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数国家和组织而言,没有一成不变的政策,在利益面前,因时因势做出调整才是明智选择。

据新华社25日报道,2月24日,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的闭门会议上,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宣布,将解除对尼日尔的部分制裁,且解除制裁决定在会后立即生效。据悉,解除的制裁的内容包括关闭西共体与尼日尔的空中陆地边界、暂停西共体与尼日尔的商业金融活动,冻结尼日尔在西共体银行的国家资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共体制裁尼日尔源于尼日尔发生的军事政变,尼日尔总统被军方软禁后,尼日尔军方随即要求法国撤军尼日尔。法国最初表现得相当强硬,西共体也迅速施压尼日尔,甚至威胁要出兵尼日尔。

然而,西共体对尼日尔的军事干涉到底也没发生,法国强硬没几天就重复了在马里的命运,无奈撤军尼日尔,保留下来也就是西共体对尼日尔的制裁。不过,尼日尔也随即宣布退出西共体。

而今,法国撤军尼日尔才两个月,西共体就解除了对尼日尔的部分制裁,不禁让人感叹,西共体的服软来得来快。西共体对此解释称,自己是出于人道主义原因才解除制裁。不过,西共体的考量大概没这么简单。

一方面,在巴以冲突背景下,西共体这一决定应该确实有出于人道主义原因。西共体到底还是和法国共进退,而在近期,法国对巴以冲突表现出令人瞩目的人道主义热情。

首先,在以军封锁加沙后,法国迅速派出航母向加沙提供人道主义支援。随后,法国一再向以色列施压,先是法国外长公开谴责并反对以强制将加沙居民迁移至埃及的决定,后是法国总统呼吁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

法国以人道主义大旗约束以色列,自己也不能授人以柄,以人道主义原因解除对尼日尔的部门制裁至少有助于维护法国的国际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法国虽然一再失去对马里、尼日尔、布基纳法索等西非国家的控制,但不意味着法国就打算彻底放弃非洲,法国还需要经营在西非的影响力。既然法国暂时无法指望法军重回这些国家,法国还可以想办法修复与这些国家的关系,继续同这些国家保持经济往来。

就以尼日尔为例,尼日尔的铀矿几乎一半都用于法国,欧盟使用的铀矿也几乎有24%来自尼日尔。当下,由于俄乌冲突还没结束,欧盟仍未摆脱能源危机,一向依赖核能的法国可不甘心接受去工业化的结局,为维护本国的制造业,法国只怕还是免不了维护和非洲国家的“合作”。