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门诊呕吐的孩子比较多,呕吐往往来势汹汹,好像没有什么征兆就一下子吐很多,让大人孩子比较紧张。

最近常见的引起呕吐的疾病有哪些?

胃肠炎

近期引起胃肠炎的原因有些是诺如病毒感染,有些是其他肠道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呕吐,呕吐比较严重,一天呕吐数次甚至十余次,患儿进食、喝水后即呕吐。并常呈现家庭内聚集发病,孩子、妈妈、姥姥奶奶相继出现呕吐腹泻。此病虽然来势凶,但病程常常比较短,过程比较安全,2-4天就逐渐缓解了。

进食不当消化不良

有些婴幼儿进食过多、进食杂乱后引起消化不良,也会出现呕吐。

感冒、气管炎或流感

现在仍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 有的呼吸道感染(如上感、气管炎、肺炎等)会引起明显的肠道症状。痰多、剧烈咳嗽后易诱发呕吐。

其他

还有很多疾病可以引起呕吐,比如脑炎、脑膜炎、一些先天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相对比较少见,常伴发其他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比如惊厥、萎靡。

孩子呕吐怎样应对?

孩子出现呕吐后,护理的关键是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呕吐严重可暂停进食,喝口服补液盐(一般药店都可以买到)。口服补液盐中含有人体所需电解质和葡萄糖,可以补充丢失的液体,也可以补充因呕吐丢失的电解质比如Na、K,同时也补充糖。

配好后的补液盐味道有点咸涩,有的孩子可能不愿意接受,可以按4:1的比例混入苹果汁(1为苹果汁),但不要与其他果汁混合。如果孩子仍拒绝,也可让孩子喝运动饮料作为替代。

喝了就吐怎么办?发生这种情况一种可能是孩子病情比较严重,更多的可能是一下子喝水过多。建议喝水初期要从最少量开始,比如从10毫升开始,喝后不吐5-10分钟后再喝10毫升,之后逐渐增加喂水的量,少量多次喝,这点最为重要。

那么需要喝多少量呢?要喝到孩子的尿量与平时差不多或略少。如果喝了很多但尿量仍然很少或无尿,说明孩子水分丢失严重,仍处于缺水状态,需要继续补充。

如果少量喝水也吐,并出现精神萎靡、尿少,就需要就诊,考虑静脉输液治疗。

哪些方法要避免?

不要给孩子喝白水。喝白水只能补充液体量,电解质、糖得不到有效补充,不利于脱水的恢复。

也不要自行把盐和糖放在水里。 口服补液盐是按人体体液的电解质成分配比的,自行配置不好掌控。

有的家长怕孩子反复呕吐,不敢让孩子喝水、进食,造成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低血糖。呕吐本身并不可怕,呕吐后的液体和电解质补充不足才是需要应对的。

病例:门诊遇到一个5岁的孩子,呕吐缓解一些后要喝水,但喝水后(一杯--量太多)即吐,家长担心再次呕吐,就没敢让孩子再喝水进食,第二天来诊,孩子精神萎靡,化验血糖显著低于正常,并有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立即予以补液纠酸治疗,液体补充后患儿状态很快得到改善。

患儿出现呕吐,不论什么原因,保证液体、电解质的补充是第一重要的,如果方法得当,操作起来不是很难。

哪些情况要就诊

当孩子有下列情况时需要就诊:

  • 新生儿呕吐

  • 呕吐后一般状况差,精神萎靡或异常烦躁哭闹

  • 严重频繁呕吐,不能进食、进水,尿量明显减少

  • 呕吐伴有发热、惊厥

  • 家长觉得孩子与平时相差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