,他们在历经奇遇之后迅速崛起,成为当世江湖的顶流高手;《倚天屠龙记》的张无忌也一样,他频频死里逃生,还在阴差阳错之下将多门神功聚于一身;《鹿鼎记》的主角韦小宝更是不可思议,他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却机缘巧合之下和康熙结为兄弟,还成了天地会的青木堂香主。

而金庸还写了这么一部小说,书中的剧情让人意想不到,主角的经历也让人感慨万千,不过看过的读者却寥寥无几。

三、寥寥无几的读者

这一部小说唤作《素心剑》,是金庸在1963年创作的,后来金庸将书名改为了《连城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城诀》主要讲述的是主角狄云遭遇了一系列风波变故。他生性善良,却遭遇了一系列的陷害,在饱受苦难之后终于厌倦了世间的是是非非,最终归隐山林的精彩故事。

不得不承认,《连城诀》的寓意极深,让我们对人性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可这一部武侠小说却是极其冷门。

笔者认为,《连城诀》和金庸的其他小说相比截然不同。

首先,主角狄云不像段誉虚竹那样总能逢凶化吉,而是直到全书即将剧终才“咸鱼翻身”。

其次,《连城诀》也不像《射雕三部曲》那样荡气回肠,而是充斥着大量的尔虞我诈。由于《连城诀》太过于阴暗,习惯金庸风格的读者看了之后会不习惯。

好比花铁干在雪山里吃兄弟的人肉;狄云最深爱的女人戚芳嫁给了他人,生了一个女儿竟叫“空心菜”;就连狄云最敬佩的师父也是一个城府极深之人,他将狄云抚养长大,最后却为了利益要将狄云除之而后快,这都给读者们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反观金庸的其他著作,书中也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反派人物,可都远不如《连城诀》那般惨绝人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里就能明白《连城诀》为何火不起来了,此书揭露的是人性的丑陋与阴暗,没有《射雕三部曲》以及《天龙八部》那般酣畅淋漓。

此外,主角狄云受尽了苦难,可谓是金庸笔下最惨的男主角,没有之一。《连城诀》没了爽文风格的加持,试问这一部著作如何才能受到年轻读者的追捧?

只有中年人方有兴趣翻开《连城诀》仔细阅读,一窥人性那至暗的一面。这样一来,《连城诀》就显得小众了,这也是《连城诀》一直以来被低估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