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南通象屿海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海装”)与全球最大化学品船运营商Stolt-Nielsen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协议暨6艘38000DWT不锈钢化学品船造船合同签字仪式。象屿集团副总裁、象屿海装董事长林俊杰与Stolt-Nielsen首席执行官Udo Lange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tolt-Nielsen中国区总经理瞿明伟、高级驻厂经理Thomas Boodh,亚船国际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副总经理王长春,象屿海装副董事长朱建华等参加签约仪式。

这也是象屿海装一个月来获得的第二笔化学品船建造大单。作为江沿线造船行业新的排头兵,混合所有制试点企业,象屿海装喜讯频传,实现开门红。1月30日,象屿海装与德国航运公司GEFO Shipping Group签约建造10艘3850DWT不锈钢化学品船。与此同时,公司头号主力船型63500DWT系列散货船凭借载重量更大、油耗更低的产品优势继续领跑市场,在手订单达49艘、已交付46艘。

目前厂内正在铆足干劲、开足马力,日夜兼程、挑灯夜战,确保按时交船。

象屿海装的故事,要从十年前说起。

前身是谁

成立于2004年10月的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曾经是南通最知名的三大造船企业之一,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明德公司于2014年12月宣告破产。

2014年,明德重工曾入选工信部首批51家造船“白名单”,代表了政府层面对其船舶制造能力的认可。在全球船舶行业整体低迷之际,明德重工未能逃脱破产的命运。国内船市萎缩的局面在去年延续,2016年全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船舶订单量这“三大指标”均同比下滑,幅度达到15.6%、32.6%和19%。

船企的并购与合资为明德重工带来新的生机,此即象屿海装的前身。

昔日的明星船企——明德重工最终等来了破产清算后的资产接盘者。

淘宝网旗下司法拍卖平台的交易信息显示,2017年1月21日,明德重工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厂房设备以及船舶分段等资产,以5.7亿元的价格被象屿海装拍得。上述资产的估价为14.7亿元,象屿海装是唯一的竞买方。5.7亿元的成交价为此次拍卖的底价。

明德重工厂房设备的新主人——象屿海装设立于2016年12月,是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与民营企业联手成立的混合所有制公司,不到一个月,这家新公司就出资5.76亿元对明德重工进行收购,这片沉寂了两年的船舶工业高地重又焕发了生机。

南通象屿码头位于长江南通段北侧的通州区五接镇泓北沙下游,处在南通市船舶制造集中区的核心区域,周围产业集聚度极高。码头前沿水深约-7米,能够保证3000~5000吨满载船通行,水位自然条件优越,可制造30万吨大型船舶。

自南通象屿进驻原明德重工以来,这里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

进驻之初,厂区内已是一片破败之相,码头前沿的芦苇甚至长到了一人多高。两个多月后,南通象屿投入1.4亿元,对厂房进行重新规划和整理,对设备进行检验和修理,对生产线进行优化和梳理。同时,还对厂区的道路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和完善。在南通,象屿人再次创造出了“象屿速度”。

在停工两年多之后要复工,除了硬件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把人心重新温热。南通象屿的许多员工都是原明德重工的留用人员,在经历了企业的破产、下岗之后,一度人心涣散。但是如今,久违的笑容重又回到了他们的脸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乘势而上

“计利天下,相与有成”。这是象屿人的企业使命。

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象屿海装既坚持国有企业的严谨与审慎,又保持民营企业的灵活与机动,多年来,象屿海装坚持“树工匠精神,创优质品牌”质量方针,在集团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砥砺前行,实现弯道超车,从一个行业新兵逐步发展成为全省造船行业中的排头兵。

经过8年的励精图治,象屿海装秉承集团“立足供应链、服务产业链、创造价值链”的战略思维,抓党建,强管理,保安全,形成强大竞争力,跻身行业前列。去年,产值超过50亿成为南通经济发展的“小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俊杰表示,此次签约是象屿海装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在化学品船制造领域迈出新步伐,为公司开发第二大主力船型、巩固发展根基开辟了新天地。
Stolt-Nielsen是实力雄厚的世界化学品船头部企业,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争取更多务实合作成果,为双方发展注入新动力。未来象屿集团也将给予象屿海装更大支持,致力于将象屿海装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海洋装备制造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Udo Lange表示,作为全球液态化学品物流的领军企业,Stolt-Nielsen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化学品船超过170艘,此次签约对公司推进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双方签约建造的38000DWT不锈钢化学品船设计优秀,燃油效率较以往同船型大幅提高,环保性能优越。希望此次签约能成为双方长期和成功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开始,未来携手建造更多船舶。

根据协议,象屿海装将为Stolt-Nielsen旗下NYK Stolt Tankers建造6艘38000DWT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该船船身总长约184.9米,货舱舱容达43500立方米,设计航速13.7节。该船型具有30个独立双相不锈钢货舱,具备卓越的存储性能和高度灵活性,可有效减少货舱维护工作量、提高航行安全和使用寿命。该船型从设计端着手降耗减排,兼顾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和舒适性,可满足国际海事组织Tier-III排放要求。此外该船型还配备了岸电连接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燃料效率,并预留升级改造甲醇燃料、不间断电池动力的空间,在环保性能上达到了新高度。

向新而行,向高而攀,龙力全开。2024年是象屿海装发展的提速增效发力期和跨越发展窗口期,公司全体同仁将继续抢抓船市回暖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实现经营、管理量质齐升,昂首阔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首自近代以来15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船舶制造业经历了废墟起步、对外开放、世界跨越、继往开来等主要阶段,由千疮百孔到重获生机、由百业待兴到脱胎换骨,见证了时代的兴衰百态,镌刻了实业兴国的永恒。而南通166公里的长江黄金岸线,也成为了我国船舶制造业的缩影之一,记录着一个世界级船舶海工基地的崛起。

不论是腾笼换鸟,盘活资源,还是因势利导,择地而居,一批批船舶海工央企集团、民营、外资龙头企业集聚南通,形成稳定配套联合体,产业链配套能力逐步提升。短短几年时间内,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大国重器”从南通驶向深蓝,驶向世界各地。

参与全球竞争合作、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新使命历史性落在我们身上。随着船舶海工产业迎来高景气市场周期,南通各地精准施策,印发《关于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市的行动方案》;实施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盘活低效的用地、岸线、产能,为豪华邮轮等高端产品腾出发展空间,建成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母港;省市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每年安排近亿元奖补企业,对核心技术攻关、首台(套)产品应用等给予重点支持……全方位护航产业蓬勃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表示,南通将聚焦建设富有江海特色的现代海洋城市,全力推进船舶海工产业更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江海特色、闻名世界的船舶海工一流品牌,与泰州、扬州深化创新协同、产业协作,携手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

南通“下一个万亿看海上”。

来源:象屿集团、通商荟往期报道、半月谈网、界面新闻、南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