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4年第十九期(总第789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黔之驴》是柳宗元三篇一组的寓言《三戒》中的一篇,曾经被选入过教材,很多人在初中阶段都学过这一篇,印象深刻。但在选入教材后,原文中的最末一段被删除了,呈现出来的最终形态是这样的: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这个故事写得非常精彩。从文章结构来看,无论是以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来衡量,还是以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情节的四部分来衡量,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从形象塑造角度来看,驴子和老虎也各有鲜明的性格特点,虽然只是寥寥数笔,但却很禁得住琢磨,越品越有味道。

不过,这篇文章在入选教材时,原文结尾被删掉了。柳宗元的原文结尾是这样的: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柳宗元的《三戒》的结尾各不相同,《临江之麋》结尾只是写到“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基本没有议论。《永某氏之鼠》则在倒数第二段写鼠被杀,最后一段又来了一句议论抒情作为结尾:“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如果像入选教材那样,把《黔之驴》的最后一段删掉,则其在整个文章的结构上更像《临江之麋》,如果保留了《黔之驴》的最后一段,则其更像《永某氏之鼠》。

那么,编者为什么会删掉原文这样一个结尾呢?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我猜大约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不是以作者的理解为理解。这可以说是删掉的好处。但删掉之后,也有不利的地方。

柳宗元原文的最末一段,从语言表达上来说,很精彩,从议论来说,也更能激发人的思考。

“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这两句中的“类”字用得妙,点明驴子的“德”与“能”只是像而已,并不是真的。

“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向”是表往昔,但这个往昔并不是真的,只是假设,事实已经发生,在复盘时,做另外一种假设,如果驴子“不出其技”,那大概率是“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一旦“卒不敢取”,那驴子的“德”和“能”的假象就不会被戳破。这个“类”字就失去了着落,让人信以为真。

“今若是焉,悲夫!”“今若是焉”表示事实已成,把这个“悲夫”与前面的“噫”字联系在一起,强烈的感叹更能激发人的思考。

什么思考呢?

如今网上流行一句话:“做人莫装逼,装逼遭雷劈。”虽然说得比较粗俗,但用这一句来说对《黔之驴》的理解,还是非常贴切的。

进一步思考,其实何止是一个人呢,小到一个人,中到一个集体,大到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是“莫装逼,装逼遭雷劈”。我就不越俎代庖举例子了,因为这类例子比比皆是,你能想到哪些呢?

一旦你想到的越多,就会越佩服柳宗元,越感叹《黔之驴》的神妙,果然经典就是经典,经典可以穿越时空,其道理永不过时。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